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来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姜文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博文

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已有 4609 次阅读 2007-4-20 20:01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环境新闻报道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姜文来
  环境问题非常复杂,我们可以从其概念中略窥一斑。

  环境的概念非常广泛,涉及到众多方面,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以外的一切物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它是人类获取财富的对象,同时也是容纳人类废弃物的“垃圾场”,其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地质环境等。社会环境是人工创建的环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指的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从环境问题分类来看,可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前者由自然力而引发,例如地震、火山喷发、干旱、洪涝灾害、台风、山体滑坡等所带来的环境异常变化,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所致的环境变化,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环境污染。

  正确认识复杂性和专业性

  另外,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专业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问题的社会经济性。

  并非所有的环境问题都由人引起。

  从人类诞生起,环境问题就存在,只不过那时以自然环境问题为主,即原生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变化,力度、强度也不断增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变革,人类对环境的冲击逐步加大。特别是工业文明以后,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式的工业生产成为主流,以石油、煤炭等非生物资源消耗成为能源消费主导;在生活方式上,物质消费过度,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急剧下降,环境污染普遍,生态日益恶化,不仅影响社会发展,也深刻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因此,环境问题带有浓厚的社会经济性。

  二、环境问题的政治性。

  由于受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禁锢,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认为环境污染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现象,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其实,环保是现代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这既是目标,也是重大政治任务。环境问题在多方面与政治相互影响,如环境问题对国家方针政策、发展战略、规划等的影响。另外,环境问题引发众多法律问题,对法治与政治体制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独特的环境保护法体系。还有,我们已经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环境问题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综观世界各国,无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都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党竞争的一个筹码,争取民众支持。

  三、环境问题的历史性。

  环境问题具有延续性和时空性。空间的差异形成区域环境问题,时间的差异反映出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某地环境问题,与其历史大发展有很大关系,所以,考察环境问题时不能脱离地域历史发展过程。例如,大兵团开发使东北的湿地面积骤然减少,环境遭到破坏,但当时的粮食生产运往中国各地,惠及很多人。再如,我国的环保事业发展至今,一直有历史欠账没有还清,部分地区环保投资甚至还不上历史欠账,所以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旧账未了,新账又添,形成恶性发展,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四、环境问题的世界性。

  目前,环境合作成为世界外交重点之一。近年来,国际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发展迅速,南北双方围绕环境问题的责任和义务分担、环境与发展援助和技术转让以及贸易的环境规则标准等问题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问题对世界环境的影响是多重的,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机会。实事求是地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召开以来,各国在共同制定国际环境宣言、公约、条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环境问题依然需要持续努力来解决。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进展,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国,竟然不签署《京都议定书》,给问题进程蒙上了阴影,受到世界各国环境保护者的谴责。值得提出的是,随着中国国力提高,有关“中国环境威胁论”论调时常泛起,国内媒体应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回击。

  五、环境问题的隐蔽性和滞后性。

  滞后性是环境问题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很多环境问题已经发生,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容易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以土壤污染为例,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它不同于大气、水和废弃物污染等,无法通过感官立刻发现,而是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作农残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

  同时,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环境学体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环境污染严重时期,经过众多学者努力,环境学目前已经成长为包括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群,具有复杂体系,如环境经济学、森林环境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化学、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所以,环境记者应该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写作上的深入浅出能力,这是很高的要求。

  常见误区及对策

  目前,我国环境新闻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意识、质量和深度上不同程度的误区或者问题。

  一、一些批评性稿件自觉不自觉地被赋予“审判属性”。

  “曝光”是环境新闻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目前有种倾向:只有揭发问题、吸引眼球的新闻才是好新闻。所以,批评性稿件量很大。这一方面体现了环境新闻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些稿件被不恰当地赋予了“法官属性”,一些记者变身“法官”对某一环境问题进行“侦查”和“审判”,读者似乎在读“起诉书”或者“审判书”。

  二、一些表扬性稿件“吹捧”过度。

  有些表扬性稿件成为表扬领导、歌颂政绩、传送环境“莺歌燕舞”好消息的平台。 我国的环境状况确实是局部有所好转,对此进行适当报道是必要的,能让人感到欣慰和希望。但不能忘记,我国的环境状况还存在忧患。如果媒体上处处都是环境好转的新闻,这将与民众自身感受形成强烈反差,新闻可信度会受质疑。

  三、过分依赖“纪念日”“特别行动”。

  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国际上设定了众多纪念日,如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3月22日为“世界水日”、4月22日为“地球日”、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 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对于这些节日,政府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纪念活动,很多媒体也因此加大报道量。“自然之友”曾对1995年-1998年的环境新闻刊登数量按月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月份最低,3月、4月开始上扬,至6月份的“全球环境日”达到高峰,之后呈逐月下降趋势,直到10月以后再有一个小小反弹。除此之外,当相关部门组织大型环保活动如“中华环保世纪行”“聚焦森林”“巢湖污染达标”等特别行动时,媒体也会集中刊登环境新闻。

  环境新闻的来源过分依赖“纪念日”或者“特别行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有些记者缺乏主动性,被一系列事件所左右,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和新闻视角。

  四、一些报道有始无终,给受众留谜团。

  对于那些受到广泛关注的重大新闻,受众迫切希望尽早了解其后续发展状况,是否进行了改进,改进的效果如何,类似的事件是否还会重演等,媒体本该做好追踪报道。然而,一些报道却只知“老虎来,不知何处去”,没有了下文,给受众留下谜团。产生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记者已经忙于其他新闻的采写,分身乏术。可以说,重大新闻的后续报道已经成为环境新闻“软肋”,应引起高度重视。

  五、注重报道表象,缺乏深层次分析。

  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很难把握,因此一些记者只注重表面现象报道,缺乏深层次分析,造成舆论引导效果较差。一些记者也试图通过专家解读的方式给予专业说明,但由于目前专家鱼目混珠,所选专家要么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要么其人品受到质疑,要么没有权威性,使得专家解读也成为应景的“附属品”,难以增添新闻作品深度。

  可以说,环境记者要依靠专家,但不能完全依赖专家,要通过学习和独立思考,增强新闻生命力和战斗力。

  针对以上误区和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一是进一步确立环境新闻定位。在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时,既要报喜,又要有忧患意识,力争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环保观念,形成有利于环保工作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挖掘有特色的环境新闻。要善于发现,要有独特视角。三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环境新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记者既要实事求是采写报道,也要顾及环境新闻可能产生的不良社会效果,善于选择发表时机,做好舆论引导。四是环境记者应加强学习。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这要求记者必须是环境问题“专家”和各方面“通才”,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环境新闻作品。(作者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http://www.qianlong.com/2007-04-18 20:12:01来源:中国记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92-1550.html


下一篇:戕害童年的小升初制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