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8)

已有 4848 次阅读 2013-2-12 15:37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回忆录, 如烟

                                三十、安装测试仪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工作,工作内容与我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我学的是半导体器件专业,即设计制造半导体器件,而工作内容是电子电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即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就好像是要织布厂的工人去当裁缝做衣服。幸亏我在大学时经常不务正业,除了上课做作业之外,晚上、周末和其它假期时间我都在采购元器件,安装收音机、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大学几年仅收音机我就装了几十台,包括我帮同学们调试他们装不响的一些收音机。

我被分配到所里电子仪器研究室,在一位老权威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工作。上班第一天,组长给我交代工作,他给我三箱元件器,其中有晶体管、金属膜电阻、电容器各一箱,每箱有十二盒,每盒有一百支器件。工作内容是把这些晶体管、电阻、电容器分别逐一进行测试,找出一对一对电参数完全相同的器件——他叫“配对”,这些元器件将安装于他设计的一种对称电路中。他带我到测试室,交给我JT晶体管图示仪、精密数字电桥、频率计、繁用表,然后就走了。呵,除了JT晶体管图示仪之外,这都不是在大学我们专业涉及的内容,所以这些仪器的使用,大多数都不在我读大学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同班大多数同学不会关注。幸亏我在物理、电工实验和工厂实习时留心,见到就请教,想多学,总算是玩过,否则就会傻眼了,望仪兴叹!我按妈的教导:“艺多不压身,别听别人的艺多不养家。闲时学,急时用。”我一生坚持一个宗旨:什么东西都要学,多学了没有害处。

我每天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坐在测试室,一个一个元件测试、记录、配对、核测、包装,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地重复劳动。就这样,我一连干了近一个月,才把三箱元器件测试配对完,配了不少对子,因为有一些元器件是配不上对子的,不可能都是参数完全一样,就像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一样难找。我把配好对的元器件交给组长,元器件测试工作算是圆满地完成。组长微笑着向我点了下头,收下三箱测试过的元器件,他再分配给另外几位在安装调试仪器的研究人员使用。

接着,组长让我到所里条件与设备处去领了一批仪器设备、工具、元材料,什么双踪示波器、数字繁用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稳压电源、钳子、剪子、烙铁、元器件等。然后我用环氧树脂板做了两个打满铆钉的焊接电路用调试板。准备工作完成,就要开始安装调试工作。组长交给我一批资料,有晒制的电路蓝图、说明书等。他给我介绍了他设计的新型测试仪的原理、目标、要求,他说仪器必须达到在输入对称时,其两路输出完全对称。他特别反复强调了仪器的输出对称要求。至于仪器用到哪里去没有说,只是说测试变形、振动量。然后又把我前段时间精心测试配对的元器件给了我几组,让我安装调试一台测试仪。他说,他本人和另外两人也各负责一台,已经进行了一年多了,现在还没有调试完,正在进行中。

我先用几天时间学习研究资料,然后开始安装。装起来挺顺的,三天时间就装好了。经过仔细检查无误后,我开始通电检测,还好,线路工作正常,可是输出不对称,达不到要求。我换了多组对称元器件,反复调试,就是达不到要求。我怀疑是元器件质量问题,找组长又要了一批来调式,结果还是不行。实在无计可施了,我就向两位早在研究组工作的研究人员请教,他们说,遇到这个头疼的问题已经一年多了,每天在反复焊接、调试、更换、调试,就是输出不对称。我问:之前调试出来过没有?答:没有。我想:是不是电路设计有问题呢?我反复研究图纸、原理,没有发现问题。电路和元器件及其参数完全对称,应该是没有问题,有几十年经验的研究员设计的,不可能有问题。

可是,元器件是我精心千里挑一选出来配对好的,电路设计也是对称的,按道理说,只要电路板不出问题,安装好元器件后,就应该是对称的。几个研究员、副研究员都是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老手,他们为什么就调不出来呢?后来,我装配的一套系统,结果也和他们一样,工作时对称电路输出不对称。

经过了几个月的反复调试、折腾,结果总是不好。一天晚上,他们都回家了,我来到实验室,看看他们桌上放的电路图是否和我的一样,原来都是用同一张蓝图晒出来的图纸,组长的桌上也是一样的。

接连几天,我冥思苦想: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经过分析,我突然想到,在大学学习晶体管原理时,其放大倍数hfe表示共发射极电路,且是在直流和很低的频率下的参数,若在高频下其参数就不同了。另外,晶体管存在结电容,在高频下会对其放大倍数有影响。再者,在学习高频电路时,讲到有电路的分布电容问题。我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分析,突然大悟:这是因为在静态下对单个元件所测的参数,在整机高频动态工作状态下,总体电路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产生实际上的不对称。我想,按仪器设计目标要求,只要输入对称,经过电路处理后,保持输出对称就可以了。这如同处理事情一样,我们要的是结果,可以不管过程。

