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无人引用的论文可以获“国际大奖”? 精选

已有 31937 次阅读 2015-1-29 09: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无人引用的论文可以获“国际大奖”?

喻海良,2015-01-29

现在科学界有几个有意思的现象:(1)比NatureScienceCell论文数量。(2)比论文影响因子和论文被引用情况。当然,还有一类人,不看引用,也不看影响因子,只认他内心的期刊,即使没有一个人引用也没有问题。

论文引用,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认为,论文被引数量说,论文的质量就高。如果没有人引用,就被认为给社会制造了“垃圾”。然而,似乎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把那些一稿多投的论文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我昨天查看文献,检索到一篇论文,标题一个字都没有变,发表在两个期刊上。对于这两个期刊发表的论文,就质量而言应该是一摸一样的,然而,一个期刊只引用了2次,而另一个期刊引用了28次。按照现在世人的逻辑,这个被引用28次的论文质量应该比那个只被引用2次得论文质量要高很多的。然而,他们确实是同一篇论文。从这一个案例可以看出:论文他引次数与论文本身质量没有本质联系。个人觉得主要差别在于一些期刊,国内定的用户比较多,比如,国内高校基本上都定了Elsevier期刊,而一些小型的出版社则没有几个用户。个人觉得,如果科学网上某人能够开发一个程序,能够找出来1000篇左右一稿多投的论文,然后对他们的被引情况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估计发不了Nature,也能够发在Science上。如果真的要发,一定要记得作者把我带上:)。

言归正传,论文没有引用真的就一点用都没有吗?在钢铁冶金领域,国内最好的期刊是《钢铁》,如果要在上面发一篇论文,也是要有一些不错的结果的。相对而言,《钢铁研究》的要求低了很多,基本上《钢铁》上发不了的论文,都能够在这个期刊上发表。本人在两个期刊都发表过论文。有一篇论文在《钢铁》上,问题是相对冷门一点,但是非常有意思。我们几个合作者当时是左思右想,才把问题理顺清楚。很遗憾,至今没有一个人引用。然而,有一篇论文发表在《钢铁研究》上,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模拟,讨论了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论文写得“简单易懂”,居然破天荒被引用了33次。这个在工程领域还是不错的“数字”。很可惜,期刊档次低了一点点,引用次数最高,我也不能拿他当代表作,是不是?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课题看出,论文被引用多少,真的与论文质量没有太多的关系。就我自己这几年的认识而言,一篇论文获得很多的引用,最好是简单一些。越是高深的东西,看得懂的人越是少,引用的人自然越少。相反,如果你能够做出了,大家都能够跟着也做出了,然后“换”点元素,换点化学试剂,换点参数,其他人也能够写出论文来,自然引用次数就上去了。还记得Sheldrick, George M.写的A short history of SHELX2008年发表在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上,至今已经被SCI论文引用“39563”次了。Tamura, Koichiro等写的MEGA4: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MEGA) software version 4.02007年发表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已经被SCI引用“20319”次。 这两篇论文的故事,科学网上曾经介绍过,这里我就不再列举。当然,有很多高引论文,是因为自身水平很高。

   相反,一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少,就是水平低?我觉得这样的结论很是荒谬。还记得中南大学刘路的那篇论文吗?RT22 does not imply WKL0。我记得当年的评价是非常非常之高的。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邓尼斯·汉斯杰弗德(2010-2012年《符号逻辑杂志》编辑)看到论文后给他写信:“我是过去众多研究该问题而无果者之一,看到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你给出的如此漂亮的证明,请接受我对你令人赞叹的惊奇的成果的祝贺!”同时,邓尼斯·汉斯杰弗德教授高兴地将刘嘉忆的研究介绍给了其他几位同仁和专家,他们一起审读、反复商讨。然而,数年过去了,经过媒体如此宣传,至今也只有29次引用。相对于前面两篇高引论文而言,真是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前几天,卧龙岗大学一个老师给我发来邮件,给我介绍了他知道的一篇论文,《Citation Rates of Award-Winning ASCE Papers》,2012年发表在JOURNAL OF PROFESSIONAL ISSU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 PRACTICE。作者统计了1978-200225年间荣获ASCE(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最佳论文的情况。研究发现,通过SCI数据库引文统计,这些获奖的论文中,25%的论文没有获得一次引用,30%的论文只获得了一次引用。由此可见,论文是否被引用与论文是否能够成为最佳论文没有直接关系,而论文水平可能与最佳论文才有直接关系。具体情况,可以看下图。详细内容,可以看附件论文。

从上面这些事实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真正重要的成果并不见得获得高的引用。在目前中国学术界,一味地强调引用、被引,显然是一种不好的事情。或许过些年,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了。

citation rates of award papers.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863690.html

上一篇:运气不错,一篇论文被编辑选为FreeAccess
下一篇:90%的拒稿率为什么成就不了好期刊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38 张伟 曹俊兴 肖建华 许培扬 侯沉 姜咏江 吕洪波 王晓峰 陈齐风 黄永义 张德元 李宇斌 徐耀 吴立 周健 陈冬生 金义光 赵凤光 陈理 陈小斌 张忆文 王孝强 高友鹤 汪晓军 宋泽阳 陈苏华 蔡庆华 王洪吉 杨正瓴 黄健 韦玉程 薛宇 李毅伟 金杏妹 ybyb3929 biofans ncepuztf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