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si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ingsir

博文

无机化合的命名中的一些词头或后缀

已有 6027 次阅读 2021-9-24 17:26 |个人分类:其它兴趣|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因为电解液的研究中,经常与各种酯类或酸酐打交道,因此我对各种含氧酸的形式比较关注。特意收集了一些与命名有关的词头,放在一起复习和学习用。


: 成酸的中心原子直接相连。如连二硫酸, 连二磷酸。

:在有机分子中,两分子直接用单键(或双键)连接时也用“联”字,与"连"的用法稍有不同。如电解液添加剂中用于过充的添加剂BP联苯,还有将酯类分子联起来的,用作成膜添加剂的联碳酸乙烯酯,联硫酸乙烯酯。当然,这不是很严谨的命名。

联型化合物2.png

: 二分子含氧酸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酸,如焦磷酸,焦碳酸。 这种情况也有用“”重“”来表示的,比如经典的重铬酸铵。

:一分子正某酸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酸。如(正)磷酸H3PO4 → 偏磷酸 HPO3

:含氧酸在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所有羟基生成水得到的化合物。无机化学中的酸酐多数是氧化物,例如N2O5,SO3,SO2,CO2,P2O5,Mn2O7,Cl2O7等氧化物,又分别称为硝酸酐、硫酸酐、亚硫酸酐、碳酸酐、高锰酸酐、高氯酸酐等。

有机酸的酸酐则是两个酸的酰基连接到同一个氧原子上形成的化合物。酸酐的两个酰基,如果来自两个一元酸,其酰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前者为对称的酸酐,如乙酸酐、(环己基甲酸)酐;后者称为不对称酸酐或混合酸酐,如乙丙酸酐、苯亚磺(酸)乙磺酸酐。而两个酰基,如果来自同一个分子(例如二元酸),则可以形成环状化合物,这在锂电电解液添加剂中是非常常见的杂环结构,常见的就有丁二酸酐(或称琥珀酸酐) (SA), 马来酸酐(MAN),柠康酸酐(CA);甚至还可以形成三聚体形式的六元环状酸酐,如下图的三丙基膦酸酐(PPACA) [68957-94-8].

环状酸酐.pngPPACA.png

讲了这么些抽象的文本,再来点图片。以硫的含氧酸为例,列出下表(图表看不清的可以在新窗口或新标签中打开图片)

硫的含氧酸们.png

再以氯的含氧酸为例:

氯的含氧酸们.png


:在分子结构中存在 R-O-O-R' 或 R-S-S-R'的被称为“过氧”或“过硫”,命名法中仅有这两类情况,其它的情况视为“连某"。

示例: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钾K2O2, 过硫化钠 Na2S2 ,过氧乙酸CH3C(=O)-O-OH

:我只看到在"超氧化物"或"超氧根"中有"超"这个词缀,如KO2 超氧化钾。

超氧化钾早期用于呼吸面罩中供氧。


除此之外,碱金属中钠、铷、铯也都有超氧化物等,但超氧化锂不稳定。 超氧化钠制备比较困难,1949年在150大气压 450℃下100小时反应,由过氧化钠Na2O2与氧气制得超氧化钠NaO2,是一种含氧量高、质轻价廉的供氧剂。

超氧根是O2-,英文为superoxide. 超氧根比较特殊,键长介于双键与单键之间。据百度百科介绍:

超氧根是一个自由基,一个氧原子带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与氧气分子一样呈顺磁性。超氧根通常与K及以后的碱金属结合为超氧化物。是氧气分子的单电子还原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之结构类似的有过氧根离子和氧气分子,但他们的键合方式各不相同。过氧根离子只有一个σ键,其他价电子均构成孤对;氧气分子有一个σ键和两个3电子π键

要注意区别的是,过氧根peroxide, 其电荷为-2, 形式为O22-

超氧化物之外,还有更少见的是臭氧化物,干燥的碱金属(Na、K、Rb、Cs)氢氧化物固体与含臭氧8~9%的空气接触,可以生成臭氧化物。"臭"不是通用的词头,是俗名中的用词。

下面再介绍一下几个词头 正、高、亚、次、原:

正高亚次原.png

不是所有元素对应的含氧酸都有正/高/亚/次/原等几种形式的化合物。

 以下以原碳酸、焦碳酸和原硅酸示例:

原某酸与焦某酸.png

含氧酸中,更复杂的还有磷的含氧酸,我以前的一篇博客《磷的含氧酸名称》中讨论过,这里就贴张图:

磷的含氧酸们.png


其实硫的含氧酸也相当复杂, 除了上面提及的几种,还有次硫酸、焦亚硫酸、连二亚硫酸、过一硫酸和连多硫酸等,列表如下

硫的含氧酸-2.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210-1305552.html

上一篇:自定义Typora的快捷键
下一篇:三甲基硅基类添加剂
收藏 IP: 125.120.239.*|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