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的历史渊源与异同 精选

已有 4020 次阅读 2024-3-20 17: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不是一个新概念,创新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才是。

万物无时不刻在改变,只是时间周期不一样,有的短,有的长,到进化层面,需要的可能是百万年到亿年的级别。我们的老祖先直立人用了百万年的时间尺度来更新石器。旧石器和用火技术的技术无疑是颠覆性的。新石器的出现则可视为一种改良。陶器技术和铜器的出现也是颠覆性的革新。等到了工业革命时代,各种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早期的创新是自然的,有着时代的召唤。当社会财富和能量流聚集到一处时,必然会催生新的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比如,我们熟悉的歌剧之所以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产生,是因为当时佛罗伦萨是信息和经济中心。工业革命初始于英国,是因为它地下刚好埋藏着足够多,分布浅,质量高的煤炭。这种创新更像是春天的嫩芽,时机一成熟,自然催生,东方不亮西方亮,一定会有某个人站在历史的浪潮前,引领创新。

当然,创新的最终载体是人。财富与能量流带给某一时代某些人足够的思想自由和闲暇时光。通过这种方式,总有一些人开始思考除了生计以外的有趣事情,发明一些新奇的装置,改变了对世界的观测方式和研究模式,创新观点层出,比如日心说替地心说。这些早期创新常常有“业余爱好”的特征也就不足为奇。这些早期创新者博学、社会阅历以及组织能力往往也都大放光彩。就好比牛顿竟然还是造币厂的厂长,管理得也很不错。

科研创新和教育第一次真正挂钩,我个人认为是1809年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其历史背景就是要通过大学高等教育来重新振奋国家精神,为国家培养新人才。因此,该大学首次把科研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摆脱了早期传统大学更注重知识传承的单调,提出知识创造的新模式。这种新型大学本身就是创新,为后续德国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并逐渐在全世界展开,成为现代新型大学的重要思想根基。

大学注重科研,同时意味着大学也注重创新,因为创新是科研的自然属性。创新对于科研工作者是其工作的本分,也是最精华的部分所在。所以,研究生培养这个环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规律和模式。培养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让他们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科研成果,博士生能够毕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研究生培养中,必然要采取一对一模式,对症下药。每位学生的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绝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生培养采取的一定是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模式。以自己的能力为主,兼具合作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也会涉及科学家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慢工出细活,逐渐打磨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推进和深入,各国的教育强国理念逐渐加强,社会需要的人才数量急剧增加,大学里的学生总量也快速上涨。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底层逻辑是受控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如何培养更多的人才是一个核心问题。于是慢慢演化出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块化的大学教育模式。各个学科分门别类,定制好菜单,流水生产。当然菜肴品种也会随着时代变迁,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缓慢。

如果经济一直增长,人才需求旺盛,学生毕业就有工作,这种流水线模式一定是非常值得推崇的方式。但是如果情况改变,比如毕业人数增加超出需求,或者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变得低迷。又或者国家在经济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国家,或者新兴国家经济与实力增长追赶迅猛,感觉到了发展的压力。这些情况都会把压力反馈于教育体系,大学和社会一起来解决社会问题,是最佳方案。那么对于教育体系来说,培养具有面向市场的创新人才,这个思路非常创新。一方面可以为市场提供新质员工和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业,环节工作岗位压力。同时,这些新型的小产业可以为整个市场带来无限的活力。这些小型公司或者企业,是后续颠覆性公司和行业的基础。

最早提出和经济发展相关的“创新”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1912年,它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书中一个重要的创新理论观点可以类比于“千里马和伯乐”的逻辑。创新技术和创新工具只有在企业家发现并付诸实施,且产生市场影响后,创新才真正发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对创新事物具有高度敏感度的企业家,是创新的主导者。当然,伯乐重要,培养普遍的千里马也很重要,否则,再牛的伯乐如果缺乏千里马,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培养的千里马越多,被伯乐识别出的机会也就越大。

在科学家语境之外的创新,潜台词大抵都是熊彼特带来的创新创业。创新从此和创业作为孪生兄弟一起成长。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创业中获得先基,实现利润增值。如果没有具体的创新思想和技术支撑,创业也就没有了根基。

在这种创新语境中,创新的内涵得到充分发展,除了我们熟悉的创新技术和工具以外,生产要素的重组或者生产制度的革新也是创新内容的拓展。

创新创业的系统化过程经历了文件的发展历程。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高等院校和社会的支持,需要一定的时间。1947年,哈佛大学率先开设了一门创新创业的课程《创新企业管理》。但是关注度不够,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即使如此,哈佛能够在这么早的时候提出这门课程,体现出一个优秀大学的本质。直到20年后,斯坦佛大学走出了视野。1967年,它开创了现代MBA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无疑要归功于斯坦佛大学于硅谷的协作关系,并成为湾区经济发展的经典模式。

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拓宽了大学的发展视野,进一步衔接了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对大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毕业国家包分配的模式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乐土。专业人才是早期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特别适合于传统大学的专业分类模式,一群人,甚至全国同类专业的学生,所学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缺乏即懂技术又懂商业管理的创新创业人才。清华大学在1997年首次在MBA教育中设立创新创业方向。随后,在全国慢慢扩展开来。2002年,中国有九所大学被教育部设立为创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创新创业始终没有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虽然它涉及的培养内容、方式和思路与其他专业并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一种窘境。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被一种朦胧的面纱遮盖,很多人并不熟悉,也并不推崇。尤其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中,科学家和创新创业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鸿沟。很多学校并没有为创新创业老师开辟独立的成长路径和评价体系,造成难以发展成体系的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各种有色眼镜中,艰难前行。这种有色眼镜还包含对创新创业的功利化指责。对商业成功的渴望,确实让人联想起培养具有什么样人生观和事业观大学生的问题。

在实际培养中,大学确实要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不是培养一心想商业成功的功利化主义者,这其实很难拿捏。这也为创新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方面,一所哪怕是全新的创新创业大学,也会标榜自己作为大学的贵族本质。另一方面,又要在知识体系和创新思路之间取得平衡。在一所大学内部讲创新时,往往混淆了科学家心中的创新和创新创业之间的创新。这二者又类似的地方,但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甚至有些互斥。

科学家头脑中的创新(突破性科学科技创新)与 创新创业教育提及的创新(就业导向)具有不同的底层和目标逻辑。前者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和严格的阶梯式训练。后者则需要面向市场,追踪最时髦的专业,知识面广一点,实践能力强一些,有利于就业和创业。

我们需要的是分类评价,不同的赛道,不能相互去抵抗和讽刺,各自发展,各自安好。社会上各种人才都需要。学生出来就能工作,这对于社会来说挺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26118.html

上一篇:创新者的动力与阻碍
下一篇:从西西弗说开去
收藏 IP: 116.6.234.*| 热度|

7 郑永军 武夷山 许培扬 冯兆东 段德龙 崔锦华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