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同时服务于人类的精神和现实世界,有机地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并随之带来世俗的阶层观。
20世纪的艺术发展,最有趣的当属中西方的发展路径。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的思想与艺术表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艺术繁荣,是题材多样化的表现。另一方面,其实也可以认为这是艺术表达混乱,缺乏统一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中国的艺术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影响,但是我们惊奇地发现,就像水中的涟漪一样,当西方的艺术影响变得平静,中国的艺术思想依旧那么坚挺。西方一些所谓的现代派艺术并没有在中国全面流行。
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副画面来表达对比关系—美食与艺术。美食不同于日常的食材,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很难称早餐的一碗豆腐脑配油条是美食。那只不过是一顿普通的早餐,吃完就要赶路上班。对于高端美食,我们心中大概也有一定的标准,山珍海味,满汉全席,食材难得,做法奇特,口味绝佳,造型饱满等等。
在艺术上,人们心中大致也有一种朴素的认知。在传统观念中,这种艺术会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不同。在中国,绝对不会有人把一刀劈成两半的椅子当成艺术让人膜拜,这种艺术家大概率会称之为妄人。中国的古代建筑,雕梁画柱,但是,在士大夫眼中这也不算艺术,这只是正常的衣食住行。
所以,在传统艺术观中,艺术是脱胎于日常,且高于日常的一种心情与思想表达形式。高端美食也是一种区别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食品。尽管有时候也难以区分,但是在统计意义上,很少有人会弄糊涂。
以上的简单类比只是表达高雅艺术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区别。20世纪西方艺术概念的拓展与革新,艺术随着市场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拓宽,反应的是其社会思想的整体变化。
西方社会的思想体系脉络很清晰。在文艺复兴以前的中世纪,思想被宗教信仰牢牢把控,人心缺乏自由。因此,追求人性自由以及相应的表达形式,贯穿了文艺复兴与之后的西方社会实践。哲学在古希腊体系上进一步发展,并把科学也带入了平行发展的轨道。当进入20世纪之后,现代社会的通病显现。科学的发展让宗教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资本主义市场的自由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意识。西方的思想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水,呼啦啦看似一篇欢快奔流的景象。
失去了宗教思想的补给,人们的思想即刻出现了两个新现象。第一个就是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流行。其本质就是西方传统社会构建的宗教宇宙观和人生观崩塌,如果不为上帝服务,那只能转向人的内心和日常社会。整体上人生变得没有意义,但是作为人还要面对现实,有所追求,让自己的意义更丰满些。但是这种丰满属于个人的领悟,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可以对标的基础。于是乎在艺术领域千姿百态的形式就出现了。以油画为例,艺术家们抛弃了古典的精致主义,画面变得抽象,以情感表达为主。按照传统思维和艺术评价,一副没有完成的作品(意象派的《日出》)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形式。只要抛弃古典的透视和阴影立体表达,怎么画都是创新。最后,连一个黑色圆圈和方块都能被称之为艺术挂在墙上,并被西方艺术家津津乐道。杜尚的实体“小便池”也能登大雅之堂,成为艺术。一些剪纸拼接也成为伟大的作品来源。
以现代派为标准,这种把日常隐私拿来展示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混淆了日常生活和艺术的目标。一方面扩大了艺术的范围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无疑降低了艺术的审美标准,或者转换了艺术的审美初衷,变成了单纯的情感表达。但是,这种表达,还不如站在黄土高坡上大喊几声来得痛快。
现代派艺术的初衷就是要抛弃对自然画面的直接拷贝,把真实感留给照片。但是,我们会发现现代派的所谓的情感表达,其实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情感拷贝。其原理就是利用色彩、表情和构图来进行表达。
在色彩上,我们一般会把暗色调和犹豫衔接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现代派的作品都是那种暗色调的原因,整体在表达生活的无助,情感的痛苦。在表情上这更好理解,面目狰狞(《呐喊》)和夸张的痛苦表情肯定是表达对某总痛苦的控诉和反应。目光呆滞可以被认为是对社会的麻木。在构体上,混乱度和有序度的调节,一样可以表达作者的心情,这个在立体派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其实和一个人在你面前嚎啕大哭没啥两样。是内心情感的最直接暴露,是情感隐私的暴露。这时候,人最脆弱,作品也很脆弱。人只有在崩溃时才让人看到自己最脆弱的一面。但是,从心理学层面上看,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最适合和心理医生沟通,而不是和普通大众进行交流,后者我们称之为“祥林嫂”。当然,即便是祥林嫂,也会有很多不认识她的人,在第一次听她诉说时也能产生共鸣。市场的运作,使得这种直接情感表达的艺术有了传播的机会。生活压力增加,除了看阳光明媚的作品可以唤醒世界以外,看忧郁的和非常规作品反而更能引起情感的调动。
西方现代社会的第二种思想转变就是现代主义,是在存在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更加去中心化,增加自由化的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强化了存在主义的法理。自由和平等变成了个人追求个性和挑战社会整体性的工具。爵士乐、摇滚乐、以及朋克音乐,反映这种思潮的演化模式。其原理依旧是那种情感拷贝,只不过把颜色表达变成了音乐表达。在彰显个性方面,咆哮和刺耳以及短促的节奏,更能激起人的热情。
上述的一些艺术变种和思潮在20世纪初也逐渐进入中国,也能昙花一现,但是始终没有占据主流。我们更大程度上,把这些西方现代艺术当作一种可欣赏的维度,看看可以,听听可以,但是,要想用这些来影响中国的文化底蕴,完全达不到标准。
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底层逻辑。
文化就是文明的依托。文明的发展,除了文化、艺术、还需要政治、军事和财富的保障。但是,文化和艺术是文明的大脑,其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文明的未来。
中华文明是一个早熟的文明!
