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科学网上看到宝山对教育目的的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宝山这句话说得好,“连目的都不知道,再好的改革措施,也只能象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但宝山又言,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人才,也不是培养“合格”公民,而是为了文明。这句话又偏重于教育的传承文明方面,而轻视了教育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人,以培养人为最直接的目的,是教育同其他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别。
由于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也不断受各种问题的困扰。每一个新问题出现时,人们自然想到问题的解决要靠人自身,靠人自身就想到人的相关素质的提升,想到素质提升就想到教育,于是就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例如社会出现道德问题,就有人强调学校要加强道德教育,自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目前大学生就业成问题,就有人提出加强就业技能的培育和创业教育,甚至就直接得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就业。于是我就写了下面的文章,后来我也觉得有点空谈的味道。
就业是教育最终的目的吗?
——也谈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
潘发勤
由于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一些人觉得上大学得不偿失,后悔上大学。也有人认为教育到了功利化时代,如果穷人“不为功利上大学”,是不是有点残忍?由就业问题,人们自然延伸到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各人的话语背景不同,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也各有侧重。当我们面对青少年的不良品行时,我们自然要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参见
除了根据现实问题思考教育目的外,人们自然也从以往一些教育家的论述中寻求答案,例如最近新华网转载的发表在河南日报上的评论《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中就引用了一些教育家的观点(以下称“郭文”)。郭文的立意是正确的,但为了避免对其中所引用的观点所产生的误解,特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补充和澄清。
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无论是现实问题,还是理论论述,都有相互矛盾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教育家提出某一观点时的具体背景,辩证地看待教育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到一处,可能会使实践者无所适从,甚而至于带来一些误解。而且,我们有必要把教育目的划分为国家的、宏观的和个人的、微观的,宏观的目的具有全局的指导意义,所以对它的表述应尽量全面一些(如“德智体全面发展”之类),微观的、个人的目的可能要实用、功利化一点,例如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农村学生,其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脱离农村、改善生活和提高社会地位”,将来能就业自不待说,但用这些话语去概括国家的教育目的,显然不妥(尽管我们的教育要为满足这样的个人目的服务)。如果我们不从层次上加以区分,笼统地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就业”,就会貌似合理,实则危害教育本身。因为我们要探究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不是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笔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仅是通过个人的和谐发展来实现的,它又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至于就业目标,虽然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迫切解决,但不能成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确定了,并不等于目的实现中的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我们不妨先从郭文中的观点说起:要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学校要考虑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培养学生实用的能力。于是斯宾塞的教育观点在此是有用的。郭文中又提到另一种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的地方,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学校“忽视德育教育及品格塑造的倾向,使得教育严重背离了当初的目的。”看来只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是要把人变成机器零件。这也就是马克思当年反对的机器生产对人的异化。那么,学校教育要为就业作准备而变得实用呢?还是要为人性的完善着力呢?这是教育要考虑的两个重要目的,也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中往往产生冲突的地方。
目的的实现需要通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实现。人格的完善需要人文教育,需要“德育及品格塑造”。在高校不时也会刮过一阵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倡导通识教育的旋风。但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在功利性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遭遇尴尬,学生、学校都会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学习,为将来的生存而选择实用的易于混饭吃的学科。学生会舍弃自己的天性所好,学校会舍弃人文学科而注重经济、实用技术等跟市场接近的学科。而这正好违背了人格的全面发展、人性的完善这一教育目的,正好违背了郭文中所引的教育家的主张。迎合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有时候市场是无情的,当你预计社会将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时,众多院校纷纷上马的此类专业很快使此类人才饱和。有人说是数量太多了,有人说是质量出了问题。在过分追求就业率的要求下,一些高校为所谓的就业率造假,也是被逼无奈。
看来大学要在把人培养得全面一些的同时,又要使学生具备就业能力。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文和实用结合,如何使品德健全而又有实际的就业能力?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在有些人看来,恐怕要把大学或者变成实用专科学校,或者变成空谈务虚的场所。
现实问题会向我们既有的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挑战。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要性,试图防止跟马家爵类似的大学生的出现。但是,在我们让学生去探究某些高深的学问和学会充满人文情怀的同时,大学生突然意识到这些并不能帮助他们谋到一个饭碗。这委实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以将来的严峻事实来看眼前的课堂,恐怕大学生再也难以静心坐在那里去思考、陶冶什么“人类的灵魂”。在做人和做事之间,做人是首要的事情,人首先是人。但是准备好了做人而又无事可做,做人的标准也难以维持下去。有事可做而没有更好的能力或对事业本身更好的理解,不能从普遍的人性去理解所作的事情,就不能乐于所从事的职业。这也是我对教育(职业教育)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所作的理解。
我们经常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专事于某一职业技能学习或自然学科探究的人,其品行发展反而显得和谐,是他的思想认识达到一定高度,还是他无暇去考虑、实践那些非份之想?我们不得而知。相反,只有人文理论的空谈而不能专事于一实际事务者,倒因思想浮躁而显出一些品行不端来。脱离了某一职业(或用更高尚的词“志业”)的单纯的人文教育或品行教育也很难达到其理想的效果。可见,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也有相通的方面,处理得好,可能相得益彰,所谓“职业是文化之根;文化乃职业之果”。人类知识所分化出的各种学科本来都是为人类自身服务的,偏向一隅会给人类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单纯从发展经济(提高GDP)来考虑问题,就会给环境以致命的破坏。推进科学技术而不考虑它们用于何处,就会毁灭人类自身。这一问题存在主义学者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深刻的论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要“确保文理学院在民主社会中承担适当职能的问题,也就是务必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的问题”。
就就业来说,没有专精的技能难以就业,但有时过分狭隘的专业学习又不能保证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所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就业问题除了教育结构不合理外,还有许多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在里面,不能因就业问题就影响到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这一最终目的。
当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中的大部分恐怕要承担职业教育的重任,非此举不足以解决就业问题。于是在做人与做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工程技术)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将会继续成为有关高等教育目的争论中的热点问题。看来我们不得不走中庸之道,问题是这中庸之道如何走?有待各位继续探讨,也期望高校有相对和谐的实践出来。
( 本文原载于《世界教育信息》2006年第11期)其它转载 光明观察 国研高校管理决策参考 上海教育科研信息港
本文相关链接
1. 郭立场.什么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河南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6-08/18/content_4978169.htm
2.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合格公民.工人日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06/24/content_3128187.htm
3. 鼓励穷人“不为功利上大学” 不是很残忍吗?中国青年报,
http://mba.ce.cn/kao/sxypl/200608/18/t20060818_8191850.shtml
其他相关联接
8.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不是为了“快乐”!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