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导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题组团结有爱、斗志昂扬,学生能够按时毕业,并取得好的学术成果;毕业后,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在给岗位继续前行,从事科研工作的可以拿到自然科学基金,随后被业内认可。
桃李满天下的感觉让年轻们导师向往。
和资深导师相比,年轻老师缺阅历。阅历使人能够预测一件相似事情的原委和大致发展趋势。资深导师都经历了完整的学生培养周期,而年轻学者在没有经历过问题前,往前思考的任何一步都属于外延,效果可能就发散。
老师的教学方式严肃一点,或是活泼一点,到底哪个好?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定论。“散养”会激发学生的思想自由。之前老一代学者在培养学生时,经常采用这种“散养模式”。导师给学生定向一个重要方向,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然后需要学生自己去全面发展。名师出高徒,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与这种散养模式相关。通过言传身教,制定方向,以导师的见识引导学生成长。
通过这种粗放的培养模式,学生会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并成为领域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在这个过程中,大方向和足够的资源是依托。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和新一代学生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改变,这种粗放培养模式还成立吗?
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年轻导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烦恼就来源于此。有不少的学生成熟得晚,缺乏独立自主的选择能力。如果按照较真的模式,师生关系很容易进入对立和紧张的状态。
我的教学与培养理念是“一个都不能少”。学生从小读到博士,花了将近二十年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不希望最后临门一脚在我这儿跌倒。如果真的遇到执行力差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他们时间,甚至要亲力亲为引导他们的行为。这类似于思想上生病了,该吃药就吃药,该帮忙就帮忙。通过我的实践,发现这类学生毕业后,慢慢就成熟起来。如果当初因为严格要求学生没毕业,等于在学术这条路上的中断。
作为导师,第一点思维重点就是不要用淘汰法去对待学生。很多人认为,导师培养10个学生,7个成才,3个失败,这样的导师水平不错。三个不成功的学生可以被归结于他们自己不争气。实际上这样的思想还有提升的余地。
学生到我的门下,属于缘分。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有两种提升方式:创新型与系统型。在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这两种模式都常见。当第一个创新模式无法达成时,建议导师及时让学生转向第二种类型。这种及时调整的能力,是适应各种学生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华佗很厉害,被很多人称为天下第一,药到病除。华佗自己认为他二哥厉害,在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前就治好了。而他大哥更厉害,病人在没发病前就给调理好了。
导师的职责是什么?导师要当成华佗大哥的类型。当到了华佗的情况,危险系数就增高,有可能就治不成功。
我怎么培养自己的学生呢?
我的培养思路—雕刻。一块石头最后被雕刻成成品,每位匠人的雕刻方式都不一样,并且要持之以恒,精雕细琢。如果工期是三年,前两年什么也不干,最后赶工,肯定不好。
一个学科组里需要稳定的工作与科研环境,这要有学科组文化的支撑。导师和学生的性格往往不同,但是不影响大家协调工作。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占主导。师生关系出问题,导师占主要责任。
如何进行协调式引导?
第一,需要建立好的团队文化。,我的实验室叫CM2(Centre for Marine Magnetism)。有了这个标志性的名字,学生就觉得CM2是个家。CM2创办的学科组杂志叫CM2 magazine,要求每个学生每一个星期翻译一个摘要。对学生来讲工作量不大,但是学科组坚持下来,学生会极大拓宽思维和知识面。这个小杂志也会向同行推送,和学科组外进行深度交流。这样,学科组本身就不是孤立的。
第二,持续调整。有年轻导师跟学生两周讨论一次,但是效果不佳。学生常常在这两周中效率低下,无所适从。我处理的方式不完全相同。每天,我会在学生卡座区巡游一遍,每位学生3~5分钟不等。及时交流并给出一些建议。或者就是简单的思想交流。每天剩下的时间全由他们自己分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从来不会长时间卡在一个问题上,陷入自己的思维怪圈。
在生物界,有一种蚂蚁死循环怪圈。蚂蚁群进入这种状态后就无法脱身。这个圈循环的半径有时很大,对于蚂蚁来说,它认为自己一直向前,但是并不知道自己在绕圈。对某些学生来说亦是如此。一直用工,一直觉得自己在努力工作,其实他已经陷进去了怪圈,随着时间推移,最后发现自己又回到原地,这对学生的打击很大。
导师就像指南针,随时给学生微调方向,这样的效率极高。所以,我不会用这种一两周才和学生讨论一次的模式,也不用写周报的模式去督促学生,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我采用雕刻式的化整为零方式,师生每天一起成长,每天看似变化不大,但是几年培养下来,师生关系融洽,思维互通,效果极佳。
年轻导师在招学生时的烦恼在于招不到好学生。学生招不好,就培养不了。我的认知是,招学生也靠缘分。通过这种微调的方式,基本没有调不成功的学生。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我不挑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点。
招到学生后,学生的研究方向怎么选?
我们每个人都带多很多学生,不能把学生当工具,而是要真正融入科研体系中。在我的学科组,每来一位新学生,我会思考他加入最新的科研项目。方向既新且没有脱离学科组的研究体系。我随后会以目前的科研体系为基础,继续深挖拓展,大量阅读新文献,写科普总结或者教科书,形成良性的科研体系构建模式。比如,我用童话科普方式介绍了碳循环—《碳宝历险记》。这其实是本专业书。我又写了一本《轻松读懂海洋》,总结过去十几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积累与梳理。
导师的威望是怎么形成的?
导师的威望来源于在和学生互动过程中能提供正确引导,及时出成果,最后成才。一定要保证学生出成果。学生需要前途,需要成果支撑。很多师生矛盾就在于科学高水平坚持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老师既是强势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很多年轻导师和学生较真,生了气却无法化解。学生回头说:“老师,我错了。”就这么几个字,导师就得原谅他,毕竟学生并不完全成熟,而导师的职责就是要进行指引。所有的学生进入师门,带着很多期望而来。导师不要轻易否定他。当学生思维真的有偏差时,就像感冒一样,不能按健康人的模式去处理,否则会碰壁。
所以,培养学生过程中,导师的心理学知识很重要。对于我的学生,我发现很多时候解决的是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比如他恋爱失败)时,就会影响期工作状态。但是,我们又不能等他们完全恢复在启动科研,于是可以尝试性地安排一些综述性的工作,作为将来博士论文的第一章。
导师还需要的一点是要自信和总结。
总结能力非常的重要。语言是工具,唯熟尔。最近我写了一本《轻松读懂大学》—理工教授的视角。关于怎么去培养学生,我会在平日不停地总结,最后集结成书。当能够花精力去写一本系统的书的时候,导师的综合能力会提升。还可以发动学生一起来总结,师生互动,谈心、做事、指导,全部动起来,我相信学科组的效率就会高。
我最后谈论的话题是导师要有自己“优雅”的工作模式。导师焦虑会传递到学生那里。导师当然会有烦恼,不同年龄段的人会有属于自己的烦恼。很多年轻老师和我交流时,认为我就不该有烦恼。
我们可以选择很多方式让自己的心灵平静,比如业余爱好,画画,交友。除了每日工作,一定要有闲暇时间去思考,这暗示自己没进入思维陷阱。当觉得一路高歌,一路往前的时候,切记前方的陷阱。
抬起头,看看这个世界,对世界感兴趣。这种热情的生活态度,学生能感觉到。对生活感兴趣,是年轻老师需要提升的一种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标准。当自己心气不宁时,要想办法去化解,和学生一起成长。遇到问题不可怕,我们解决之。
(此文来自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师茶话会暑期特别活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