这里所说的成熟度指中华文明几乎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探讨,并对二者做出了平衡,从此稳定地持续了几千年,到今天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依旧坚挺。
王蒙在《坚硬的稀粥》中表达了这种潜在意识的影响,很能说明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时的心态。为了表示家庭现代化,早餐变成了西餐。一家人吃了一段时间,发现成本不但上升,胃口也下降。最后,还是那一碗稀粥最适合早餐的胃。“坚硬的”稀粥其实表达的事无法改变的文化底层思维。
中国没有“上帝”这样的一家独大的宗教领袖。我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始终保持着作为人的“独立性”和“自豪感”。人类可以供奉神仙,但是这些神仙也必须为人类服务,要么送子,要么考取功名等等。与其说是实用主义,不如说体现了文化中作为人的独立性。各自成为体系,有交集,但是不能互为干扰。上天的神再牛,也需要来凡间投胎渡劫。这种模式加强了神仙与凡人的交流。凡人也可以通过修行成为神仙。这种互化的关系,在中华文明的底层逻辑中,就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虽然做神仙确实不错,但是,也有大把的神仙下凡愿意当凡人。
中华文明的文化为社会服务。其底层逻辑体现在《礼记·大学》中那句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要从修身开始,逐层上升,最终通达为天下百姓而活。中国的历代文人和士大夫都靠这样的信仰去践行一生。这种信仰非常科学,一方面强调个人的修行,包括自己的能力和涵养,另一方面,也为每个人的人生指明了人生意义。既要发展自己,也要照顾家庭,还要心为天下。这种普世的哲学观,内容丰满,与文明的构架稳定性和文明发展的逻辑完全匹配。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中最顶层的设计。这不只是在内心修行中的座右铭,也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中。旅游中,我们看到山顶上古人建造的镇山宝塔,就会觉得非常和谐。山间的一座凉亭看着会觉得恰到好处。不张扬,不做作。人的建筑与自然合为一体。
在绘画方面,中国国画也体现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自己内心的表达。与西方内心那种把情感直接暴露的方式不同,中国画的个人表达体现的是自然的和谐,是长远追求的意境。自己的画面就是自己的人生思想导师,要向那种飘逸的境界而去。在诗词上,哪怕是在落魄的半路,诗人依旧是那种面向未来的浪漫主义,而不是现在心情沉痛的短暂宣泄。
这就是格局!
一时的表达痛苦容易,解决问题很难。一时的情绪宣泄容易,并没有让自己提升。
在这种文化思维下,西方的现代派艺术很难融入中国的艺术中。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是驴唇不对马嘴。
中国的文人作画,讲究的事内在的气韵,几千年来体现的是内心的升华,自由和潇洒。在这点上,中国画表现的淋漓尽致。当西方绘画经过千年发展,都近现代才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时,中国画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千年。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段低落期,也有画家想融合中西方艺术。我只举一例。比如,1932年高奇峰的《花桥烟雨》就试图把西方画法的透视和阴影与中国画法结合起来。从整个作品来看,在中国画法逍遥恣意的大树后面,是写真写实的拱桥,线条比值,立体感和拼接感十足,就像郎拉配一样。这种简单的渗透对艺术发展无益。这种尝试当然也无法流行,也不会被充分认可。
中国的底层思想与时代发展一致,哪怕是经历和上个世纪初的考验也没有崩塌。所以,虚无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派无法从中国的文化中产生。西方的这些新思潮其实是其社会底层思想崩塌后的派生结果,是一种混乱的表达方式。
西方这种思维混乱会逐渐回归。可以预测的事,西方在没有新统一思想的情况下,回归基督教的大本营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这就会出现看似悖论的情形。一方面西方的科学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西方在21世纪,我预测会逐渐回归传统。
艺术是个人表达?在某种程度上看确实如此。但是,个人艺术最终会和民族文化汇合,为民族思想积累文化基金。那些无法沉淀的艺术,那种敲锣打鼓式的个人表达,终归会曲终人散,被社会整体文化潮流所抛弃。
艺术的变与不变,流行或是长久,体现的是当事人和艺术家的视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