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同质化”论文暴增:“同行评议”阻碍“0到1”原创的新实证结果(PNAS)

已有 4503 次阅读 2021-10-12 14: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鉴别不清,也会妨碍新生事物的成长。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客观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

                                               

“同质化”论文暴增:同行评议”阻碍

“0到1”原创的新实证结果(PNAS)

               

  由于“同行评议”是“旧知识评价新知识”,因此具有阻碍“从0到1”原创的天然特性。总的倾向是:

同行评议:阻碍“0到1”,不阻碍“1到2”,帮助“2到3”。

              

   2021-10-12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发表了论文《Slowed canonical progress in large fields of science》,对241门细分学科的9000万篇论文的18亿次引用的定量分析发现:大量论文的发表不但没有加快研究范式的更替,反而巩固了经典研究。[1]

   研究表明:每年生产大量“无用”的科学成果耗费了昂贵的人力成本的资金,生产率也正在急剧下降。而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可能因为沉浸在泛滥的论文中而错过更丰富的新范式?[1]

           

   “同质化”论文暴增,直接原因还是“同行评议”。假如在这些“同质化”通不过同行评议,自然不会刊出。而期刊编辑部几乎只能以“同行评议”的意见决定稿件的录用。

   所以,改变科技评价的具体方法,是消除“同质化”论文暴增的核心方法之一。

                  

xxxxxxxxxxxxxxxx_副本_副本.jpg

上面是抄袭来的专家论点。感谢该专家!

                      

参考文献:

[1] iPlants,2021-10-11,【PNAS】“同质化”论文暴增,从根本上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https://mp.weixin.qq.com/s/oEFxMf4l8jNTpWkWYycB_w

[2] Johan S. G. Chu, James A. Evans. Slowed canonical progress in large fields of science [J]. PNAS, 2021, 118(41): e2021636118. October 12, 2021.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1/e2021636118

[3] 2019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William G. Kaelin Jr., 2017-05-23, Publish houses of brick, not mansions of straw

https://www.nature.com/news/publish-houses-of-brick-not-mansions-of-straw-1.22029

   The danger is that papers are increasingly like grand mansions of straw, rather than sturdy houses of brick.

   危险在于,论文越来越像稻草豪宅,而不是坚固的砖房。

[4] 夏香根,2021-03-23,再论论文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95313-1278147.html

   写不清楚的论文容易被接受,而写清楚的论文反而容易被拒稿

   现在TSP里的论文错误率已经非常的高。有的论文的作者,跟着做的别人的论文还没有弄明白,就开始堆公式,写论文。别人的算法根本没理解,就改进别人的算法了,且还能在TSP上发表。尽管现在TSP比原来的TASSP多了至少十二倍的页数,但是有真正原创性的论文数量却远远不如八十年代的TASSP的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一个跟踪此刊三十七年的老熟人的看法。

   自从要求交版面费后,学术论文已经完全变味了,发表论文再也代表不了科学研究。

相关链接:

[1] 2021-09-01,[负能量] “同行评议”妨碍创新的实证研究结果汇集(20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2382.html

[2] 2019-09-25,近年关于“同行评议”的大数据实证研究论文(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9462.html

[3] 2021-07-24,Zenas 公理:2021年《Dynamics of Disrup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里的图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96808.html

[4] 2020-07-23,[待考证] Zenas 公理:阿加西教授(Joseph Agassi)于1980年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3254.html

[5] 2021-08-29,[讨论] 牛顿:让做不出原始创新者去评议他人的原始创新,结果是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1927.html

[6] 2020-08-21,[汇集] “同行评议”扼杀原创的权威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7293.html

[7] 2019-12-02,[随笔]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8] 2019-10-09,[负能量] 同行评议缺点和消极作用的报道(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1265.html

[9] 2020-07-16,破除论文“SCI至上”:科技评价:数量作用不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42258.html

   一、至少已有 6 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支持

   二、h-index 发明者说它被用错了

   三、《莱顿宣言 The Leiden Manifest》、《旧金山宣言 DORA》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理查德·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Roberts)是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他声称决策者更愿意将钱分配给他们知道会取得成果的研究,因为他们“主要是希望再次当选”,而不是资助那些“对国家好的”研究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热门)“同质化”论文暴增:“同行评议”阻碍“0到1”原.jpg

                      

后记:

(1)外行评议,结果也可能很好!

    历史上牛顿、高斯都是被“外行”评议后获得“经济”资助的。

(2)同行评审的主要作用:

    通常会使真正的“从0到1”原创胎死腹中,将真正“从0到1”原创扼杀在摇篮里。

(3)实际上,对于“0到1”的原创,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同行评议”更合理。

   能通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思路或结果,往往已经不是“0 到 1”了,而是“0.5 到 1.5”甚至已经是“1 到 2”了。

   反过来,大型工程项目的立项,则应该经过最严格的同行评议。

合理使用“同行评议”的可能的建议下:

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jpg

科技资助评价:到底要不要“同行评议”?(要点)(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211.html

                  

   2000多年前,褚少孙在修订的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里说:

   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人心人心!!人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7679.html

上一篇:[请教] 磁力线本身带有记号(ID)吗?电场里的电场线呢?
下一篇:[备课?答疑?笔记?] 电路分析整体方法的做题基本要点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26 檀成龙 焦飞 张忆文 周少祥 宁利中 范振英 李宏翰 杨立坚 胡文兵 尤明庆 郑永军 刘秀梅 秦四清 晏成和 冯兆东 谢力 曾杰 刘德力 宋威 王安良 杨学祥 彭振华 张鹰 谭平连 吉培荣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