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呼气试验气体模式

已有 1384 次阅读 2021-7-11 11:5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呼气试验气体模式

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诊断炎症性肠病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方面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洛杉矶西达.西奈医学中心、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在2020年8月的《消化疾病科学》发表了他们进行的一项受控的大规模数据库连锁分析的研究结果“伴发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炎症性肠病的呼气试验气体模式。他们采用氢和甲烷呼气试验的方法,比较了炎症性肠病患者与非炎症性肠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呼气试验产生气体模式的发生率。在2005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他们对14,847个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患者连续乳果糖呼气试验数据,根据2017年的《胃肠道疾病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北美共识》建立的标准,将呼气试验结果分为正常、H2为主、CH4为主和平坦这样3种模式。平坦的定义是在120分钟之内,甲烷为零,氢气产生小于3ppm。他们通过把呼气试验数据与电子健康记录和图表回顾的联系以确定炎症性肠病患者以及疾病表型、部位、严重程度和抗生素反应。用泊松对数线性模型(Poisson loglinear)评估两组间气体模式的差异。

排除重复呼吸试验的患者后,他们发现4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10505例非炎症性肠病患者至少有一个呼气试验。57%(n=264)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呼气试验阳性。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产生过量CH4的可能性较小。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呼气试验更倾向于产生平坦结果。在炎症性肠病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中,57%的患者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改善。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呼气试验的发生率随着疾病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肠炎:n=0,0%;左侧疾病:n=3,5.77%;泛结肠炎:n=5,7.58%)。小样本排除了个体呼气试验模式和疾病程度之间的亚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与呼气试验气体模式无关(p=0.45)。最后,虽然腹泻、腹胀/腹胀、腹痛/痉挛和便秘与克罗恩病患者的呼气试验气体模式无关,但便秘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H4生成过多的频率(50%)明显高于呼气试验正常(3.4%)、H2为主(7.5%)和平坦(0%)(p=0.001)。他们还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比非炎症性肠病患者更容易患扁平呼气试验(非CH4,固定产H2),这可能表明嗜氢细菌过多。最近的数据表明,平坦的呼气试验可能反映了常规呼气试验检测不到的过量硫化氢(H2S)生成。有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生率较高,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我们证实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并发现一个新的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扁平呼气试验的发生率高于非炎症性肠病患者。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患者中,呼气试验阳性率较高,且使用抗生素后症状有所改善。在炎症性肠病中,产甲烷作用受到抑制,平坦呼气试验更为常见的现象表明肠道嗜氢细菌过多。这些发现表明产甲烷微生物和产氢微生物是微生物组驱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潜在靶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非炎症性肠病患者呼吸试验模式的比较。与非炎症性肠病患者相比,具有肠易激综合征样症状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产甲烷作用明显受到抑制。炎症性肠病组的平坦结果明显高于非炎症性肠病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呼气试验模式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这些发现提示产甲烷和产氢微生物在炎症性肠病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未来的前瞻性研究将证实这些发现,并进一步确定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治疗策略(Gu, et al. 2020.)。

在这里他们对呼气试验结果为平坦型的患者的解释为可能这些人的肠道中有嗜氢细菌,就是指可以消耗氢气的细菌,并提出可能是产硫化氢的细菌消耗了氢气产生了硫化氢。坐直之一的洛杉矶西达.西奈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的研究曾经报道过产硫化氢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研究报告。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适合临床普及使用的可以检测呼气中硫化氢的设备。他们的研究给我们提示,对怀疑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但是呼气试验阴性的患者需要考虑肠道有产硫化氢细菌的可能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95018.html

上一篇:[转载]美国胃肠学会关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专家建议
下一篇:幽门螺杆菌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