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小资料,感慨,科普] 胡焕庸线:2024-08-03 全国降水量、最高气温实况图

已有 637 次阅读 2024-8-4 22:41 |个人分类:资料与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小资料,感慨,科普] 胡焕庸线:2024-08-03 全国降水量、最高气温实况图

                                

胡焕庸线: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laws

Hu Line, Heihe-Tengchong Line, Aihui-Tengchong Line

                           

                            

一、2024-08-03 全国降水量、最高气温实况图

           

2024-08-03 全国降水量实况图.jpg

图1  2024-08-03 全国降水量实况图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316/691/540.jpg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04147

             

2024-08-03 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jpg

图2  2024-08-03 全国最高气温实况图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316/691/541.jpg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04147

                          

二、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population distribution laws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84150&Type=bkzyb&SubID=266849  

   “胡焕庸线”,是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的关于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一条人口地理分界线。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胡焕庸线反映的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密度悬殊的分布格局基本未变。胡焕庸线不仅是中国人口密度的基本分界线,同时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这条线被国内外人口学者和地理学者普遍认可和引用,不仅在地理学、经济学、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国土规划及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也具有重要影响。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314036  

   形成原因胡焕庸线形成有其自然背景。“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中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而在1230年以前,气候形势并不如此。1230年—1260年的气候突变,基本奠定了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由此时期开始,各种旱涝灾害特别是大洪涝灾害空间频率分布的走向与胡焕庸线日趋吻合,越到近代越明显。所以说,胡焕庸线表现出中国的现代气候特征。

                           

2020年全国降水分布图与胡焕庸线叠合图.jpeg

图3  2020年全国降水分布图与胡焕庸线叠合图

https://pqnoss.kepuchina.cn/kepuyun/2023/12/13/10/1702346099055.jpeg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465697

                                                                         

参考资料:

[1] 2023-10-23,胡焕庸线/population distribution laws/王桂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84150&Type=bkzyb&SubID=266849

[2] 科普中国,2023-12-12,胡焕庸线:神奇的中国对角线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465697

[3] 澎湃,中国气象局,2024-08-04,东北黄淮有较强降雨过程!黄淮以南大部地区需防持续高温天气!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04147  

[4] 中国气象科普网,2020-11-05,神奇的400毫米降水线

http://www.qxkp.net/zxfw/tp/201803/t20180316_2982604.html

   我国陆地地势自西向东可分为三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间一级阶梯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等,海拔在2000米到3000米之间;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一线以东以及云贵高原以东属于第三阶梯,海拔降到500米以下。有趣的是,多年平均400毫米等降水线与这几大阶梯的分界线多有重合,说明它的形成与我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不无关系。

   在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东南方向,从太平洋、印度洋远道而来的湿润季风在穿越广阔的第三阶梯后逐渐失去力量,犹如强弩之末,难以翻越横亘在眼前的大兴安岭—吕梁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线山脉。

   在400毫米等降水线西北方向,从西伯利亚赶来的冷空气则不断南侵,在穿过西北内陆后顺势而下,与一路北进的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相汇,给第三阶梯大部分地区带来足够的降水。

   从降水图上来看,我国多年平均400毫米等降水线起于大兴安岭西坡,穿过松花江流域,沿西辽河上游、燕山山脉斜穿黄河河套,经黄河、长江上游和西北诸河流域,直抵雅鲁藏布江河谷。

   以这条线为界,其东南为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地区,其西北为少受甚至不受季风影响的半干旱地区。

                     

相关链接:

[1] 2024-07-30,[小资料,感慨,科普] 看天气预报,又见“胡焕庸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4473.html

[2] 2021-02-22,[阅读心得] 胡焕庸线“Hu line”的成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73340.html

[3] 2020-06-13,“广义胡焕庸线”的 National Geographic 图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7712.html

[4] 2017-08-26,“广义胡焕庸线”的存在被证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72822.html

[5] 2021-01-18,[讨论] 胡焕庸线,应该可以部分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67783.html

[6] 2021-01-18,[讨论] 胡焕庸线,应该可以部分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67783.html

[7] 2015-08-23,胡焕庸线:进一步的卫星夜光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5279.html

[8] 2015-10-01,胡焕庸线:尚未突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24668.html

[9] 2014-12-29,胡焕庸线:更多的卫星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4817.html

[10] 2014-12-24,胡焕庸线:清晰可见(美国极轨道碳观测者卫星2号OCO-2的荧光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53546.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热门)[小资料,感慨,科普] 胡焕庸线:2024-08-03 全国降 +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5085.html

上一篇:[小资料,讨论] 宇宙的寿命还剩多少年?
下一篇:[请教,讨论] 电磁学的实验再检验(17):“真空中单向光速不变”可以直接测量吗?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21 高宏 王涛 史晓雷 檀成龙 尤明庆 钟炳 宁利中 郑永军 许培扬 葛维亚 刘进平 杜占池 张学文 崔锦华 孙颉 孙南屏 钱大鹏 王从彦 杨学祥 阎影 鲍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7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