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才看了陈明亮博友的博文“铁道部:别把公众当傻子,高铁上座率不是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1】,才注意到前几天早上恍惚在电视新闻中提到的高铁上座率的算法中原来还有这么多说道。
静下心来一想,觉得用铁路客运列车用“上座率”来说事儿,其实很不妥,算出来超过100%的数字出来就更雷人了,不但不能提振老百姓对高铁-动车已经失去的信心,反而更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如果用一般公众不求甚解的习惯去思考,超过100%的上座率意味着座位已经坐满了(100%)剩下的人莫非像老式的绿皮车那样站在过道里?套用发言人的“句法”来说事儿,就是——不管你“铁道部”敢不敢(在高铁车厢里一路站着),反正我是不敢!
不用这种不靠谱的“上座率”算法,用什么算法?陈博友给出了一种分段计算上座率的算法,有一定的道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上座情况,至少不会出现超过100%的吓人结果,但是,这样的算法也还不够。因为乘火车和去电影院看电影不同,除非直达“贼快”(Z字头的)列车,一般列车中途都有若干停靠站,而这些车站的间距远非均匀的,一般的规则是起点和终点附近稍密集,中途稍远,白天行车停靠频繁,夜间行车(特别是后半夜)停靠较少。这样一来,区段“上座率”平均值其实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列车运营状况。如果两端“倒短”的乘客很多,而长途乘客很少,则平均算下来的“上座率”可能不低,但运营却可能是出于一个亏本状态。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高铁运营状况,我建议用一个“里程利用率”来描述运行状况。即计算出列车全线运行期间所有乘客的里程数之和,再除以定员数与全程总里程的乘积(定员里程),这样只要没有卖站票,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不会超过100%,而且能更准确地反映运营状况。这个数据和客票销售产生的营业额也基本相关,尽管短途票的里程平均票价高于长途票,但考虑到车站方面的成本,应该是基本合理的。
参考:
【1】 陈明亮:铁道部:别把公众当傻子,高铁上座率不是你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6263&do=blog&id=47131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