晚上,我再到实验室,在调试板上进行改造。先用镀银细线在导线上缠绕成螺线杆,拔出中间的导线后,成了弹簧式的空心螺线杆。做了多个杆之后,我把调试板上的对称晶体管脚焊下,再在调试板上对应的e、b、c三脚位置上分别焊上镀银线螺线杆。在调试板电路通电工作状态下,从输入端分别送入两个频率、波形和幅度等所有参数完全相同的信号,再在输出端用双踪示波器测试两个对称输出点的波形。

这些准备好了以后,我拿过一盒晶体管,在电路板上B边保持晶体管不动,在A边三个空心螺线杆中插上一支,看波形不对称状态,把放大幅度小的一边晶体管拔下,再换上一只放大倍数稍大一些的,这样反复调换晶体管,不到一小时,完全对称输出的电路调出来了!我嗖地一下从座椅上站起来,心跳也加快了。“真的调出来了?!”,我自己也不太相信,又反复检查了电路和各种仪器的接法,以及输入信号,核实结果真实无误后,再行测试几次。结果一样,完全对称,我欣喜万分。等心跳恢复平静后,收拾仪器、工具,关掉电源,高兴地离开实验室,快步回到宿舍。

这会不会是偶尔的成功!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在得到结论前,我还得再做一次验证,我决定重新安装一台调试。我又重新装了一台测试仪,用新的方法调试,一下就成功了,这一次重复装配调试取得成功结果只用了三天。

考虑到各种关系,我想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向组长汇报。距离完成研制仪器的时限不远了,仪器还没有调试出来,组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晚上拖着带病的身体在实验室里调试。这天晚上,我来到实验室,趁其他人都不在,我小声对他说:我的一台调试成功了。组长瞪大眼睛看着我,带着疑惑的神态和口气:“是么?”心想你才来几天,我都没调出来。但是,他还是很希望是现实。“你拿来我看看。”我把焊满了元器件的调试板小心翼翼地拿到组长面前时,他已经调试好输入信号源、双踪示波器和供电电源。他接过仪器迫不及待地接入电路,接通电源,马上在示波器上看到一对像同卵孪生双胞胎一样的完全相同的绿色曲线。顿时,他满脸笑容,心花怒放,差点把被造反派打反动学术权威时留下的仅有几颗门牙笑掉下来。我来所以来,从来未见他这么高兴过。组长连连拍着手掌说:“太好了!太好了!哈哈,太好了!”

第二天上班,组长来得特别早,等大家到齐了,他通知开会。在会上,他把研制仪器的目标任务及重要用途告诉大家,仪器即将参加xx工程测试,进场参加试验,并把后面的准备工作做了安排,让大家分头准备。组长是位工作非常负责,态度十分和善的老人,他处事老道,经验丰富,完备细致,他没有讲我已调好仪器的事,使我担心的事未发生。

组长给同事们都安排了别的事后,他对我说:再给你一批元器件,你最后的工作就是再安装调试两台测试仪。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必须按时完成。呵,鞭打快牛啊?我想。几年安装调试都未完成的工作,你才给我一个月?想归想,我还是有点难掩的得意,又不好意思表露和声张,只是暗自高兴,自得其意。俗话说,满桶水不荡,半桶水起波浪。知识少的小人得意时大概都这样。

也是,再过几个月,就要上现场了,他也急了。其实,我掌握了方法,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调出来应该不成问题,两台仪器我只要一星期就可以调试出来,可是谁知道是否会有无法料到的情况或节外生枝呢?所以得留有余地,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我可以全部重新安装调试。

二十天后,我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向组长交差,两台调好的仪器放到了他的桌上,请他检测验收。第二天,他笑眯眯地对我说:“三台都好了,谢谢你。”随后,组长安排我和另外两位同事带着仪器到洛阳进行测试和标定。这几台仪器即将上场执行测试任务。

                                        (2012年11月5日初稿;2013年1月14日修改)


                                                三十一、高温与扇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正是文化大革命后期,虽然中央提出抓革命,促生产,但是,各地实际上都是以抓革命为主,以阶级斗争为纲,促生产就放在后边了。因此,那时市场上各种物资缺乏,必要的生活用品多数凭计划票供应,如肉票、鱼票、干子票、火柴票、棉絮票、布票、家具票(凭结婚证领一次票,可以购一床一柜),自行车票,而各种计划票少之又少。家用电器没听说,未见过。那时,女孩子结婚的最时髦要求是的确凉寸衣和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加收音机。挑剔的女孩子加上了一件——机械式快门照相机,变成了三转一响一咔嚓,咔嚓即快门响声。三转中没人想到电扇这种稀缺物。

