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z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czeng

博文

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2)—镁合金晶间腐蚀 精选

已有 18579 次阅读 2013-6-18 00:29 |个人分类:科研进展|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镁合金, 晶间腐蚀

镁合金晶间腐蚀

曾荣昌 山东科技大学

 

      镁合金不存在晶间腐蚀现象, 早期文献这么认为。但是这种看法一直受到人们的置疑。

 由于2000年以前,镁合金研究的局限,有综述文献认为,“MgMg合金实际上不发生晶间腐蚀,腐蚀不会沿着晶界进入晶粒内部,因为晶界相对于晶粒来说几乎总是阴极所以,晶粒相对于晶界是阳极,与晶界相邻的区域将遭受腐蚀但这不是晶间腐蚀(Intergranular corrosion),而是粒状腐蚀(granular corrosion)。因为腐蚀倾向于集中发生于晶界相邻的区域”[1-2]。

   然而,人们已经在镁合金应力腐蚀过程中观察到晶间应力腐蚀的现象,这表明镁合金发生晶间腐蚀并不是不可能。我们研究发现,镁合金是可能存在类晶间腐蚀的形貌,如挤压镁合金AZ80时效后的腐蚀形貌(图1a-c)。正如前面所述的一样,这种腐蚀形貌深度较浅(如图1d)。当然,在其它文献中也有类似报道,都不大像不锈钢和变形铝合金材料中观察到的那种晶间腐蚀形态。



图1 镁合金AZ80时效处理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腐蚀形貌


   这种腐蚀形貌产生的原因还是Mg17Al12(图1白色相)与其周围的基体α-Mg之间形成微电偶腐蚀,基体优先腐蚀。其机理如图2所示[3]。



图2 挤压镁合金AZ80时效组织腐蚀机理


   但典型的晶间腐蚀证据一直还没有找到。直到研究镁合金ZK60汽车保险杠腐蚀时,观察到在挤压方向存在图3所示的沿晶粒间出现珍珠状的点蚀坑(图3f),个别区域甚至出现整颗晶粒脱落的现象(图3g)。从其显微组织(图3b)中发现,细小的第二相(Mg2Zn相)沿晶界弥散分布。导致产生晶间腐蚀产生的原因应归因于高电位细小的Mg2Zn与低电位基体相(α-Mg)形成微电偶腐蚀这是在镁合金中次发现典型晶间腐蚀。镁合金晶间腐蚀模型见图4[4]。

自2001年开始,博主一直找寻镁合金晶间腐蚀,直到2006年在德期间开展汽车保险杠腐蚀研究,对四种材质的样品,经过近一个月的扫描观察,终于遇到它,纵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2009年交由Kainer教授在新加波国际会议上报道,文章历经5年成稿,最后到2011年才正式发表。其中涉及到晶粒度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反常影响,下期再介绍。



图1 镁合金ZK60显微组织及晶间腐蚀形貌

图4 镁合金ZK60晶间腐蚀模型


[1] 曾荣昌、柯伟、徐永波、韩恩厚、朱自勇. 镁合金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前景. 金属学报, 40(7), 2001:673-685.  

[2]Rongchang Zeng, Jin Zhang, WeijiuHuang, W. Dietzel, K.U. Kainer, W. Ke. Review of studies on corrosion ofmagnesium alloys.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16, 2006: S763-S771.

[3]Rongchang ZENG, K.U.Kainer, C. Blawert, W. Dietzel. Corrosion of an extruded magnesium alloy ZK60 component-The role of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509 (2011)4462-4469.

[4] R.C. Zeng, W. Ke, E.H. Han.Corrosion of artificial aged magnesium alloy AZ80 in 3.5wt%  NaCl solution. J. Mater. Sci. &Techno.  23(3), 2007:363-368.


(谢绝转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4283-700400.html

上一篇: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1)—镁合金点蚀
下一篇:镁合金腐蚀研究进展(3)—晶粒度对腐蚀行为的反常影响
收藏 IP: 144.52.41.*| 热度|

3 张晶 何学锋 zhuh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