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参加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国奖会评。参加答辩的同学有20多个之多,从中选出一半最终获胜。作为评委,颇有一些感触。
1. “神仙打架”。优秀的学生确实佼佼,有那么点“神仙打架”的意味。刚进会场看到Excel一览表打印出的书面材料,映入我眼帘的就是IEEE Trans、顶会等关键词。再听口头汇报,成果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同学已获顶会的优秀学生作者奖,有些同学自述已经帮一些大厂提升了算法效率,此外不少同学的形象气质和谈吐举止也颇具风范…
乍一看学院确实卧虎藏龙。但仔细想一下,每年硕士招生300+,在校学生总计1k左右。刨除专硕生和新生,来参加答辩的人数,在同侪中占比仅仅1/20。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也属当然。作为生源质量相当于中档985的平台,还是跟一流大学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 “用力过猛”。个别同学有点“用力过猛”。比如自述成果过多,出成果过快;比如说自己有影响因子将近20的某顶刊在投稿件;比如说自己一年内写了1个国家基金的申请书+4个北京市基金的申请书…且不说作为硕士生,独立原创达成这些任务的可行性有多高,其实写纵向项目申请书这样的工作是否应该由学生来操刀,窃以为也值得商榷。听到这些,评委内心的潜台词会不会说:“来来来,教授让给你,评委你来当,得嘞”。
3. “趋同性”。选手的情况和表现,都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鲜见个性。一方面,优秀的人都是相似的。虽然答辩隐去了导师姓名,但仍然可以看出,那些最优秀的学生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课题组。另一方面,作为同一个学院的同学,一些模式总体比较普遍,如发表的期刊论文基本上都是导师第一作者的,再比如有不少同学陈述时手里拿着稿子念。
4. “干货最重要”。人工智能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参加答辩的同学,研究方向跨度很大,研究内容五花八门。所以评委不可能仅仅根据几分钟的口头陈述把握每个人的科研成果技术细节,只能间接判断。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提供一些实打实的干货来佐证你的优秀。比如有同学说自己的论文已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名校的国外团队他引2次,这就属于突出亮点。总的来说,毕竟是硕士生,只要有第一作者发表了权威期刊论文的,比如IEEE Trans论文,都会是碾压性的优势。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发的是“顶会论文”或者“A类会议”、“B类会议”。固然顶会的发表难度很大,但是会议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圈子都比较小。圈子以外的人无从判断发表难度究竟有多大。而期刊的标准较为统一,发表难度、创新性要求更容易被外行评委所把握。
5. 在非常短的时间限制内进行答辩,须重点阐明:成果有什么用?能解决哪些问题?或者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在哪里?面对大同行评委,应尽量避免在技术细节上浪费无谓的时间。
6. “低调的奢华”。要知道这可是竞争性的答辩,对手都很强大,优中选优。所以表现稍不如意就会失败。导致失败的因素很多,现场评委的主观态度是决定性的。如何扬长避短,尽量引导评委的主观印象,使他们心中天平向自己倾斜,是一门微妙的艺术。前面已经说过,过于高调,“用力过猛”,反而会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产生反感或疑虑。其实这种场合,应该特别注意态度的低调、沉稳、质朴,要在不经意间偶露峥嵘,亮出干货,显出实力,给别人以“此人水平高”的印象,而本人似浑然并不着意。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7. “学生一作”。绝大部分同学的代表性成果都是本人署名第二。学生本人的贡献大小不好判断,可能性很多。可能是学生主导完成的成果;也可能是导师自己做的工作,学生仅仅打了点下手。同一项成果,对于学生来说足以拿国奖,但对于导师来说就不算什么了。所以应该在答辩时具体阐明本人的分工情况。
8.“平衡”。任何竞争性的评选,都免不了会有基于平衡的考量。这里面既有制度性的要求,也包含评委的主观情感因素。比如,尽管是同台竞技,但因为学科实力的客观差距,控制学科的学生明显弱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学科的学生。但我们保证,3个学科,每个学科最优秀的选手都会胜出。这是制度性的要求。打分的时候,适当向女生倾斜(假如是文科专业,可能会反过来向男生倾斜)。对同一个课题组扎堆出现的优秀学生,同等条件适当压分。这是评委的主观情感因素。所以没获奖的同学,学业表现未必不如获奖的同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