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远山呼唤(日志十一) 精选

已有 4574 次阅读 2020-9-30 23:56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维西, 河谷, 金沙江, 化石, 植物

远山呼唤(日志十一) 

早晨一上车,导航里就响起:“全程245公里,行车时间5小时;弯道较多,请小心驾驶”,这预示着今天我们将有一趟艰苦的往返旅程。但艰苦更多的是我们的四位司机师傅,我们可以在路上专注于观察地形地貌,困了还可以睡觉,他们则必须全神贯注。

四位师傅来自青海,多年来一直协助我们在青藏高原的考察活动,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富有野外经验。当我们此次考察在青海结束之时,也算是把他们送回家,感谢一路与我们共同奋斗。我们也有在云南起点聘请司机和车队的选择,但显然他们面临高原考验的风险更大,所以我们还是力邀青海的老搭档长途奔袭,强势加盟。

今天的道路确实是一个考验,并不仅是长时间的行程。一出中甸不远,通向维西的215国道就是一个急弯不断的连续18公里下坡,从海拔3400米陡降到1900米的金沙江边。“高江急峡雷霆斗”,“金沙水拍云崖暖”,险峻壮美的山势水情让大家叹为观止之余,也禁不住感到心惊胆寒。

重又行驶在金沙江干热河谷,除了对高山上的滚石和悬崖上的危岩心有余悸,真正能感受到的不适其实是从秋天的凉爽退回到夏天的炎热里。一路感受到的热度还有水电建设的如火如荼,在江边连续不断地遇见建设工地和施工队伍,似乎金沙江的每一米落差都将被充分利用。

终于在其春大桥结束南向的顺流而下,跨过金沙江向西面的澜沧江前进。这个区域正是三江并流的舞台,其实也是它们作茧自缚的羁绊。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自恃水力如刀的三条江不断向地表深处切割,谁知它们从此被束缚在高山深谷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变成了与邻为壑的典型。直到金沙江幡然悔悟,在石鼓掉头东向,成为了一条亚洲的伟大河流。

三江并流地区被分为15个不同的保护区,代表了横断山脉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样本。我们就经过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虽然它并不是此行的考察目标,但仍然能沿途看到金丝猴们的茂密森林家园。

 

跨过金沙江就进入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路旁的农田也从我们前几天在中甸看惯的青稞变成了水稻。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并不是维西县城,但路过时正好是中午饭点,所以决定进城去吃点热的。到了才发现,这哪里是想象中深山里的小县城,完全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模样。诸葛亮所谓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那确实只是在遥远的古代里。看看街上饭馆的招牌,从兰州拉面到北京烤鸭一应俱全就知道维西县的发展步伐。更有与大城市一样的通病,让我们在全城竟然找不到一个停车位,而我们有4辆车,沿街所有停车位都被本地牌照的车填得无缝插针。其不可思议的结果是,我们无法在县城里停车吃饭,最后开到郊外去吃自带的干粮了。

午后继续前进,然而,修路、塌方、绕道,也幸好有村村通的水泥路面可以绕道,我们终于在4点钟抵达此行的目的地,维西县美光村达俄洛,距离我们出发已经7个多小时,距离澜沧江只有几公里。这些乡村小道虽然路面不错,但走向太飘忽了,最顶尖的山地拉力赛路书上都不会有这样的设计。幸好我们的师傅们技艺娴熟,他们是被野外科考耽误了的拉力赛车手。

 

我们沿着茂密的草丛接近化石地点,看着队员在秋天逐渐枯萎的蓬蒿中前进的画面,仰天大笑出门来,我辈俱是蓬蒿人?很高兴我们在蓬蒿中找到了剑齿象化石的产地,并且确认化石来自石灰岩溶洞中短程风化搬运的堆积物,为开展后续的考察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村里热情纯朴的傈僳族老乡向我们介绍说,整个山都是宝,因为这里的所有植物都是中草药,果然随意看过去就能发现五味子、天南星、曼陀罗等等。老乡还特别推荐了酸木瓜,说炖鸡吃大补。那当然,炖鸡嘛,炖萝卜可能就不大补了。不过,老乡说的一个药效马上就应验了,他讲当地司机犯困时就啃一口酸木瓜。我们回到车上时,让正在休息的司机师傅品尝一下酸木瓜,他果然大叫,什么味道?把我的瞌睡都酸掉了!

 

回程天已经完全黑了,当我们在其春大桥的西侧刚看见一轮皎洁的圆月升上东面的山脊,就一头扎进金沙江左岸的黑暗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只听得见江声更加澎湃,“洪荒世界,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湛蓝的旷野,在地平线渴望满月”,等待明天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252805.html

上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十)
下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十二)
收藏 IP: 106.57.195.*| 热度|

5 程少堂 尤明庆 杨顺华 张士宏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