       我们生活在南方城市,也是中国有名的火炉之一,加上我们又住在顶楼西头,那个夏天呐,奇热难耐,简直要把人蒸熟似的。晚上人们无法入睡,小孩子一天到晚热得哭,夜晚也热得吵闹,不得安宁。有一天,实在无法了,我们搬到办公室楼顶平台上去睡,晒了一天的沥青楼顶,象热锅一样,我们只好先洒上水降温,待晚上八点钟左右再上去,铺上凉席,九点钟左右,露天下温度有所下降,可以开始入睡了。到了半夜三点多钟,一直未见小孩有任何动静,我推醒老婆问:儿子还有气吗?怎么每天吵闹,今天没有动静了?,探探他的鼻子,呼吸正常,原来是今夜好眠,多日来烦躁未睡好之故。

       每天上楼顶睡觉也不是最好办法,一是楼顶四周无防护,半夜不清醒时容易发生危险,二是贪凉容易把人搞病。可是家里又热又无电风扇,实在奇热难忍,得想个办法解决。

       我找来两根竹竿,将卧单的两边各绑上一根,一根水平挂在天花板上,另一根自然下垂,在下面一根竹竿两端系上绳子。晚上和中午睡觉前,我先在天花板和墙四周洒上水,让水蒸发散热,睡觉时我拉动带竹竿的卧单这个大扇子,一拉一放,一拉一放,来回摆动的卧单把整个屋子里的空气搅动了。哦,风来了,他们都能睡了,我躺着继续不断地拉动大布页风扇。慢慢地我也困乏了,手拉布风扇就由快到慢,再由慢到停,我入睡了。过一会,又被热醒了,我再拉风扇,周而复始。虽然睡、拉交替,我无法睡个好觉,可是他们可以好好睡觉。

       时间一久,我也总是感到没有睡足,于是又开始想办法。我找到一个开车的老乡,向他讨要了一个从坏车上拆下来的雨刮马达——十二伏直流电机。拿回后,我用铅笔粗的钢筋折弯成了一个电扇支架,将马达安装上去。又从废品公司买来磷铜片和螺帽等,用手工做了一个螺旋桨式的三片扇叶,再装配了一个输出十二伏的整流直流电源。接上后,开关一开,嚯,马达转起来了,有风,只是平衡差,机座不稳,噪声大。我慢慢调整叶片角度、轻重,终于把问题都解决了,再做好防护罩,一台自产电扇成功了。用自制电扇吹出来的风感觉比买的电扇吹风要凉快,因为这是我自己做的电扇。

        我的儿子也能享受了,可以好好睡觉了。我高兴。

        这是我们那栋楼里唯一一台电动风扇。我骄傲!

(2012年11月6日初稿;2013年1月13日修改)


                                       三十二、定时自控煤炉

      一九七九年时,我们已经从研究所调到了高校。争取得到了学习提高机会,我们每天都在教师提高班学习提高,上午下午都在上课,晚上做作业。那时候,做饭还没有煤气和天然气,都是用蜂窝煤,而蜂窝煤在炉子里要上火苗,则要等开炉子以后半个小时左右。因为中午十二点钟才下课,回家做饭,吃饭要花去一个多小时,下午两点钟又要提前出发去教室上课,中午根本没有办法休息一下。所有在大学学习的人都知道,成天上课、看书、做作业,如果中午不休息,下午上课、看书就头昏脑胀,脑子不清醒,效果会很差。如果中午吃食堂吧,又贵,一个月工资几十元钱,还要养小孩,根本不敢多花,能省一元也是很不错的。那时,为了保证每月能够维持日常生活开销,领了工资之后,就进行财务预算,精打细算,把买米、买油盐、买计划肉、计划豆腐干子、买菜、买煤、小孩食品和看病的等日常生活开支全部预留出来,最后拿出五元钱给弟弟读书生活费,留出五元钱作为机动费,以防万一出现计划外开支。这些预算全部用纸条写上用途,再把这些专用纸条别在相应的钞票上,干什么就拿相应字条下的钱。那时最怕的是来客人,接待一次后留下的窟窿要几个月才填平。有时为了省钱补平窟窿,就只有放弃一个月的肉票计划不买。你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敢去吃食堂?

         吃食堂不省钱,不吃食堂又不省时间,怎么办?

