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扫描是在望远镜波束运动过程中记录数据,原则上波束顶点在一个几何点上停留的时间是无穷小。所以每次记录的数据都来自很多点的贡献(波束顶点在积分时间(dump-time,扫描中每两次记录数据的间隔时间)内通过了一系列点)。在积分时间内波束运动的距离必须小于半个波束,否则信息会丢失。通常要求波束在运动一个波束的距离内至少记录3次数据(3 dumps),为了达到更好的观测效果,可以在一个波束距离内记录6次或更多次数据。根据以往望远镜的观测经验,积分时间应最好为1秒或稍短,若计算能力跟不上,也可以将积分时间设为2秒,但不宜再长。由此就可以计算扫描速度(留作思考题)。
上一篇中没有仔细说的问题是参考源观测。一般在进行一条扫描的前后都需要观测参考源(在源-离源(ON-OFF)观测),为了尽量减小参考源观测时随机噪声对最终数据的影响,要求参考源离源观测的时间至少为扫描观测时间的平方根(例如,扫描是225次1秒积分,那么参考源离源观测时间至少应该为15秒)。
原则上,每一条扫描的时间没有限制,但是也不能太长。原因在于,地球在自转,如果时间太长,扫描开始时和结束时的多普勒改正相差比较大,会造成频率误差。通常300秒扫描,这个误差是0.1km/s。如果行进扫描不进行对地球自转的多普勒改正,那么每条扫描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0秒太多。此外,太长的扫描也会导致基线改正的困难。
所以可以估计一个典型的观测周期所需的时间。一次典型观测周期为定标-参考源离源观测-行进扫描-参考源离源观测-参考源观测。通常要求实际扫描的时间是所需扫描时间的1.02倍(留2%的冗余量)。那么通常300秒的扫描需要扫描306秒,参考源离源观测时间大约为$\sqrt{306}=18$秒。假设参考源在源观测时间为30秒(大概值,这个值和行进扫描时间没太大关系,至少没有参考源离源观测时间那样的关系),定标时间为60秒。那么,总的观测时间为306+18+30+60=414秒。
从上面已经可以看出,行进扫描对每个点的积分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达到更长的积分时间,可以进行多次扫描。但是根据之前的经验,多次扫描叠加的效果在叠加次数大于100后变得不好。而事实上很少有观测进行多于10次扫描并叠加数据。
参考文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674218.html
上一篇:
"梦想"照进现实(一)月基射电望远镜和月球同步轨道下一篇:
寻找“不可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