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威廉·伦·李普斯科姆,这是一个从小就对化学实验着迷的科学家。李普斯科姆将儿时游戏性质的实验提升为科学实验,靠得是一系列的科普教育,而这一切都归功于父母的支持。
李普斯科姆小时候爱玩化学实验,经常把满屋子搞的乌烟瘴气,当母亲走进他房间时,他总要手忙脚乱地掩盖一番。可是,最终还是露馅了。好在李普斯科姆的父亲对儿子的这种“鲁莽”行为一直持宽容态度,所以就有了李普斯科姆从最初萌芽的化学小实验、科技制作、科普讲座、科技博览会到科普读书一系列的科普活动。
11岁时,父亲带李普斯科姆参加了一次当地大学的天文科普讲座。这是专门为市民举办的系列科普讲座之一。第一次听科普讲座,小李普斯科姆就被奥妙无穷的天文学知识打动了。13岁时,芝加哥举办规模盛大的万国博览会,父母又带他前往参观。会上展出了当时世界上许多最新发明创造,这些科技发明新玩意儿总能吸引住李普斯科姆的目光,除了对这些新鲜事物感到欣喜之外,小李普斯科姆也对科学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为此,他说过:“父母带我们去参观博览会,没有比这更棒的事了。”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父母又及时给儿子买了许多科普方面的图书,其中有两本对李普斯科姆影响深远。一本是在他17岁是读到的《人——难以彻底了解的万物之灵》,这本书是由19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法国外科医生和生理学家阿列克斯·卡雷尔撰写的,这是一本介绍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生理作用以及药物原理的普及读物。另一本是一部科幻小说,书名叫《二维王国》。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一个只有两维的平面世界里,书中的“国王”却是一个球体,对于他的那些没有立体视觉的臣民来说,球体和平面的圆形没有什么区别,这就闹出了许多笑话。不过除了精彩的故事外,李普斯科姆更多是从中领悟到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到数学工具的重要性。李普斯科姆就这么沿着科普教育路线走向大科学家的行列。
西方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说明人家有重视家庭科普教育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对科普教育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就是说人们普遍相信科普就是教育。准确地说科普就是前科学教育,就是科学启蒙教育。之所以需要科学启蒙是因为人的科学兴趣爱好并非与生俱来,许多都要借助后天的培养和引导,少年恰恰是寻找和发现科学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也因此家庭科普就派上了大用处,父母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一直以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成为科学家的细胞,关键看父母愿不愿意或者说善不善于发现,发现后是采取积极引导大力扶持的态度,还是迫于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现实压力而加以掩盖甚至扼杀。据我的观察属于前者的很少很少,而属于后者的却大有人在。家庭科普在我们国家缺的就是文化传统的支持。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重文轻理,重官轻工的特征,而以高考为目的的教育现实又没有给科普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一来我们的科普教育就只能停留在政府的文件上。依笔者的观察,科普教育在家庭仍然是最薄弱环节。平时父母们除了关心孩子的作业与成绩外,周末有点时间都用在陪孩子学琴棋书画上去了,我是没有看到一个周末科学兴趣培训班,也没有听说有哪个家庭父母陪孩子一起玩科学实验,或者全家人一起到野外进行自然科学考察。
显然,从历史上看许多科学家都得益于儿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科普教育。那种寄希望从考取大学再开始确立科学家的理想的做法,再怎么说也比从儿时就树立献身科学的远大理想晚了许多,这是否是我们科学不如人的一个因素呢?我们常常听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点,可为什么在科学启蒙和家庭科普教育上就甘愿输在起点呢?这个问题真值得深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