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秦岭水到渭河谷地系列小水利工程
秦岭上有嘉陵江和汉江。嘉陵江上游是指陕西的宝鸡地区和甘肃的天水地区。这两个地区是人口比较稠密,农业比较发达,工农业用水量较大的地区。天水地区虽然山区占很大面积,但是这里的山区基本都被开垦耕种,需水量很大。而宝鸡地区的人口集中在渭河平原,秦岭中人口较少,渭河平原的海拔普遍在700米以下,而秦岭的海拔一般都在1000多米以上。西秦岭把天水和宝鸡的地貌划分出天然的界限,而且在这不同的海拔有不同的降水量,秦岭北麓的降水量普遍在700毫米以下,而秦岭山地的降雨量普遍在1000毫米以上。这一部分水资源流入水量丰沛的长江流域,所以人口稠密的秦州和关中平原相对缺水。
正因为关中平原缺水,所以从古代到现代陕西人民都非常重视水利工作。古代的郑国渠一直使用到现在。而毛主席时代修建了著名的引渭渠工程,从天水东流的渭河穿过150公里的西秦岭群山在关中平原的出口宝鸡峡(北纬34°23′07″,东经107°02′42″海拔630米)修建了一座控制性水库宝鸡峡水库,然后从这里修建人工河道,沿着渭北平原的边坡一直向东,在杨陵附近到了渭北平原,然后浇灌咸阳和西安的北部农田,长度二百多公里。另外一条人工河叫渭惠渠,引水点在宝鸡眉县的县城北(北纬34°18′05″,东经107°44′35″海拔485米),这条人工渠基本上在渭河川道蜿蜒向东,距离渭河不远,一直到达咸阳市,长度一百多公里。但是由于渭河水量较少,这个渭惠渠的作用不大。还有一条人工河的源头是千阳县的冯家山水库,从冯家山水库引水上凤翔县的平原,一直向东到达岐山县和扶风县,全长一百多公里。另外,陕西省还从眉县的石头河水库(北纬34°10′00″,东经107°39′01″海拔485米)引水到西安,解决西安人的喝水问题。从周至县的马召水库(北纬34°02′44″,东经108°12′02″海拔550米)引水到西安,解决西安人的喝水问题。即便是这样西安咸阳的城市依然缺水,所以又启动了“引汉济渭工程”,计划每年输水15亿立方。
陕西人从古至今为了水利做出了许许多多全国著名的工程,其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依然没有把水利潜能发挥到尽头,尤其是秦岭山地的水资源利用较少。秦岭由于北高南低,所以秦岭上的降雨都汇入了长江水系,但是它却与渭河谷地距离很近,而且有很大高差,能不能利用距离近高差大的特点钻上几个隧道,让水自流到渭河谷地呢?这个设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但是,这样的隧道工程在我看来不能太长,因为秦岭的坡度较大,一般来说高差变化大,但是流域面积变化较小,所以打通较长的隧道不一定有较大的水量。但是在秦岭上有较多的有利地点可以实现,流域面积小,数量较多的引水工程,而且这些工程一旦贯通都可以自流,并且有较大的水头落差,可以发电。我们引水选择自然形成的天然水网的控制点。
第一个引水工程,宝鸡凤县周家庄—清姜河。周家庄(北纬34°13′47″,东经106°53′40″海拔1390米),周家庄汇集了马头滩林业局的全部水量,而它的北面三公里处就是嘉陵江和渭河的分水岭,因此从周家庄向东北方向打隧道,到达铁路和公路交汇处附近(北纬34°15′06″,东经106°56′56″海拔1310米)即可。距离不到五公里,落差达到80米。汇水面积超过二百平方公里,由于这一带的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所以每年可以向渭河输送超过两亿立方水。从周家庄到清姜河下游落差在八百米,可以发电。
第二个引水工程:天水北道区党家寺村南的山口—白杨岭高速路口。党家寺村南的山口(北纬34°11′52″,东经106°24′37″海拔1320米),白杨岭高速路口(北纬34°20′07″,东经106°30′55″海拔1285米),距离25公里,落差35米,汇水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每年输水量超过一亿立方。
第三个引水工程:从天水秦城区的张家庄东—麦绩镇的麦绩村北。张家庄东(北纬34°13′52″,东经105°58′32″海拔1426米),麦绩村北(北纬34°22′43″,东经105°59′43″海拔1370米)。距离二十公里,汇水面积超过二百平方公里,落差56米,每年输水量超过两亿立方。
第四个引水工程,从天水南天水镇的石滩子村—硖门村。石滩子村(北纬34°19′12″,东经105°37′22″海拔1584米),硖门村(北纬34°25′05″,东经105°38′45″海拔1472米)。距离13公里,落差110米,这个工程的汇水面积很小,但是意义重大。这里人口稠密,自然降水不够本地使用。但是本地区是联通嘉陵江和渭河的重要地区。如果从礼县县城修建水坝逐渐抬高水头,那么很有可能改变水道系统,同时解决当地缺水问题。
第五个引水工程,从陕西佛坪县的东河口—周至县的长坪村。东河口(北纬33°41′18″,东经107°57′02″海拔1370米),长坪村(北纬33°46′57″,东经107°58′33″海拔1315米),长度15公里,落差55米,汇水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每年输水量超过一亿立方。
第六个引水工程从陕西太白县的黄柏塬——眉县白杨塬村。黄柏塬(北纬33°48′03″,东经107°30′51″海拔1241米),白杨塬村(北纬34°03′26″,东经107°34′48″海拔1102米)。长度30公里,落差140米,汇水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每年输水量超过四亿立方。
当然,还可以规划较多的小工程。这些工程都具有距离短,汇水面积小,水量大,落差大,需要打通隧道,不占用地面面积,水能够自流,可以发电等等特点。这些工程也许在过去是一种幻想,但是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完全可行。
工程虽然小,但是综合效益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