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肠道菌群紊乱和疾病

已有 1846 次阅读 2021-5-14 12:13 |个人分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肠道菌群紊乱和疾病

肠道是细菌、古细菌、真菌和病毒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的居住地。整个微生物群落的集体基因组整合了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中的微生物从我们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去世的整个生命周期伴随我们终生。这数以亿计的细菌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在重要的身体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促进食物消化、异源代谢和调节先天和适应性免疫过程,帮助免疫系统抵御诸如致病细菌和病毒之类的入侵者发挥永久的关键作用。

肠道微生物群会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在我们的一生处于一种动态变化。健康人和肠道菌群之间有良性互动的沟通,导致肠道内细菌保持稳态平衡,从而保持胃肠道健康。当这种稳态收到干扰,失去平衡时,就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衡,有时又叫肠道菌群失调或肠道菌群紊乱。

有四类重要的肠道菌群失衡:1)有益的微生物生物损失,如肠道菌群比例改变,好细菌的比例减少,甚至某些好细菌消失。2)肠道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特别是细菌的多样性减少。3)潜在有害微生物的过度生长,如肠道产甲烷菌过度生长。4)细菌分布位置的改变,如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或小肠真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失衡造成尝试细菌功能成分和代谢活动的改变,引起的肠道菌群内稳态的破坏。

有些肠道菌群紊乱是暂时的和轻微的,如胃肠不适,甚至短时间的腹泻。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可以不经治疗就可以纠正这种紊乱。但是,有些唱的菌群紊乱会使我们的症状变得更严重,需要由医生治疗。

肠道菌群紊乱除了可以引起肠道疾病外,还可能与“肠外疾病的发病”有关。肠道疾病包括腹胀、腹泻、便秘、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和乳糜泻等。肠道外疾病有文献报道,可以涉及将近90%的疾病,如过敏、哮喘、肥胖、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炎,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信号分子和生物活性代谢物”影响心血管系统。可能通过神经-肠内分泌激素导致疾病,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和其他疾病,如慢性肾病、高血压、肥胖症和糖尿病。

炎症是多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共同因素,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是某些老年病的一个因素,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已经有研究发现,与年龄相关的肠道菌群紊乱和神经功能衰退之间存在联系。通过纠正老年人的肠道菌群紊乱有可能预防或减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展。

肠道菌群群影响神经发育、认知和行为。由于存在肠脑轴的关系,肠道菌群紊乱失调可能导致或发展神经疾病,包括孤独症、疼痛、抑郁、焦虑,以及中风等。还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可以因行为的改变而改变,改变微生物组也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

炎症性肠病是由共生菌群失调引起的,而共生菌群失调与宿主和整个肠道微生物群之间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

肥胖症是一种代谢紊乱状态,在这种代谢状态下,身体会保留不健康的脂肪量。与炎症性肠病相似,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群似乎与肥胖的发生有关。肥胖者的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减少。研究表明,肥胖与拟杆菌减少和厚壁菌增多有关。还有研究表明,肥胖和产甲烷菌有关。

糖尿病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1型糖尿病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胰腺中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受损。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影响成人的糖尿病,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发生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忽视胰岛素释放。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能导致这两种类型的糖尿病。

持续的肠道菌群紊乱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中的大量应激和炎症,进而促进致癌代谢物的产生。肠道菌群紊乱与结直肠癌相关。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大肠癌患者中,发现了产丁酸的细菌减少和几种潜在致病菌比例的增加

艰难梭菌感染通常在抗生素治疗治疗后的感染患者,可导致多种不同的症状,包括水样腹泻、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和腹痛,还可导致结肠发炎。艰难梭菌感染是一种非常难治的肠道菌群紊乱。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复发性艰难梭菌诱导的假膜性结肠炎患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6523.html

上一篇:再谈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下一篇:氢和甲烷呼气试验诊断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