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是补记在苏州召开的cold spring harbor 脂代谢会议。
Cold Spring Harbor Asia 会议是在中国苏州召开的各专业领域的相对较高水平的会议。本年6月1-5日,“Lipid metabolism and human metabolic disorders”会议在苏州独墅湖世尊酒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侠们在刘平生和Robert Yang的号召下,云集苏州,独墅湖畔华山论剑,煮酒论英雄!
这是我在国内参加过的会议中目前最专业的高水平会议,国内外脂代谢领域的牛人来了不少,说明刘平生和Robert Yang魅力无穷,这样的会议当然不能错过!一定要来苏州聆听大牛们的新作,取经学习。
根据国际会议惯例,第一天晚上是会议的开幕式,也是大大牛们的重要报告。6月1日开模式晚上是两个重要的报告,第一个是来自UCLA的Karen Reue介绍了她实验室多年在Lipin基因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几个lipin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在脂代谢中的作用机理;第二个目前在武汉大学的宋保亮介绍了他实验室关于胆固醇跨膜运输和最近发现的胆固醇在lysosome和peroxisome细胞器间的运输机制。保亮实验室在胆固醇运输研究上世界领先,工作做的非常扎实,一个实验结果都是多方面数据支持,他的实验室这几年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medicine,以及今年在Cell上发表了多篇重量级的文章,在国内青年学者中也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神雕侠侣中的“杨大侠”!
第二天(6月2日)开始各个session的会议报告,我就简单的介绍下报告人和报告内容。Australia,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Robert Parton实验室一直研究Caveolae和caveolin蛋白;USA,UTSouthwestern的Jay Horton介绍了他实验室最近关于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最新进展,发现一个新蛋白MIG12结合ACC影响其活性,同时,也介绍了另外一个受SREBP-1c调控的蛋白Spot14。这些蛋白参与脂肪合成,和肥胖、脂肪肝相关。上海Lily公司的Guirui Yang介绍了Na+-coupled citrate transporter (NaCT)在肥胖和糖尿病中的作用机理,NaCT和糖、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代谢都有关,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标。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的Richard Lehner介绍了triacylglycerol hydrolase (TGH)在脂肪肝和肝炎中的作用,敲除该基因可以降低脂肪肝和肝炎。Australia 的Mashani Mohamad介绍了P407的研究进展,高剂量的P407(1 g/kg)会导致肝脏defenestration。我们树鼩实验中用P407特异抑制LPL,她的报告让我们得考虑P407的副作用,是否是真的?深圳大学医学部管又飞教授介绍了通过脂滴蛋白质组学发现17bHSD蛋白与脂肪肝的关系,他和刘平生合作,该文去年发表在PNAS上。对科研人员来讲,选择合适的动物、品系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不同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代谢性疾病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鼠,小鼠有很多品系,不同小鼠品系对外界环境、食物种类的反应是有差别的,有时差别很大。来自澳大利亚的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的Magdalen Montgomery比较了5种不同小鼠品系对高脂食物的反应,发现BALB/c小鼠不出现胰岛素抵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肝脏不积累脂肪,肝脏中very long-chain Cer和SM种类不一样(C>22多于 C16:0, C18:0).和ceramide synthase和Elov11有关。这个结果提示,我可以查这些小鼠的基因组和这些重要的核心基因,寻找导致近缘物种中肝脏脂肪储存差异的原因。
下午是Postersession,我看了所有posters,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工作。在这儿就不一一列出。
6月3日。上午的session是Adipose tissue。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汤其群教授的实验室多年来就研究脂肪细胞的分化,特别是BMP4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机理,有很好的积累。来自剑桥大学的Antonio J. Vidal-Puig介绍了DESG1基因和ceramide合成的关系,以及该基因、ceramide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和机理。Novartis公司的陈燕(Yan Chen)介绍了组氨酸去乙酰化酶LSD1作用于Wnt/b-catenin信号影响棕色脂肪分化。哈佛大学的孔星星博士发现IRF4作用于PGC-1a调控棕色脂肪。这次会议的负责人之一,来自澳洲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大学的杨红远教授介绍了他实验室多年在seipin上的研究进展,特别是seipine酶上游的GPAT4的最新工作。在这次会议中,至少有4个实验室做的工作和seipin有关系,杨的实验室、黄勋、线虫中Ho Yi Mak等,看上去大家都要力拼了。UT southwetrn medical center的刘铁明介绍了melanocortin和脂肪细胞产热的研究。澳门大学的Li Wang介绍了Aicar作用于AMPK抑制PPAR等调控脂肪细胞。来自Spain的Ana Tempranoye也在做lipin研究,但他的工作没有第一天晚上大会报告的Keran做的好。新加坡的Lei Sun发现LncBATE1调控棕色脂肪组织发育。
