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转载]乳糖吸收不良症的遗传学基础(2)

已有 1122 次阅读 2021-4-22 11:30 |个人分类:医学知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乳糖吸收不良症的遗传学基础(2)

成人乳糖吸收不良症,有遗传学基础,这一点已无疑问,但关于这种成人“乳糖消化能力”性状的起因尚无一致看法,也缺乏能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吸收不良的地理或种族模式的解释。一些学者确信,上述这种观察到的遗传学分配型式系反映了该组群体的进化史,即在该组群体中,有一种选择性营养学优势(a selective nutritronaladvantage)被传授给其中某些个体,使这些个体具有延伸乳糖酶产生直至成年期的能力。这种延长饮用牛奶(乳糖)的优势现象即可能使这一部分个体具有更好的健康学体魄,使他们保持成为该部落中的优势种成员(the domi—nont merders)。这种现象可修饰(modify),并逐步成为代表该群组的遗传学特质。

另一些学者则建议,上述解释必须进一步考虑其它一些因素后进行讨论,如社会模式( social  patterns)等。如果这一社会并不采纳牛奶(乳糖)作为成人的食物,则上述即使经选择成为的非吸收不良者也不可能有饮用牛奶的机会,而不能被认识到其可饮用牛奶的能力在社会中有什么优越性。此外,这种选择性优势也可能被社会习俗所稀释,即可能由于社会中提供一种改良或取代方法(an alternate solution)来解决成人可饮用牛奶的方式。例子之一,即是印度人现已采用了在成人中饮用酸奶的习惯。由于制备酸奶过程已部分水解了乳糖,因此避免了饮食中含有乳糖带来的问题,使乳糖吸收不良者也能较好地饮用这种牛奶制品。这种方式就可能部分性地中和了本来提供给能正常饮用牛奶者的优势。

此外,这种过于简单化的“适者生存”(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解释也并不适用于其它所有现实情况,因此并不为每一个学者所采纳。例如,有调查发现,某些种族群体并非是牛奶饮用者,但其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生率较低。某些研究者确信最早是在某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或世界的某些其它地区的早期住名中,出现了某一遗传学上显性“突变”,从而建立起永久性乳糖酶产生的性状群落性成人饮用牛奶的社会模式,很可能是在成人乳糖酶产生这一遗传学性状被确立之后,才得到发展的。

氢呼气实验为此提供了一种简便的非侵袭性试验方法,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测定人群中对牛奶(乳糖)遗传性不耐受性的分布情况。下表列举了世界各地研究者报告的种族差异性数据。表中某些数据曾在文献中重复报道过,但缺乏一致证据,表中虽也收集列入,但未注明引用文献,以便能对乳糖吸不良症分布状况提供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表中所引用的数据系引自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可能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统行率稍有出入。由于乳糖吸收不良与不耐受症在文献中往往并未严格区分开来,因此,表中的流行率也未将两者具体分别开来,而实际上两者可能有所不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83205.html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日呼气峰流速与疾病不稳定性
下一篇: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