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2021年暑假还没有开始,为什么2022年暑假已经结束?

已有 2781 次阅读 2022-8-11 15:16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21年暑假还没有开始,为什么2022年暑假已经结束?

                                 

一、2021年暑假还没有开始,为什么2022年暑假已经结束?

天津大学2022-2023学年校历(第 1 学期)_副本.gif

图1  [天津大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校历]

http://earth.tju.edu.cn/info/1761/8122.htm

http://ee.tju.edu.cn/toModule.do?prefix=/News&page=/newsDetail.do?infoid=23338

                                                

二、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武侠故事的结尾总是邪不胜正,所以故事中的那些邪派往往都不得善终,但这并不意味着书中的那些正派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毕竟有时候伸张正义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金庸笔下就有十位高手死得很冤,他们都是正道侠士,但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惨。”

萧峰   35eabc362a5f4eda873571e4f3d01cb2_副本.png

图2  萧峰这个角色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希望,似乎唯有一死才能让他解脱。  https://xw.qq.com/amphtml/20220805A08JAH00

                           

   我们人类自然“个个都是正派的高手”,但也可能“死得太冤,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惨。”

   目前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定义的全球变化有:大气成分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温度升高、降水格局改变、气候灾害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改变、荒漠化等。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认为极有可能的是观测到的1951~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一半以上是由温室气体浓度的人为增加和其他人为强迫共同导致。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上面似乎没有明确提到“人类能源利用中的不必要泄露或浪费”直接加热大气的可能原因。

                                                            

三、耐心仔细地排查“全球变化”、“气候变化”的各种原因吧!

   1970年代,为了找到抗击疟疾的新药,美国华尔特里德研究院(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WRAIR)筛选了 21.4 万种化合物,依然没有得到新结构类型的抗疟药。

   我国到1971年9月,屠呦呦和她4个人的团队,筛选出了200多个中药样本,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都不高,研究陷入困境。北京中药研究所发现,青蒿对鼠疟原虫抑制率非常高。根据《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思路清晰起来:用乙醚代替水提取青蒿素,而温度最为重要。直到1971年10月4日,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在一双双急切的目光中诞生了“奇迹”——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100%。

   今天呢?

   “全球变化”、“气候变化”这些事关全人类未来的重大事情,就不该耐心、仔细的寻找各种成因吗?

   缓解或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基本方法有两类:一是减少进入地球大气的能量;二是增加地球的散热能力。减少进入地球大气的能量,首先是找到有哪些能量进入了地球大气。显然,太阳能是第一位的。其它地球大气加热能源都有哪些?

   一种可能的额外热源,就是人类的能源消耗。不仅是化石能源引起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人类利用能源中的非预期能源泄漏或转换,也可能直接加热大气。例如,做饭时锅边泄露的煤气燃烧,没有用来加热食物,而是直接加热了大气。

   人类使用能源这个东西,千百万人,天天看它,用它,但是熟视无睹。我们要科学地研究它。从能耗对大气直接加热中进行巨大的研究工作,从普遍的存在中找出完全科学的理论来。

                                                               

要点

(1)根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进入大气的能量 = 大气运动与存储的能量 + 大气散发的能量

并且

大气运动与存储的能量 ←→ 极端天气、气温(变化)

至少是近似成立的。

“人类能源利用中的不必要泄露或浪费”直接加热大气,是有可能的。

                                                 

(2)除了减排之外,在地球外太空进行太阳能遮挡,可能是给地球降温的首选途径。这种类似“日食”的阴影,大体上类似于地球的“阴天”。可能是给地球降温“副作用”最小的方法。

                   

   地球太阳之间的拉格朗日点L1,地球的太阳同步轨道等,都是可能的太阳能遮挡的太空位置。

            

   即使将来几乎全部采用了聚变核电、外太空太阳能,“非目标能源”的泄露(浪费)仍然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

                          

   俺可是真的木有阻碍人类科技进步!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参考资料:

