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呼唤野性,续写马的“史诗”

已有 3251 次阅读 2014-1-24 10:54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14年是中国农历的马年。“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马在中国一直是英雄的象征。然而,从始祖马到现代马,它们足足走了5600万年……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英俊的外表,优雅的步态,忠诚的品格,这大概就是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它们直接促进了人类交通方式、农牧业以及战争方式的改变,深深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人类的卫士和伙伴。然而,人们可能无法想象,马刚刚出现在地球上时的情形。它们究竟是如何演化,来到人类身边的?曾经那不羁的野性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始祖马似狐狸
 
马的进化史长达5600万年,马的祖先——始祖马出现在新生代、第三纪的始新世。那时的地球气候相当温暖,雨水也很充沛,到处分布着灌木林。很难想象,马的祖先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居住者。它们安全地隐藏在林子里,以鲜嫩多汁的树叶为生。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为了便于躲藏,始祖马的身体只有狐狸那么大,头骨很小,前足4趾,后足3趾。由于嫩叶对牙齿的磨损作用很小,因此,它们的牙齿构造简单,齿冠低。这与现代马的形象差别甚大。
 
但随着陆地慢慢隆起,气候日益干燥,湿润的灌木林逐渐向低纬度地区退缩,取而代之的是草原面积的日益扩大。因此,马的主要食物来源发生了变化,由嫩叶转向草本植物。邓涛解释说,草类的植物纤维与嫩叶不同,啃草时难免会接触到沙粒,牙齿的磨损程度大大增加。所以,这时的马的牙冠开始加高,牙齿变大,安装牙齿的上下牙颚骨也变高变长,长长的马脸开始形成。
 
不过马的进化并不单纯是由食物性质改变而带来的,它与环境因素也息息相关。从茂密的灌木林到开阔草原,躲避肉食类的敌人成了头等大事。为了必要时可以飞快地奔跑,马的脚趾开始退化成单趾,只留下中趾,趾骨变得特别长,下腿骨也有正常的两部分合并成一根,且变得粗壮长大。身体变得细长而平直,以减少空气阻力。为了能与敌人对抗,体型更是增加了几倍。
 
更重要的是,人类在代表各个进化阶段的马的大脑化石中发现,它们的脑容量逐渐变大,大脑皮层的褶皱也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马的记忆力和智力的提升是其适应环境变化、进化成功的重要条件。
 
不过,邓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马的进化并不是直线型的,在同一个时期,有不同的种族存在,只是它们大多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留下的进化主线,就是始祖马——渐新马——草原古马——上新马——真马。
 
真马就是现代型的高头大马,它们出现在420万年前的北美。邓涛说,原始马最早就是出现在北美的森林,在第四纪冰期到来后,通过陆桥扩散到了欧亚大陆。大约在258万年前,真马出现在欧亚大陆。
 
家马起源存争议
 
马在没有人类的时代已经存在了很久。即便有了人类,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也是从猎物与猎人开始的。邓涛表示,马这种食草动物攻击性不强,体型又够大,是非常合适的捕猎对象。
 
显然,今天的考古学家和人们更关心的是:马究竟何时开始接触人类,走进人类的生活?
 
邓涛坦言,马最早的驯化历史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
 
“如果是狩猎得到的,人类对马的选择是很有限的,那么马的化石应该包括了各个年龄。如果已经经过驯化,人类肯定不会在马壮年的时候宰杀它们,那么马的化石应该主要是年老的或者幼小的。”他分析说,类似的理论依据可以作为马是否已经被驯化的证据,但由于化石的保存记录并不是完整的,这些证据并不充分。
 
有意思的是,考古学家曾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洞穴里发现了马的壁画,它们的历史已有六七万年,有人甚至认为它们已存在10万年。邓涛介绍说,这些壁画非常精美,特征呈现清晰,考古学家甚至可以从中辨认出马的各个亚种。“有观点认为,那时的人类应该已经开始接触马。但是,这些马的身上画着箭,仿佛是狩猎之前的祈祷仪式。因此,它们主要还是被认定为狩猎对象。”
 
