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分子氢研究的考虑和展望

已有 872 次阅读 2023-2-13 00:4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分子氢研究的考虑和展望

分子氢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潜在疗法。自从2007年Ohsawa等人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分子氢具有特异性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盐的研究报告以来的十几年,对分子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发展,有关分子氢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献成指数上升,几乎涉及临床医学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关于氢在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Ichihara等人在“氢分子的有益生物效应和潜在机制——321篇原创文章综述文章中指出,自2007年以来,展示氢效应的原创文章数量逐年增加,对这些文章的广泛评论也越来越困难。然而,这些文章中的一些是对先前研究的重复,没有什么新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疾病模型和几乎所有的氢给药方式都已经过检查。大规模的受控人体研究和阐明氢作用的分子机制是必须采取的下一步行动(Ichihara, et al. 2015.)。

Ostojic在“分子氢:惰性气体在临床上变得有效”一文中提出,虽然,氢的治疗效果已在医学领域得到认可,然而,在其被确认为无害和有效的治疗气体之前,许多困惑有待解决。有关其药物特性的信息较少,如剂量和给药,或不良反应和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Ostojic, et al. 2015.)。本文在综述以及获得的有关分子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临床试验数据和动物研究数据,提出对分子氢研究的考虑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希望为深入了解分子氢的生物学机制,明确的临床应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未来研究的循证方向提供参考,为医疗保健工作者将氢气用于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际应用的方向。

 

分子氢气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分子氢具有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的能力,且没有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有广泛应用潜力的医疗气体。尽管氢有时看起来是完美的,但仍有一些缺陷或陷阱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分子氢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当前关于分子氢在医学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生物学效应和机制,目前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氢在疾病模型和人类疾病中的作用而非动力学的知识,但还缺少从氢的临床应用角度阐明氢在体内的的生物效应和详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从氢的临床体内药代动力学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些分析,有望获得更有效和更合理的氢治疗给药方案。

由于分子氢其广泛和多样的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在提出产生内源氢的特点,氢的药代动力学可能不同于传统药物所遵循的规律。Stephen等人的研究报道,健康志愿者每天大约有2%至20%的膳食淀粉(453-4023毫克)在小肠中无法吸收进入大肠(Stephen, et al. 1983.)。进入大肠的碳水化合物被细菌酵解产生的内源氢因进入大肠碳水化合物数量之不同,产氢菌数量和活性之不同,以及有无可以消耗内源氢的产甲烷菌和硫化氢还原菌,导致内源氢的生产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以及本人因饮食不同造成的差异。分子氢有快速扩散的特性,外源氢进入体内后,可以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并由肺呼出。另外,进入体内的氢可以与糖原一起积聚在肝脏中,血液中的大部分氢在30分钟内无法检测到。这些都将会为研究分子氢的药代动力学带来巨大挑战,可能需要不同于传统药代动力学的新思维和不同的动力学模式研究分子在人体内的动力学变化。更好地了解氢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学作用机制无疑将推动这一重要分子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抗衰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于实验设计和标准化

虽然临床研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给氢方式,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结果,还缺少给氢程序的标准化研究,如给氢方式的选择、剂量选择、治疗时间选择、适应症选择、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等。

分子氢作为生物气体的无毒性和快速的细胞内扩散特性确保了广泛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设计良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为氢对人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证据,也有助于不同研究结果的比较。

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很少有临床试验使用严格的标准来评估临床效果,也少有大样本研究。许多试验在设计上是开放标签的,多数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在实验设计,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以优化氢剂量、时间和给药方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增加将提高我们对氢在临床应用益处的认识。另外,目前已经发表的大多数研究多为即时和短期研究。大多数研究评估了短期给药后氢的作用,缺少长时间前瞻性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75972.html

上一篇:北美制定共识和指南流程的特点
下一篇:关于分子氢的剂量-反应关系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