         我开始想办法。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做一个定时开门的自控煤炉。首先,把一个有定时功能的机械式闹钟改成定时电开关,然后找了些漆包线、一段直径为一百毫米的铁管,做一个螺管电磁铁,将放入电磁线圈中心可以活动的软铁与煤炉的门联接起来,再做一个整流直流电源,将定时开关、电磁铁、煤炉和电源串联起来,到了上午十一点多,定时开关接通,电磁铁吸动软铁滑动,拉开煤炉门,半个小时后煤炉开始上火,将早上离家时我们已经洗好、放上水的蒸锅中的米开始蒸饭,待我们十二点钟回家时,饭已经蒸熟,我们放上锅,开始炒菜,下午一点钟前,午餐全部结束,就可以开始午休了。我们午休时,左右邻居们还正在做饭、做菜。自动控制煤炉很实用,既给我们省了时间,又省了钱。

                                                                   (2012年4月15日稿)



                                  三十三、字和笔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字写得很不好,像狗刨似的,是我妈妈听班主任评价的。妈听到后不高兴,她对我说:“虽然她不识字,但是听别人说过,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个人的字写不好,就会被别人瞧不起,就没有面子,你一定要把字写好。”听了妈妈的话,我便开始注意练字,从毛笔字到钢笔字都练。因为没有人指点,就买了字帖,依葫芦画瓢,胡乱练,心想多练总有好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收获并不大。经过反复琢磨,我发现,我练字时只是注意笔画的写法,如蚕头凤尾、撇捺如刀等,很少或从来没有注意字的骨架,即结构的安排。后来,我发现有的人的字笔画“很不像样子”,可是,字的整体及版面却很好看。于是,我又开始注意字体结构,笔画的摆法,慢慢地,写出的字比原来好看多了。看来写字也有战略(总体框架)和战术(笔画)问题,必须战略战术一起抓。

练字到一定程度后,又停滞不前了。于是我认为是钢笔不好,从开始上小学到四年级,一直用的那支黑杆钢笔,笔尖已经磨损了,笔尖头上的两个半园珠已经磨没了,写起来刮纸。我向妈申请买支新笔,那时买支笔好像要一元多钱,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那时,一个劳力出一天工才给一个工分,一个工分年终分红才六分到一角钱,一个鸡蛋才卖两分钱,工分要养家、买粮、买柴草、吃、穿、住全靠工分钱,一元钱是很长时间的生活开销后剩余积累。我妈没有同意,她说原来的笔还能用。又过了一段时间,我重提买笔,妈还是没有表态。半年后,我第三次提起,妈说没有钱,至此,我再也不好提买笔的事了,事不过三嘛。有一天正是星期天,早上,妈说,今天你和我到集上去卖鸡蛋,我跟着去了。卖完鸡蛋,妈带我到文具店,说你买钢笔吧!她的话让我喜出望外,我盯着柜台里摆着的各式钢笔反复看,希望找到一支我既喜欢,又便宜的笔。看来看去,喜欢的太贵,不喜欢的也不便宜,我妈看我总在看一种笔,问营业员要多少钱一支,答曰要一元多一支。她清了清口袋里的所有钱,对我说,就买这支。我很高兴,又舍不得买。这就是我不敢奢想的高级笔,英雄牌的,新出产的包壳笔。我高兴地挑了一支绿蓝色的包壳英雄笔,兴高采烈地回家。路上,妈对我说:“买这么好的笔,你的字要写好哦!”她还是要我把门面修好,我当然保证啰!

经过一年多坚持练习,我的字有了较大的长进,写出来的字很像样,再不像狗刨的了。后来,我们家过年,都是我写对联,邻居们抬举我说:“你的字还不错,夸奖我的‘门面’好。”所以,他们也拿来红纸让我给他们写对联。过年时每每从左右邻居的门前走过,看到都贴着我写的对联,很得意,感觉很有面子,头抬得高,胸也挺得高,脚步也轻盈。

我弟弟读初中的时候,我己经离家读大学去了。有次暑假回家,我看到他的字很差,他有时间就去听别人讲故事。我对他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你要把字写好,现在这种字拿不出手,很丢人,以后再不许你去听故事了,把时间用来练字。”弟弟听了我的话,每天放学回家,再不去听别人讲故事,夏天的晚上,他在房间桌前坐下,点上煤油灯,装一桶水,把双脚放到齐膝盖深的水中取凉,做完作业就练字。夏天,蚊子多,天又热,那时农村没有电,没有电扇,可是他仍坚持练字,从夏到秋,从秋到冬。那年腊月,我收到了弟弟的一封信,那字写得可好了,比我的好,我再不敢说他的字不好了,否则,他要反过来说我:你那门面不像样,会让我无地自容。

                                                                                                                                                       (2010年2月1日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288-661358.html

上一篇:刘平秀副教授部分论文
下一篇:【授权发表】往事并不如烟(9)
收藏 IP: 171.83.124.*| 热度|

7 郭向云 戴德昌 董焱章 张晶 傅蕴德 陈冬生 杨民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