无独有偶,在沙特阿拉伯一处9000年前的考古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具1米高的马的雕像。很多人认为,那时的马很可能已经开始与人类生活在一起了。“但这些只是人们的某种推测,并不是直接的证据。”邓涛表示。
 
目前,拥有确切证据、可以说明马的驯化时间和地点的,是考古学家在乌克兰一处拥有6000年历史的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工具,它们类似于现代的马具,比如马笼头、马勒、马橛子。这意味着,人们在那时已经能够利用工具驾驭马了。此外,马的骨骼化石也显示,经过长期固定,马的身体部位发生了变化。比如,马的牙齿前部有很深的磨蚀痕迹,就是被绳子勒出来的。
 
对此,是否可以认为家马就是从这里起源并扩散的?邓涛表示,关于中国家马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家马就是东欧的野马被驯化后传入的,有的则认为,虽然中国家马的驯化历史更短,但依然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家马起源中心。不过,目前,考古学证据表明,东欧除了驯化的马向外扩散,驯马技术也由西向东传播,东亚的人民在掌握驯马技术后就开始驯化本地的野马。因此,更合理的解释是,中国家马的起源既有本地驯化的因素,也受到外来家马的影响。
 
最后的野马
 
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现代只有真马一个属,而真正拥有不羁野性的马仅剩下普氏野马这一种。普氏野马体型健硕,体长约2.18米,身高1米 以上,体重约为300千克。它们曾分布在东欧草原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普氏野马性格刚烈,从来没有被驯养过,这也是为什么它被认为是最后的真正的野马。
 
但是,邓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因为猎杀以及人类放牧大量侵占和破坏了普氏野马的栖息地,东欧的亚种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灭绝了。而东亚亚种,人们在20世纪60年代最后一次在野外见到它们。1968年,它们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认定为野外灭绝。人类差一点就将再也听不到野马的嘶鸣了。
 
1890 年,德国探险家格里格尔从中国捕捉了52 匹野马幼驹,运回德国,其中有12 匹野马繁衍成功。现今全球圈养的野马基本上都是这12 匹野马的后代。
 
1963 年,国际上成立了世界性的野马专业工作组,1978 年建立了野马基金会,提出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放养普氏野马的建议。中科院动物所首席研究员蒋志刚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直到2001年8月28日,27匹圈养普氏野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放归大自然。
 
截至2012年底,放归的普氏野马已经增长到96匹,分成了十几个家族群。“它们不但数量在增长,还形成了自然繁殖群,分布区也在扩大。”蒋志刚表示,在动物野化中,普氏野马是比较成功的一种。
 
不过,他也指出,普氏野马野化实行的并不是完全放开的策略。在冬天,自然界食物稀少的时候,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是会为野马提供一些食物和饮水。
 
“野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圈养的普氏野马已经丧失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一切都得从头学起。”他说,尽管目前有些小马驹也会被狼捕食,但由于该保护区本来就是普氏野马曾经的核心分布区,而且它们是食草动物,领域需要相较于食肉动物更少,因此,野化的成功率更大。“事实上,它们的生存状态还是比较理想的。”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普氏野马所共享的基因仅仅是最初的12匹,即便种群数量上升,它们的基因多样性也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即便是野化,它们依然需要科学家小心翼翼地监控。
 
“未来是否能够完全放开,还是个未知数。”蒋志刚表示,普氏野马的生存空间有限,如果完全没有人为干预,它们还是可能去到有牧民的地方,甚至可能与那些家马接触并繁殖后代,那么,纯种普氏野马的基因资源就将难以延续了。
 
《中国科学报》 (2014-01-24 第9版    科普周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61822.html

上一篇:春运:释放“趴窝”的力量
下一篇:凝固的水雕
收藏 IP: 222.130.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