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洛魁人,英文-Iroquois,又称为Haudenosaunee-豪德诺索尼,“五邦联盟”或“易洛魁五邦”(1722年后增为“六邦”),是历史上幸存下来的﹑一支强大而重要的美国土著人,他们由五个(后来六个)不同的盟邦组成了“易洛魁联盟”-Iroquois Nation。近二百年来,不管是加拿大,还是北美十三殖民地,法国,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无不奉承迎合易洛魁人,视其为对北美殖民地政策制定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各方势力皆会寻求他们的支持,每个定居地都害怕他们。从政治上讲,直到美国独立革命期间,“易洛魁联盟”一直是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分割的﹑庞大的美洲印第安人国家实体。
在欧洲人前来开拓殖民地的时代,最初的“易洛魁联盟”是以今天的纽约州为中心,也被称为“五邦联盟”,由莫霍克,奥奈达,奥内达加,卡尤加和塞内卡五个盟邦组成。“五邦联盟”据信出现在十五世纪或更早时期,由一些不同的部落构成,联盟内每个部落都有各自不同的地盘和功能。易洛魁人的势力向北扩张到加拿大,西向至五大湖区域,沿阿勒格尼(Allegheny)山脉两侧,一直到维吉尼亚和肯塔基。为了减少冲突,他们联合在了一起,组成今天我们所知的“易洛魁联盟”,这在他们语言中是“和平与权力同盟”的意思。联盟的具体管理者是“大政务会”,由五十位世袭酋长组成。
易洛魁部落和大部分易洛魁人都是母系氏族体制,血统和继承权都依此为定。他们家族的母亲,或者盟邦中最重要的女人,有着强大的政治权力,可以帮助决定酋长人选。盟邦经常吸纳在战争中俘获的年轻人,他们吸纳的人,除了美洲土著人,还有欧洲人;被收编的人员会分配到每个盟邦内特定的家族里。学者认为,这种做法,可以使盟邦在疾病和战争造成高死亡率的年代能够继续保持他们的实力。
其它不同时期也有生活在圣劳伦斯河沿岸,五大湖周边和美国西南部的讲易洛魁语的土著人,但他们不属于“豪德诺索尼”人的一部分,一些还与“豪德诺索尼”人竞争和发生战争。在北卡罗来纳的易洛魁一支-塔斯卡洛拉人,在结束一场抵制殖民者扩张的战争后,幸存者在18世纪早期向北转移,加入了纽约的易洛魁部落,他们被“易洛魁联盟”接受成为第六个盟邦。
当欧洲人第一次踏上北美洲时,豪德诺索尼人居住在今天的美国东北部,大部分聚居在当今的纽约上州哈德逊河以西到“指湖区”(Fingers Lakes)一带。1955年的登记数字显示,“六邦”有超过五万人住在加拿大,约三万人住在美国。美国独立革命击败了英国和他们的易洛魁同盟后,大部分易洛魁人移居到了加拿大,他们的后代也生活在了那里。
“易洛魁联盟”又称“易洛魁同盟”,当代学者区分了“联盟”与“同盟”之间不同的含义。根据解释,“易洛魁联盟”,指的是以“大政务会”为具体体现的有象征意义和文化的制度机构,“易洛魁同盟”则是为了抵制欧洲人殖民化而组成的松散型的政治和外交实体。“联盟”至今仍然存在,而“同盟”则在美国独立革命战胜英国及易洛魁人后就已解体了。
历史: “联盟”的形成
在“联盟”统一体形成后,为了获取更多的狩猎场地,易洛魁人开始进犯今天肯塔基的俄亥俄河谷。豪德诺索尼人将俄亥俄河谷的苏族(印第安人的一支)语系人部落,比如夸保(Quapaw)人,敖夫(Ofo)人赶出了这个地区,他们被迫迁移到了密西西比河西岸。17世纪的探险者罗伯特•拉•沙利,证实了俄亥俄河谷的敖夫人在17世纪60年代的“河狸战争”中被易洛魁人击败的事实。
1673年,苏族语系人群体在中西部定居,建立了他们历史性的特区。正如苏族人被易洛魁人取代一样,苏族人在密西西比河西岸也取代了一些他们遭遇的势力较小的部落,例如奥沙格(Osage)人,他们转移到了更远的西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