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轻松读懂海洋(17)气候事件—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EECO)与随后的始新世气候变冷 精选

已有 7359 次阅读 2022-2-13 11:1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始新世(Eocene,56-34Ma)跨越了22Ma。在始新世早期、早中期、中后期和后期,全球平均温度为29°26°23°19°。而工业化革命之前,温室效应还没开始时,全球平均温度才14.4°。可见,整个始新世都为将来的温室世界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型。

始新世整体处于温室世界,北极无冰盖,南极洲从40Ma起,可能存在着初始的小规模冰盖,但是地球气候整体靠CO2和全球温度变化作为主要调控手段,气候现象相当丰富。比如,在50-52Ma,全球温度达到最高值,叫做早始新世气候适宜期(EECO),随后是持续的变冷过程。EECO及前后时间段,在大的热背景下,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二级超热事件(Hyperthermals),把具有非常偏负δ13C的碳加入海洋大气中,并具有显著的天文轨道10万年和更长的40万年(400 kyr)周期(Eccentricity),说明整个地球气候系统对天文轨道参数调谐非常敏感,扰动了海洋和陆地碳库,包括深层海水的碳库。当然,之前讨论的PETM算是这种事件中的佼佼者。400kyr周期上,深水温度变化领先于δ13C的变化22kyr。在100kyr周期信号上,则领先~5kyr。这说明温度变化驱动碳库的随后变化。

除了100kyr的周期变化,偶尔还存在着不那么显著的40kyr周期的信息。我们一般认为40kyr周期的信息来自高纬度。高纬度碳库最可能来自冻土层。当然,对于这么老的样品,可能也存在样品分辨率不够,从而造成两个20kyr周期的信号合并成为40kyr。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完全解决。找到高精度的剖面进行研究是解决这个难题的突破口。现今的碳循环碳库总量大概为40000 Gt C,每年C的进出量为0.4 Gt C/yr,大洋内部的碳循环时间大约为1000年。简单估算一下,全球的碳库翻新一遍最短需要40000 Gt C / (0.4 Gt C/yr) = 100 kyr。这和10万年Eccentricity调谐周期刚好配对。

这些超热事件有时还有成对出现的现象(paired events),就像孪生素数一样。从整体上来看,如果我们把这些超热事件变化的δ18Oδ13C做相关图,就会发现所有事件几乎在分布在同样一条相关曲线上,说明其内在机制基本一样,且全球温度和CO2同步变化。

经过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那些成对出现的极热事件的后续孪生兄弟稍微有些许不同。这说明在成对事件中偏年轻的一次事件时,有不同的碳库和机制参与进来,比如,碳酸钙溶解,陆地上的碳库加盟等等,这还需更多详细的高精度数据来加以证明。

这些极热事件(负的δ13C漂移)对应着全球温度增加,这个现象一直可以追溯到中新世。唯一的区别就是,始新世的整体背景是温室地球,而EOT之后变成冰球。可见,这些由Eccentricity来调控的碳库变化与冰盖变化关系不大。这些事件发生在Eccentricity的极大值时期,这就为确定其背后的变化机制提供了线索。

关于400kyr信号,在温室地球和冰地球模式下都存在,也就是和南北极冰盖变化无关。另外,在δ13C曲线中,这个长周期信号最为特征,进一步说明,400kyr信号可以有效调节碳库变化。到了冰球时代,高纬冻土土成为新的碳库来源,同时高纬冰量变化对大洋环流产生作用,海洋,尤其是深海和大气交换作用加强,对δ13C曲线和δ18O曲线同时进行调谐,于是,我们发现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上,这二者的特征逐渐趋于一致。

既然400kyr是对碳库进行调节,那就涉及到有机碳和无机碳两部分。在海洋中,有两种重要的生物,CaCO3为壳体的有孔虫和颗石藻,以及以硅为壳体的硅藻。这二者生活在不同环境下,二者之间的变化,以及海洋中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比例分布,涉及生物生产力以及碳埋藏和溶解过程,会在400kyr周期被充分调谐,这是因为碳在海洋中的驻留时间足够长。这一过程或者类似的过程,可以被模型进行模拟。当然,在实际数据中,我们发现这个信号在不同的记录中并不完全是标准的400kyr,而是在400-500kyr之间变动,这需要深入研究。

