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
在老一辈大地构造学家的倡议下,针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地球动力学问题,特别是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议的情况下,2019年1月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了“2019年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参会人数原定限制在20人之内进行充分讨论,因报名踊跃,实际参会人数25人。会议得到了”地学前缘”期刊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参会的著名专家包括莫宣学院士、滕吉文院士、杨巍然教授、万天丰教授、葛肖虹教授、刘少峰教授等,叶大年院士、张国伟院士、任纪舜院士虽然未能参会,但也对这次会议的召开给予了极大支持。会议举办的非常成功,特别是讨论部分时间长,讨论十分充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次会议上,我做了题为“从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探讨地壳运动动力机制”的报告。这是我2019年第一个学术报告。内容大致如下:
报告从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区别开始,认为大陆漂移相当于破冰船自带螺旋桨,而海底扩张相当于破冰船没有动力,大陆漂移靠新生冰推动。之后回顾了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以及提出的两个驱动力:地球自转西向力和极地漂移力。它们都是系统力,无法合理解释大陆板块向各个方向漂移的事实。紧接着对海底扩张假说和板块构造的三大支柱(条带状海底磁异常、深海钻探及转换断层)通过实例进行了逐一论证。认为它们都存在反证,不足以支撑海底扩张假说。事实上美国科学家也意识到海底扩张存在的动力机制问题,从而在21世纪初提出了超越板块构造与地体构造,试图从大陆流变学出发解释全球大地构造,但仍不清楚驱动大陆板块漂移的动力机制到底是什么。之后提出了一个新大陆漂移模型,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可以用传统的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来解释。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推动两侧地块向两边移动,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推动地块移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相对大陆板块,洋壳就是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然后通过印度板块后面的三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论证了印度板块北漂的动力机制以及左旋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证据论证了海南岛的成因、日本成因以及冰岛和新西兰的成因。最后探讨了岛弧成因与深源地震成因机制。认为大陆板块走弧形路径是因为陆块厚度横向不一,导致后面推力差异。而深源地震不可能像传统认识那样,板块俯冲可以让洋壳产生高达80度的弯曲并俯冲,在力学上对脆性上地壳是不可能的。相对大陆板块洋壳只能是近水平俯冲。深源地震产生的机制是部分大陆板块在急转弯过程中,因旋扭力造成下地壳分离并拆沉,发生熔融分异,其中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浮。缓慢下沉的弥散状的重物质产生了深源地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