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锋,王建冬.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与评析[J],情报杂志,2013(3):66-71,92
摘要:对20年来中国大陆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国外和国内科技论文的文献统计发现,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论文外流总量最多的国家。论文外流的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及重点大学,北京、上海等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也是外流最严重的地区。我国科技论文主要流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天体物理学等牵涉我国尖端科技信息的论文外流率超过了80%,受政府基金资助论文的平均外流率达到51.79%。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率已经进入“高度外流”的后半警戒区域,在中外科技论文交流体系中处于严重逆差的境地。
以下为论文中部分内容:
科技论文外流率=国际论文数/(国际论文数+国内重要论文数)*100%
国际论文数来源:web of knowledge;EI,检索时间:2012年10月15日,论文地址字段包含: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国内重要论文数来源:知网理工科子库,论文来源为北大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检索时间为2012年9月5日。
论文发表时间为:1992年-2011年
研究发现:
一、国外论文情况
(1)科技论文外流总量
SCI论文,1998年9598篇,2011年224621,增长了23倍;占SCI收录总数比例,1992年0.48%,2011年4.02%。EI论文,1992年4441篇,2011年259989篇,增长了59倍,占EI论文总数比例,1992年2.32%,2011年31.04。90%SCI论文,46%EI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2)科技论文外流增长率
1992-2011年,SCI收录论文数年均增长5.70%,收录中国论文数年均增长18.52%;EI论文收录全球论文数年均增长8.54%,收录中国论文数年均增长28.14%。国内科技论文外流增长近年来有所放缓,但仍在年均10%以上。
(3)机构论文外流情况
总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232976篇,清华、浙大、北大、上海交大在4-6万篇,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在2-3万篇。从外流率看,中科大79.7%,中科院71.4%,兰州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60%-65%。
(4)地区论文外流
总量方面,北京最多,924673篇;上海436548篇,武汉、天津、南京在10-22万篇,西安、杭州在7-9万篇。外流率:北京61.6%,上海55.7%,武汉、天津分别为48.8%和43.8%,杭州、西安、南京分别为38.6%、33.5%和30.5%。
(5)学科外流
工程学383459,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在21-27万篇。外流率看,天体物理学0.7%,生物物理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冶金工程、地球物理学在80-88%。
(6)基金论文外流
自然科学基金255268,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在1.5-4.4万篇。国内主要政府基金资助论文的平均外流率达到了51.79%。其中,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68.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6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5%,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65.3%,国家973计划61.4,中国博士后基金38.5%,国家863计划26.2。
(7)论文流向
美国136361篇,日本40045篇,英国27018篇,德国26433,加拿大23833篇,澳大利亚22700篇,法国15080篇。
二、国内重要科技论文
(1)国内重要论文从1992-2011年均增长率为5.29%(估算),2011年出现了2.29%负增长。
(2)1992年国内重要科技论文总量为国际论文数的6.62倍;2005年国际论文数首次超过了国内重要科技论文数;2011年国际论文数是国内重要科技论文数的2.1倍。2005年开始,国际论文数增幅明显高于国内重要科技论文数量,两者差距仍在扩大。
三、国外作者科技论文流入中国及中外论文交流逆差情况
逆差:一个国家的科技论文外流大于流入数则处于论文传播的逆差,反之为顺差。
中国科技论文交流逆差数据为:美国118023、日本24136、英国21783、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法国在1-2万篇,其它国家在1万篇以下。
逆差指数: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数与国外流入中国科技论文数量的比值。
20年来逆差均值为38.55,中国科技论文逆差指数变化趋势为:1992-1997是扩大,1998-2004是缩小,2005-2011是扩大。
科技论文流失率=中国科技论文外流率/(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数+国内重要科技论文数)*100%。
20年来,我国重要科技论文流失率均值为40.82%。1992年为12.8%,2011年为67.1%。预计未来还有扩大之势。
国际论文外流强度:15%(低度外流);15%-45%(中度外流);46%-79%(高度外流);80%以上(超量外流)。
我国科技论文外流强度的均值处于高度外流,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冾金工程、地球物理等已经进入了超量外流。
日本科技论文外流曾达到79.8%,但近年来政府采取多项举措扭转了不利局势,已经使科技论文外流问题得到缓解。
*本文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数据分析,但是从这些数据当中可以引发出一些思考。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一方面,国内学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与全世界的同行分享,为国家赢得的声誉。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最先受益者并不是国内的老百姓。这些数据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但它折射出了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有些制度是应该改改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