晚上的报告从7点开始,第一个报告时北卡大学的Rosalind Coleman,他实验室多年来研究Acyl-C0A synthase,他介绍了ACSL1的工作,在不同组织器官上敲除该基因,研究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UT的Jin Ye介绍了他发现不包含脂肪酸作用于Insig1和UBXD8调控脂代谢和肿瘤。新加坡的David Silver介绍了他们去年发在Nature上的工作,找到了DHA transporter。该工作据说做了好多年,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工作。哺乳动物缺乏delta-12 desaturase,不能把油酸合成亚油酸,所以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这些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血脑屏障,合成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如何进入大脑一直是迷,他的实验室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Albert Einstein呆过,我也在那儿呆过3个月。4号的晚餐,我们座一个桌子,聊了一会。苏州大学的苏雄介绍了他实验室关于hydroxylated fatty acids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做热点的研究,你必须能竞争过他人,比如宋保亮,他的研究工作就把其他人干掉。要不就做一个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很重要,但不一定是热点,自己可以扎扎实实的做。
6月4日。今天的报告主要是脂滴形成、大小等机制研究。上午的第一个报告是清华大学的李蓬教授。李蓬教授是10多年前转向做脂代谢,研究脂滴大小,特别是脂滴融合的分子机制。她的实验室主要集中在Cide家族在脂滴大小和融合的作用机理,工作做的很系统、深入。英文很好,讲的神采飞扬,很有气场啊!日本Nagoya university的Toyoshi Fujimoto教授带来很新的工作,研究细胞核中的脂滴,他和大家都想了解的问题是:What is the function of LDs in nuclear? 目前,他还没有答案,但该会议后,肯定有人也会跟上去做。Fujimoto还有一个优势是他的电镜做的超一流好!这也是脂代谢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致胜绝招。生物物理所的刘平生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做脂滴蛋白质组学,发展了很好的分离、纯化脂滴的方法,以及通过脂滴比较蛋白质组学,寻找不同生理、疾病下差异脂滴蛋白,并研究其功能和作用机理。还有,平生大侠最近有很exciting的发现,这儿就不说了,他想阐明脂滴的起源和进化。如果和Fujimoto的工作结合,以及考虑到为何细胞中只有脂滴这个细胞器是单层膜,也许的确会带来新的concept。Andrson Naar实验室的Lifeng Wang通过生物信息学,比较GWAS和其它一些数据库,发现MiR-128调控糖脂代谢等。上午的最后一个报告时哈佛大学的Tobias Walther。他和Robert Farese是脂滴生物学领域中的领军人物。他主要介绍了自己实验室对脂滴发生(lipogenesis)和分解(Shrink)的研究,包括DGAT1和DAGAT2的研究进展。DGAT1可能和脂滴起源、形成有关,而DGAT2和脂滴的扩大有关,CCT酶在脂滴上的定位和脂滴分解有关。
下午的报告了,各有千秋,我就不一一诉说。晚上就没有安排报告,吃桌餐,让大家有更多的交流。
6月5日,最后一天,上午有6个报告,完了就结束。遗传发育所税光厚一直从事脂质组学研究,他的实验室发展了很多新的脂类检测方法,包括分析统计软件。利用这些技术平台,他们研究不同生理、病理下血液、组织、器官中脂质变化,寻找疾病标记物。在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中,他们已经能检测到7000多钟脂类分子lipid species。最后一个报告是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Ho Yi Mak教授,Ho Yi是利用秀丽线虫研究脂滴大学调控机制的,他介绍了最新的关于Atlastin和seipin相互作用调控脂滴大小的工作。
这是我对这次CSHAlipid metabolism会议的认识和了解。该领域中不少牛人来参加该会,是一次高水平的专业会议,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的报告人,其水平都很高,代表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这几天的学习也大涨见识!
总的来讲,这些报告的工作涉及到脂肪储存和分解的调控,脂滴的生成和大小的调控,脂代谢在代谢性基因中的作用机理等等。从实验室角度来看,有的实验室主要集中在有一个基因或者基因家族,这样的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相对比较系统深入,故事也很好讲;有的实验室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不一定只集中在有一个基因上。无论哪种方式,一个实验室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在此,也对该领域的未来趋势做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1. 脂滴的起源、形成和大小。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这次会议中,虽然不少大牛带来了很好的工作进展,但目前还是缺乏一张很清晰的整体图,估计未来还会一直是热点。还有,大量关于脂滴的研究是in vitro的,来自细胞系和单细胞生物的工作,但in vivo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2. 脂滴为何是单层膜细胞器?为何细胞核中有脂滴?脂滴在细胞器/细胞的起源、分化和进化等恐怕是新的、重要的研究。
3. 脂类分子鉴定和代谢途径、代谢酶。虽然该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一些关键代谢产物、代谢酶,以及它们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机理还是不是很清楚。如引起胰岛素抵抗的DAG,Ceramides,palmitate等等,有很多争论。还有,很多代谢酶的结构不知道,还没有解析。
4. 基因组的解析让我们目前主要集中在研究已知的编码基因上,如代谢酶极其调控分子有不少研究。但近几年来发现的基因组中大量的non-coding RNA及它们编码的短肽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会逐步是热点。这些ncRNA或者短肽如何调控代谢酶、脂代谢?
5. Lipids trafficking。蛋白质在胞内外的运输有很好的研究,但脂类分子在胞内外的运输研究才开始。胆固醇胞内外运输做的好一些,如宋保亮组的工作。一些重要的脂类分子,在细胞内外、胞内各细胞器间是如何转移、发挥功能,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6. 脂滴的异位储存和代谢性疾病。一些核心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功能不一样,导致脂滴异位储存,这些核心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调控机制。
7. 治疗药物和分子。降胆固醇的药物如他汀类在药物市场上大红大紫,包括快要上市的PCSK9。但降甘油三酯的药物几乎没有,这也怕是未来的热点。
8. 脂类的检测技术、成像技术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