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d

博文

地理学家沈培平:地理学到底是个啥东东?

已有 5441 次阅读 2015-8-7 14:1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理学家沈培平:地理学到底是个啥东东?


冯兆东

2015-08-07

 

一、地理学好像还真不是个东东

2015年8月4日云南省前副省长沈培平教授在北京市一中院受审,受审的理由是他被指控受贿1615万元,不是由于他学术造假。可是沈培平的学位和学术职务却成了我们学术圈子的热门话题。我们之所以关注他的学位和学术头衔问题是由于我们大家有个“心里失衡了的诉求”:请把“博士学位”和“教授头衔”留给社会期望得到“博士学位”和“教授头衔”的人吧:即那些用血汗和时间挣得“博士学位”和“教授头衔”的人

 

沈培平1981年毕业于云南保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1986.08-1988.07在云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学习了两年,后来(1999.09-2002.07)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做了两年兼职研究生(主职:云南省腾冲县委书记),再后来(2004.09-2007.07)在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做了三年兼职研究生并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职:云南省思茅市市长);2008年起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科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兼职教授(主职: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和云南省政府副省长)。

 

一个只上了师范和党校函授的人(而且是很忙的政府官员)竟然获得了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地理学博士并成为了地理学教授,这让人不得不心存疑问:地理学到底是个啥东东?

 

我听过不少人议论:地理学看起来真不是个啥东东。一个学体育的智商平平和勤奋劲不足的人可以借着他老爸的影响力而成为一所985大学的地理学教授(我没听说过:一个学体育的人成为物理学教授的例子,即便他父亲是朝廷要员也不行的)。一个想在官场上混而需要博士学位的人凭借后门在某985大学混了一个与当官没有丝毫关系的地理学博士学位-----辨认5万年前的湖岸贝壳(不过,这位博士现在也只是一个地级市的副市长而已)。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惊叹:中国过去的驿站设置可以用著名的“地理重力理论”(Gravitational Theory)去解释;于是,一位随从的农民告诉这位“著名”的地理学家:驿站的设置是根据一匹马的体力设计的,与“重力理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二、地理学曾经算是个东东

诸葛亮“观天像”(实际上是地理学常识)的能力成就了孔明传奇。徐霞客走遍了大山大水,记录了当时的人们不知晓的地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和“知上下数千年,晓纵横几千里”便是当时人们无限敬仰的“大学问家”。哥伦布开启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那个时代的地理学就如20世纪的物理学那样令人神往。地理大发现时代之后,地理学家专注于地理现象的更精细描述和寻找地理现象分布的基本规律。在其它“更精准”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大发展之前,地理学的文献充填了图书馆文献的几乎一半。

 

三、地理学慢慢变得不太像东东

地理学本来是与历史学为伴的(史地不分家),目的也是为了“知上下数千年,晓纵横几千里”。可是,三个问题常常让人们对地理学的尊敬有了折扣: (1) 地理学不厌其烦的定性描述(请打开以前的地理著作,您就会看到那繁琐和乏味的描述),(2)地理学想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诉求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一直没有被有效地缩小,(3)地理学的包罗万象。记得我1990年参加美国地理年会时,人们仍然在激烈地争论已经争论了几十年的老问题(即上述三个问题)。甚至到了今天,就连那些中国最好大学的地理学基地班仍然在维持着“乏味”的和包罗万象的描述地理学。

 

四、地理学似乎正在转变为东东

自然地理学家说:我研究的目标是自然,我当然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解决我的科学问题啦。真的,自然地理的分支都正在经历着“科学化”的革命(即: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通行)。可是,人文地理学家说:我研究的目标是人类体系,它的过程是有别于自然过程的特殊过程,是不能用自然科学法则界定的。于是,自然地理学家与人文地理学总是貌合神离的。我这里举一个“全球变化的人文尺度”(Human Dimension in Global Change)的美国例子,来说明自然和人类系统的耦合和地理学的“科学化”。大概是1992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美国地球物理学秋季会议(AGU)。会上,一位来自北卡大学地理系的由一位著名地理学家指导的博士生在会上做了一个“用统计和GIS的方法去界定全球变化的人为贡献”的报告。结果呢?有听众攻击:你做的不算是科学,因为你的统计关系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更是无法剖析过程和机制的。据说,由于自然科学家对“人文学者”科学说服能力的极度不信任,美国的“全球变化的人文尺度”(Human Dimension in Global Change)一度处于瘫痪。

 

但是,几个事实硬是逼着“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结合了:(1)人文尺度问题是全球变化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2)自然科学家不得不接受人文学者参与全球变化的研究,(3)人文科学家必须“科学化”人文科学的研究和辩论方法。后来呢,自然科学家也乐意和人文科学家合作了,而且自然科学家理解了人文学家的不可或缺性。而人文学者也理解了人文科学“必须用自然科学家能接受的方法去收集和整理以及辩论资料”。

 

于是乎,地理学来劲儿了。地理学正好处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口。不仅自然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家可以合声合气地去研究“自然-人类耦合系统”,而且自然地理学家作为向自然科学伸出去的一只手,人文地理学家作为向人文科学伸出去的一只手,地理学家作为桥梁将相关的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联合到一起,尝试着共同去解决当今的一个与社会现实关系密切的“自然-人类耦合系统的动力学”问题。

 

在中国呢?过去20多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地学部一直十分重视地理学的“科学化”,而且成绩斐然!如果您有疑问,请您追踪由国家基金委强力支持的《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这个项目(当然,还有其它一些项目)正在将中国的地理学引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911289.html

上一篇:做好“国际学术会议报告”的几点技巧(tips)
下一篇:罗斯福总统的故事一则
收藏 IP: 117.146.17.*| 热度|

2 赵美娣 好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