[1] 耳东文史,2022-08-06,金庸笔下有10大高手死得太冤,个个都是正派,结局却一个比一个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E1D6S260552GBFE.html

https://xw.qq.com/amphtml/20220805A08JAH00

[2] 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郑景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ED/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1049&Type=bkzyb&SubID=79368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从而使全球尺度上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和地表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3]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郑景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ED/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049&Type=bkzyb&SubID=79367

   温室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少但对地表长波辐射吸收强烈,并且向外重新放出红外辐射,因此它们能够促进全球变暖,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包括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臭氧(O3)、氟氯烃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

[4] 全球变化受控实验研究/global change manipulative experiment/牛书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ED/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53553&Type=bkzyb&SubID=113418

   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定义的全球变化包括大气成分变化、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人口增长是全球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成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甚至土地荒漠化。

[5] 新华网,2017-01-09,一棵小草的初心——记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药学家屠呦呦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1/09/c_1120273043.htm

[6] 参考消息,2021-12-28,含铅汽油毒害人类百年?美学者揭通用汽车和美孚石油“黑历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343494540644696&wfr=spider&for=pc

   帕特森和尼德尔曼都遭到了来自与含铅汽油业存在利益关联的党派的攻击,后者指责他们的研究是欺世盗名。

Herbert Leroy Needleman 1927–2017.gif

Herbert Leroy Needleman, 1927-12-13 ~ 2017-07-18

[7] 环球科学,2022-04-01,他无意间发现了空气中的致命“毒物”,拯救了几代人的健康,却险被美国石油公司封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059521463199207&wfr=spider&for=pc

   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一间尘土飞扬的旧实验室里,克莱尔·卡梅伦·帕特森(Clair Cameron Patterson)试图从矿物中测量铅的含量,他想从这些针尖大小的样品开始,测出地球的年龄。但他没想到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带来了首个精确的地球年龄,还挽救了几代人的安全和健康。

Clair Cameron Patterson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_副本.jpg

Clair Cameron Patterson, 1922-06-02 ~ 1995-12-05

[8] SCIENCE ENVIRONMENT, 2021-06-02, Clair Patterson, the Hero Who Got the Lead Out of Gasoline

https://www.bbvaopenmind.com/en/science/environment/clair-patterson-got-lead-out-of-gasoline/

[9] M. Tatsumoto, C. C. Patterson. Concentrations of common lead in some atlantic and mediterranean waters and in snow [J]. nature, 1963, 199(4891): 350-352.               Mitsunobu Tatsumoto  ,   Clair Cameron Patterson

doi: 10.1038/199350a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199350a0

相关链接:

[1] 2022-08-10,[第125.5个问题,大问题] 人类能源利用中降低“全球变暖”的方法有哪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689.html

[2] 2022-08-01,[小科普] 试探,仍然是目前的科技基本方法之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9605.html

[3] 2021-05-15,《科学》杂志的两个 125个科学问题(2005,202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86678.html

[4] 2022-08-09,[大讨论] 人类消耗的能源最终都变成了什么?会不会加热大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584.html

[5] 2022-08-08,[大讨论] 给地球降温的各类奇思妙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444.html

[6] 2022-08-07,[讨论] 今年(2022)夏天很热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325.html

[7] 2022-07-11,[大讨论,小科普] 人类自我毁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6833.html

[8] 2022-08-06,[创新到底?] “碳降低”、“碳自然”的英译(法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206.html

[9] 2022-08-05,[原创新术语?小科普] “碳降低”、“碳自然”:“碳达峰”、“碳中和”之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079.html

[10] 2021-12-23,[讨论] 日照极值与地球大气气温关系:可能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辅助评估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17865.html

[11] 2021-05-18,[征集] 碳中和(carbon neutral)里风能的具体利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87138.html

[12] 2021-05-17,[征集] 碳中和(carbon neutral)里太阳能的具体利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86999.html

[13] 2022-07-26,[汇报] 近十多年的时间、精力状态(欠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884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0817.html

上一篇:[第125.5个问题,大问题] 人类能源利用中降低“全球变暖”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小结】 近两个多月(2022-05-23 以来)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10 李宏翰 王涛 高宏 杨学祥 郑永军 吕秀齐 尤明庆 谢力 郑强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