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高原的农耕历史
摘自:历史视角下的黄土高原演变规律及规划启示
原文作者:李方舟(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
在距今7000—4000年前的原始“游耕”阶段,游耕垦殖不仅破坏了原始植被。只是由于当时人口数量和开发规模有限,其对植被破坏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台塬地区。但此后随着人口增加,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植被覆盖率自距今5000年前起就出现逐渐下降趋势。
自战国时期起,随着铁器的出现和使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据《商君书》记述的理想土地利用结构推算,至战国时,聚落点附近的自然植被至少有70%已被人类所破坏,远离居民点的地区仍保持天然状态。
至秦和西汉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已被开发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农业区,适宜农耕的广大平原地区已基本得到开垦,农耕垦殖范围就与现代基本相近。两汉之交的战乱,虽造成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大量减少,不过因战乱时间较短,社会很快得以稳定,农耕得以恢复。东汉鼎盛时期黄土高原的农耕垦殖强度变化不大。
但在东汉后期、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140—589年)期间,受政权长期割据和战乱影响,黄土高原人口大量外迁、种植业严重萎缩,垦殖率出现了显著下降,逐渐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占据,人口密度显著下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也由农业转为牧业或半农半牧;因此,黄土高原上的自然植被也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隋、唐时期是中国又一个大一统时代,特别是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各业均得以稳定发展,黄土高原的农耕格局又回至与西汉相似程度,仅今陕甘宁黄土高原及山西北部为突厥、党项、吐谷浑等游牧民族所聚居,以牧为主或半农半牧。但其后从“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公元907—961年)间的社会动荡,又使得大量垦田荒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口和耕地减少尤甚,垦殖率阶段性大幅下降。
北宋(公元960—1127年)时期,黄土高原农耕再度得到恢复和发展,黄土高原的盆地和塬面等平坦地区的耕地已近饱和,坡地也开始受到规模开垦。其中北宋时期农耕区向西、北扩张到固原、延安、雁门关一线,仅北宋军队就有约40万人在北洛河、径河、渭河上中游地区及无定河、窟野河沿岸地带进行屯垦。
自明朝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又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尽管其间也不乏因社会动荡、战乱等造成大量耕地的间歇性抛荒,但在总体上一直呈加速增长趋势,黄土丘陵区的坡地也已被大部开垦。其中从明初至15世纪中叶,陕北、晋北等黄土高原北部地区,被大量辟为军队垦屯田,范围直逼黄土区的北部边缘地带。
清朝鼎盛的18世纪,黄土高原的关中、汾河谷地和洛阳地区以及其他河谷地区的平地被开垦殆尽。至乾隆时,连以前人烟稀少的深山、高山区也逐渐被开垦;鄂尔多斯南部垦区也因封禁解除向长城以北大幅扩展。至清末,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可垦之地均已被开发,陕北榆林地区新垦耕地中沙地占近60%。此时段,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至20世纪,黄土高原的耕地面积在1949—1985年间增加了5900万亩,使得黄土高原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平均垦殖率达到27%,局地高达40%~70%。尽管此后因大规模生态恢复建设与城镇化和工业发展等,使得这一地区耕地有所减少,但仍是全国范围内垦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