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救急] 应该重点支持一批45岁以上的老科学家!

已有 5198 次阅读 2022-11-23 15:03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一万年以后,先进的东西开始也还是要挨骂的。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学习,学习,再学习。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我所追求的东西非常简单,我要以我微弱的力量,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 服务于真理和正义。

追求科学,需要有特殊的勇气。

                                                        

[救急] 应该重点支持一批45岁以上的老科学家

                   

094230mcb7xjbj8ulb7clu.gif新浪悠嘻猴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Age dynamics in scientific creativity”一文,实证统计发现科学家出重要成果年龄变大。例如,1970年代之后,物理学家,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验的,做出重大成果(Great Achievement)的年龄都在40岁以后了。“如今,物理学家做出令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平均年龄48岁。30岁以下的物理学家能取得突破的非常少。

   有兴趣请看原文 https://www.pnas.org/content/108/47/18910。这里不再重复。

                                                                             

一、真创新,已经大概率不属于年轻人

   知识总量的剧增,是年轻人失去创新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1)靠理性的学科年轻人没有科技原创的优势;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积累

   年轻人的原创,大概率是重复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旧知识;或者对旧知识进行外在形式上的翻新。等有能力发现真正的新知识了,往往是10年的成长期之后的“人到中年”了。

                                              

   (2)靠撞大运的学科年轻人和其他人一样,大家都没有科技原创的优势。

                                              

二、两个直观例子(外带另一个)

例子一:

   在西方数学界,至今还是可以靠简单地重写(或用现代术语改写)不为西方熟悉的俄罗斯经典数学著作或观点而获取高度的名利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attain a high reputation in the Western mathematical community by simply rewriting (or modernizing) classical Russian achievements and ideas unknown to the West.  page 436

S. H. Lui, An Interview with Vladimir Arnol'd [J], NOTICES OF THE AMS, 1997, 44(4): 432-438

http://www.ams.org/notices/199704/arnold.pdf

https://www.ams.org/journals/notices/199704/index.html

                  

例子二:

   1970年代前后,为了治疗疟疾,美国华尔特里德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WRAIR)撞运了 21.4 万次(筛选了 21.4 万种化合物),没有效果。

   我国屠呦呦老师受到了中国古籍启发,试验 191 次就发现了青蒿素。是美国人效率的 1120 多倍。

新华网,2017-01-09,一棵小草的初心——记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药学家屠呦呦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09/c_1120273043.htm

                                                      

例子三:

   IEEE Fellow 夏香根老师博客里面有一些亲身感受:

   [1] 夏香根,2022-11-07,学术界二十年遗忘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362651.html

   我发现,对过去的遗忘基本都是大约二十年的时间差。似乎二十年前的存在就已经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视了,又到了重新被再发现或者叫新发现,又到了另一个大重复的阶段。似乎量子与人工智能也都是这样。难道这也是代沟的表现么?其实在学术界,二十年已经有三代,真是记不过三代啊!

          

   [2] 夏香根,2021-03-22,再论论文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278147.html

   在八九十年代,TSP上发表了不少信号处理特有的比较好的论文,如变换,滤波器设计,反卷积,由部分信息恢复信号,自适应滤波等等。当时TSP发表的论文可读性都不错,大多经得起推敲。

   可是后来TSP里面的非常非常多的论文都经不起推敲了,除了堆上数堆理不清的、不想读的、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公式外,别无其它。正由于这样,且论文数量又多,现在已成了恶性循环,仔细读论文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写不清楚的论文容易被接受,而写清楚的论文反而容易被拒稿。

   现在TSP里的论文错误率已经非常的高。有的论文的作者,跟着做的别人的论文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堆公式,写论文。别人的算法根本没理解,就改进别人的算法了,且还能在TSP上发表。尽管现在TSP比原来的TASSP多了至少十二倍的页数,但是有真正原创性的论文数量却远远不如八十年代的TASSP的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一个跟踪此刊三十七年的老熟人的看法。

                                                   

三、有选择支持一批45岁以上的老科学家吧!

   怎么选?去问刘益东、李侠等老师们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不要总是瞎评,不要瞎决定。

   岂可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反对瞎说!抄袭自一位真正大专家。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

                    

自古以来,没有先进的东西一开始就受欢迎,它总是要挨骂。

一万年以后,先进的东西开始也还是要挨骂的。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参考资料:

[1] 刘益东. 从同行承认到规范推荐—开放评价引发的开放科学革命与人才制度革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 29-41.

LIU Yidong. From Peer Recognition to Standard Recommendation:Open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d talent system revolution triggered by the open review[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20, 0(3): 29-41.

http://wkxb.bnu.edu.cn/CN/Y2020/V0/I3/29

[2] 刘益东. 打造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关于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建议与思考[J]. 国家治理, 2022, (2月上): 29-34. 

http://lib.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766794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LGJ202203006.htm

[3] 李侠,2022-11-09,我国科技人才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63009.html

[4] 李侠,2022-02-24,激励机制与评价问题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26756.html

[5] 李侠. 激励机制与评价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N].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4日16版:新科技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2-02/24/nw.D110000gmrb_20220224_2-16.htm

https://epaper.gmw.cn/gmrb/images/2022-02/24/16/2022022416_big.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326756.html

[6] Benjamin F. Jones, Bruce A. Weinberg. Age dynamics in scientific creativity [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2011, 108(47): 18910-18914. (NOV 22 2011)

DOI:  10.1073/pnas.1102895108

https://www.pnas.org/content/108/47/18910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1102895108

相关链接:

[1] 2022-07-15,[阅读笔记] 关于原创成果的特点与评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7360.html

[2] 2022-02-24,[推荐好文] 《李侠:激励机制与评价问题决定基础研究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6852.html

[3] 2022-01-23,[恸哭] 科技原创:早已不属于年轻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22295.html

[4] 2020-07-19,[随感] 未来的人类教育模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2651.html

[5] 2020-02-09,[随想] 核心课程的教材配套系列资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7737.html

[6] 2019-10-25,[随想] “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进一步改变为课程定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3433.html

[7] 2018-11-11,随想:“四唯”与科技教育的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5700.html

[8] 2018-09-13,[草稿] 教育: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怎样实现正确的教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4603.html

[9] 2020-03-06,破除论文“SCI至上”:尊重客观规律是核心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2115.html

[10] 2022-10-20,[想不明白] 我们人类现在还不知道怎样有效教育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6021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热门)[救急] 应该重点支持一批45岁以上的老科学家! +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64985.html

上一篇:[插播,往日] 国际单位制 SI 新增 4 个“词头”(vs 中国人 10 年前的建议)
下一篇:Let my 2012 new prefixes be used, please! 请使用我2012年建议的新词头!
收藏 IP: 111.33.236.*| 热度|

33 尤明庆 谢力 许培扬 范振英 孙颉 朱晓刚 张健旭 彭振华 郑强 杨学祥 檀成龙 王从彦 胡泽春 周忠浩 曾杰 蒋敏强 谌群芳 郑永军 史晓雷 窦华书 高宏 宁利中 梁洪泽 王涛 张学文 张晓良 崔锦华 晏成和 农绍庄 汪强 李毅伟 刘炜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