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远山呼唤(日志十) 精选

已有 3855 次阅读 2020-9-29 21:07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考, 化石, 地层, 湖泊, 空气


 远山呼唤(日志十)

结束了在尼西乡叶卡村的工作,一袋一袋从山上扛下来的总共4.5吨砂样也通过快递运走了,我们对这个地区新生代晚期的生物和环境有了新的认识。今天的工作中又在剖面下层采集到更多的鱼类咽喉齿化石,结合沉积特征,说明其环境应为湖泊相而不是河流相。在早更新世形成的崇山峻岭、沟谷纵横的地貌中,分布着一些的湖泊,湖畔是鬣狗、后猫、狼、马、鹿、羚羊和牛等动物繁盛的乐园。

 

即使到了新生代晚期,由于处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地区的构造活动带,在剖面下部的新近系地层发生了明显的褶曲和断裂。在从远处观察一个漂亮的背斜时,我注意到白色的悬崖上好像放置有人为加工过的原木段。难道是悬棺?从未听说过这里有悬棺的报道呀。赶紧跑过去观察,结果闹了乌龙,那是当地老乡为吸引岩蜂而为其制造的巢穴。采集野生岩蜂蜜曾是云南山区少数民族重要的经济来源,但过去用藤蔓制作绳梯或徒手攀爬悬崖的方式非常危险,而且用烟熏驱散岩蜂以采集其蜂蜜的手段既原始又粗暴。现在这样的人工巢穴与家养蜜蜂相似,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这套发生强烈构造变动的地层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是因为其中含有两层褐煤。在云南禄丰和昭通的新近纪晚期褐煤地层中都曾发现过古猿的化石,在同一个地区自然而然会让人产生联想。不过,尼西的这套含煤地层此前并没有哺乳动物化石证据指示其准确的年代,是新近纪的上新世还是中新世都不能肯定,这正是我们今天采样希望解决的首要问题。

我们已连续工作了10天,又渐近国庆和中秋佳节,但考察队员们的干劲丝毫不减,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似乎刚刚完成热身。确实,大家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的问题,在气候变化多端的情况下,也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我们工作的地点,下雨的时候山峰顶上都戴上了积雪的白帽。一会儿雨过天晴,温度又会上升到将近20℃,队员们不仅撸起袖子加油干,小伙子们甚至只穿短袖了。在昼夜温差的巨大变化下,可以看见不同的种类的树叶也在逐渐变红,秋色正浓。

 

今天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或者说是奇遇。早上我们在盘山公路一处拐弯的地方看见一只鼠兔在路旁活动,这不算太惊奇的事,因为这里是高山鼠兔的分布区。而当我们下午返回时,一条蝮蛇被压死在这个弯道。考察队里的蛇类专家史静耸博士下车去采集来制作标本,没想到蛇的肚子鼓鼓的。回来解剖后发现,蝮蛇刚吃掉一只鼠兔就殒命了,该不是早上我们看见的那只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也好,剥制后我们就增加了蝮蛇和鼠兔两件标本,作为研究化石的对比材料。

往返尼西的途中,每天早晚会两次经过纳帕海。纳帕海像一路过来看到的程海和拉市海一样,是一个湖泊,但却叫。而云南面积最大的湖叫滇池,蓄水量最大的湖叫抚仙湖,都不叫海。这个季节是纳帕海水位最高的时候,但随着雨季的结束,湖泊会渐渐干涸,到明年春天就将变成一片茂盛的草甸,换了一个名字,叫做依拉草原。实际上,这是雨季和旱季气候模式下湖泊和草原的拉锯战,每年都会上演。有人说:北京一下雪,就变成了北平,这似乎没有什么逻辑关系,仅仅是意念吧。但在这里却可以说:依拉草原一下雨,就变成了纳帕海。不准确把握这样的气候,还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还是在去尼西的路上,可以看见宏伟壮观的高山滑雪场,当然现在是静悄悄的。但即使到了冬天,也还是静悄悄的。因为中甸在11月至来年5月是旱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没有足够的降雪,而人工降雪又入不敷出,滑雪场因而已关闭了。

 

9月的雨季不仅时常下雨,空气湿度也非常大,我们洗的衣服几天都干不了。正好,在野外还是想偷点懒,衣服就不要老换了。外套没事,就算是粘上了泥土,过一阵干后就自己掉了。衬衣总不能不勤换吧?然而完全没想到,穿了一天衣领看起来没有明显弄脏,就再穿一天,也还行,这在城市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查空气质量,中甸的PM2.5只有12,而且白天我们都在野外的森林里,空气就更洁净了。尽管我们取样时会掀起沙土,但那是PM250,不会沉淀在衣服上,而可吸入颗粒物和可入肺颗粒物比城里少多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252632.html

上一篇:远山呼唤(日志九)
下一篇:远山呼唤(日志十一)
收藏 IP: 106.57.210.*| 热度|

11 康建 黄永义 杨卫东 刁承泰 张士宏 张晓良 冯大诚 聂广 苏德辰 杨顺华 韦四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