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一词译法初探 精选

已有 27414 次阅读 2014-4-27 10:30 |个人分类:RnR|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点题外话:刚从科网得知同济大学李杰教授荣膺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颁发的弗洛伊登瑟尔(Freudenthal)奖。李杰教授在中国大陆结构工程界大概是理论功底最为深厚的一位,作为一个土鳖博士,他的英文口语大概也算是最好的之一,如果不是唯一。令人扼腕叹惜的是李老师在最近一次的中科院院士评选中(再次?)落榜。不过,中国土木工程界里,入科学院的又有几人呢?拿到ASCE级别奖的又有几人呢?

本人曾有幸与李教授两面之缘(同时有beta不小于6的可靠性李老师不认得俺)。以此短文祝贺李教授!


--------------

前几天随手写书评,碰到一个词resilience,不知如何翻译。安陈在文后留言给了两个建议,(1)可逆力;(2)恢复弹性,我都不太满意。下面就这个词多说几句。

学结构工程的同学,很少碰到resilience这个词,因为例如钢材、混凝土、木材这些常用的结构工程材料,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残余变形小,加卸载刚度相差不大。所以,我们通常用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iticity就可以搞定。

学岩土工程和公路工程的同学,会经常接触到resilience这个词。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土工材料和沥青材料的初始非弹性比较明显,在应力较小时,加卸载刚度的差别以及残余变形就已可观。可是常规工程分析又不允许时时事事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分析,为简单计,考虑材料在多次反复加卸载后相对稳定的一个刚度,以此定义为modulus of resilience,简称resilience,中文偷懒,似乎仍译为弹性模量。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是防灾减灾工程近年来逐渐热门起来的一个概念,它通常用来刻划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系统在遭受到某种极端自然或人为事件后局部破坏的可控能力以及全系统的灾后迅捷恢复的能力。这个概念是将材料性能类比到系统性能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上所述,材料层次的resilience指的是反复加卸载时的力-变形性能。因此,狭义上讲,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强调的是灾后系统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它亦包涵了系统在自然灾害或人为恶意攻击产生的局部破坏后阻止破坏扩散或持续破坏的能力——在结构工程中指防止连续倒塌progressive collapse的能力。广义地讲,这一概念还可外延到灾后系统的“人为”可修复能力。比如说,汶川地震的交通系统,由于大量山体滑坡、桥梁倒塌、隧道坍塌,震后虽经民间自发抢险,以及军队地方各部门的有组织应急救援,在早期救灾过程中许多重灾区仍然完全依赖空投。这可能算是交通系统resilience很差的一个典型例子。因此,这个resilience也包涵有maintainability即可维护性这一概念。

最后回到主题,resilience该怎么译?灾后恢复能力?似乎是一个我比较接受的译法。其他的可逆力,不知所云。恢复力,似乎可取,但结构工程中恢复力已经是一个专有名词,有特指。尽管名词的resilience这么译从意义上讲不会有问题,但相应的形容词resilient,却不太容易有对应的翻译。比如,我刚放狗搜了一下,Resilient supply chain,中文有译为弹性供应链。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译法。综合这样考虑,我想到一个词——韧性或劲性。这个词,在材料层次有一个对应的词,叫断裂韧度,fracture toughness。它指的是材料在遭遇到冲击荷载时瞬时吸收能量的能力。在系统层次,resilience实际上具有相同的涵义。再一个思路,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好,什么叫身体好呢?一是不经常病,别人病了她也不病。二是即便她病了,也好得快。这种时候,我们有时也会说她是一个tough person。

综上,我的建议是,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可译为基建设施(系统)的韧性,而resilient infrastructure则自然地译为韧性基建设施(系统)。

此为抛砖,欢迎大家接着砸!


----------------

Freudenthal Medal Winners

  • 1976 EMILIO ROSENBLUETH

  • 1978 MASANOBU SHINOZUKA

  • 1980JACK R. BENJAMIN

  • 1982 ALFREDO H-S. ANG

  • 1984 Y. K. LIN

  • 1986 JOSEPH PENZIEN

  • 1988 C. ALLIN CORNELL

  • 1990 JAMES T. P. YAO

  • 1992 POL D. SPANOS

  • 1994 THOMAS CAUGHEY

  • 1996 ALFRED M. CRANDALL

  • 1999 VLADIMIR V. BOLOTIN

  • 2000 LOREN D. LUTES

  • 2002 MIRCEA D. GRIGORIU

  • 2004 OVE DITLEVSEN, Ph.D., M.ASCE

  • 2006  ARMEN DER KIUREGHIAN, PH.D., P.E., M.ASCE

  • 2008  RUDIGER RACKWITZ, Dr. Ing

  • 2010 Arvid Naess, Ph.D., M.ASCE

  • 2012 ERIK VANMARCKE, PH.D., M.ASCE

  • 2014 Jie LI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3568-788952.html

上一篇:什么叫Vision?
下一篇:什么样的教材是好教材?
收藏 IP: 198.91.153.*| 热度|

6 刘立 曾泳春 杨正瓴 肖振亚 廖少明 dchl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