如果用CCD的变化来审视整个始新世,会发现大体上以45Ma为界限,之前CCD都较浅(3km),之后逐渐加深,到了EOT,已经加深到大约4km,这有利于CaCO3的埋藏。当然,45Ma之后,CCD的波动性也加大,每当遇到暖事件时,CCD就会变浅。

CCD的变化与CO2输入时间尺度有密切关系。同样是加入大量的CO2,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CCD的影响并不一样。在百万年尺度上,通过风化和生产力提高,大量的有机质被埋藏,这个过程会加深CCD。所以,在始新世,CCD在大趋势上加深,更加有利于碳的埋藏,对全球变冷有额外的贡献。这是一个正向反馈。

在千年尺度上,上述反馈还没发生之前,大洋会变酸,于是CCD会变浅,也就是浅部的碳酸钙也会被溶解。

在始新世温室地球时期,两极没有冰。海洋深水主要在南半球高纬度形成。所以,海洋深水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密(SST)切相关。这就提供了一种非常便捷的方式来研究海洋深水温度变化。

但是,如果想研究始新世长尺度的变冷趋势,光靠南半球高纬度的SST还不够,我们必须利用全球思维来思考两个可能的机制:1)大气中的CO2减少,温室效应减弱;2)海洋通路改变,造成大洋环流模式改变,热量不容易向高纬度聚集,从而高纬度降温。

科学家发现在始新世期间,热带SST与南半球高纬SST的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包括长趋势变化和一些气候事件。这说明三个问题。首先,热带地区的SST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随着全球温度而统一变化。在温室气体效应下,热带SST会显著上升。第二,全球气候是由温室气体进行的全球统一驱动,而非靠大洋环流改变造程。第三,在没有冰盖的系统下,极低地区的温度放大效应,应该由大气系统反馈造程。当然不排除南极初始小规模冰盖对气候响应也及其敏感。

现在的问题是,大气中的CO2靠什么机制下降?

在同一时期,δ13C的变化是稳中上升。这说明整体上有机质是向海底输送埋藏为主。通过之前的讨论,具体的过程包括生物泵和物质风化两大类。

对于风化过程,需要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地形凸起、降雨量增加、表面温度升高、以及一些易被风化的岩石,尤其是那些基性岩,比如橄榄岩或者蛇纹石化橄榄岩。在新生代以来,北半球中低维度地区是构造碰撞和岩浆喷发的剧烈活动区。新特提斯洋关闭,岛弧和大陆碰撞,海底基性岩被抬起风化,足够引起全球大气CO2含量降低。

因为始新世时期,海洋深层水主要的南大洋来源,所以其行为较为一致,比如始新世底层水都记录了明显的降温趋势。但是,对于表层水的温度变化,却显示出了不同大洋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比如,在大西洋中低维地区,SST的变化就和南大洋不一致。这表明,北半球表层水对南半球的降温敏感度偏小,或者在一些暖流存在的区域,带来的热量会补偿全球降温行为,所以才显得不同区域未必按照同样的规律降温。

在渐新世这么长时间内,如果说南半球构造运动(比如塔兹曼海道和德雷克海峡的开启等)对全球变冷一点作用也没有,好像也说不过去。毕竟长尺度的构造运动会影响大洋的洋流模式。比如,在PETM之前的南北大西洋贯通,就有助于形成MOC,为高位输送热量提供新的路径,从而为全球升温,做好铺垫。但是,想要确定这一时期具体的洋流模式还非常缺乏数据支持。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系统的研究,在EECO结束前后,系统研究南极洲的大陆气候、侵蚀历史、南大洋深水形成与全球开始变冷的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7014-1325089.html

上一篇:新版父与子总结版
下一篇:轻松读懂海洋(18)气候事件—奇怪的中始新世气候适宜期(MECO)
收藏 IP: 116.7.234.*| 热度|

5 吕建华 温斌 黄永义 杨学祥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