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870年代以后,纽约的城市地界内有七座中国人农场。其中有五座位于阿斯托利亚(Astoria,今皇后区西北)附近,一座位于弗莱布什(Flatbush,今布鲁克林中西部),另一座位于斯坦威(Steinway,阿斯托利亚东)附近。
每座农场都有5-6英亩大,由中国人从白人那里租来土地,种植中国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主要供应曼哈顿“勿”街(Mott St.)的“中国城”、以及纽约城周边地区中国人商家及个人消费。
在东河对岸的阿斯托利亚,这五座中国人农场是集中在一起的。勿容置疑,那是纽约大都会地区一处极为“东方化”的景地。那里有如清朝北京的郊区,有着中国人耕田务农。在农场里劳动的中国人,有着与中国农民一模一样的打扮。最为突出的,是他们戴的帽子:由竹子批儿编织而成,形状就像被压扁的钟。帽子加上帽沿儿,直径约有两英尺,这样既当㡌子又可当雨伞。其余的民间打扮,还有衬衫,是由粗布制成;裤子也是一样。他们不穿鞋,光着脚在地里干活儿。
这些农民对美国现有的农耕工具不屑一顾。他们用的诸如犁、耙和铁锹等,都是他们祖祖辈辈用了很多世纪的工具。他们最常用的一种工具,是长长的、有着竹柄的镢头。他们用它挖地、碎土,培苗床,为耕种做准备。另一件重要的工具,是长长的、有三个尖齿的叉子,形状像一个镢头。
美国第一位真正的中国农民,叫尚衡(Hen Shang译),他在阿斯托利亚附近开始了一个小蔬菜园。尚衡于1880年初来到美国,他先是开了一家洗衣店,但不赚钱,他便捉摸其它的行业机会。尚衡在中国是一位农民,于是他决定种蔬菜供应这里特有的中国人社区。
尚衡先在阿斯托利亚附近的弗莱布什大道(注:此处或有误:弗莱布什/大道位于布鲁克林,与阿斯托利亚并无接界)租了一块土地,来进行实验。实际上,尚衡对这里的土地及气候条件适合或不适合种哪种蔬菜,完全没有概念。然而,他的第一次尝试还是成功了。于是他逐渐扩大了种植面积,并增加了农作物的品种。
中国城的一些农民很是羡慕尚衡的创业成功,提出与他进行合作。尚衡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他吸纳三个合伙人,组建了“尚衡人”、或者叫尚衡农业公司。公司另外又雇用五、六个人手,来帮助耕作土地。
中国农民的做法与美国农民大不相同。他们在一块地里轮作至少四次,而美国同行只有一次。在单一季节里,农作物一茬接一茬地生长,远远超于美国农民所认可的限度。中国人农场的土地从不闲着,那里一天到晚都在翻地、浇水和播种。蔬菜作物也是如此的新鲜和高品质。
随着“尚衡人”的开发,其它中国人农场也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中国人都和工人们一起下地劳作,然后把农产品贩卖给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中国民众。中国人业主和工人们一起住在农场的大窝棚里。这些窝棚,是中国人收集的各种材料,最后由废木头搭建而成。它们既不美观又不艺术,但足以满足居住的各种需求。
(未完)
参考资源:
Table Talk: New York's Chinese Farm ,Vol.1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