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底线的60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angimm 研究领域:活性天然产物的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博文

周末闲话:人与财

已有 11944 次阅读 2018-6-9 12:30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招聘, 收入, 工资, 博后

周末离开日常事务的纷扰,静心做点儿自己的事。工作间隙随手敲下几行闲话,供网友茶余饭后浏览。

因为组里的人员变动,今年又要招聘新职工。招聘是个繁琐的过程,特别是对我这种比较挑剔的人而言。不过,即使招聘如此费时费力,很多时候能否找到合适的人还要看运气。因为知道现有的助手能拿到每月八千左右,我告诉求职者本所博士学位的人收入也就十万或不到。对此我也在若干场合抱怨过,要不是有户口的隐形福利,如此收入在北京这种地方的吸引力偏低(不大在乎收入的毕竟是少数人,不能拿少数当正常情况)。然而在这次招聘中,我才从人事那里获悉,其实我的助手税前收入是十五六万,说明我按助手税后收入给招聘者提供的信息,可以说不确或者是有点误导!也许不少时候,求职者问的和用人单位回答的究竟是税前还是税后,两方都没搞清或者有误解吧?

虽然我知道有税前和税后工资、固定和偶然发放等各种花样的福利,但就算对自己的收入该怎么算也有点发懵,常常是到了要填税表的时候(年收入12万以上国家强制要求填表),才从财务那里弄清自己的年收入究竟算多少。工资单上每个月都有变化,我也懒的每个月跑去人事问这是怎么算的,否则人家还不烦死我。不过这事也提醒我,下次告诉求职者税前年收入十五六万就可以(毕竟这是官方的说法)。至于想了解充满魔鬼的细节,自己去问官方吧!

招聘中还有个故事:有求职者期望月薪15,我看了TA的简历后虽然觉得TA背景不错,但这个工资水平没法满足啊!毕竟差得太多,要是差得少点还可以商议。于是就放弃了联系的打算。不过,一个多月后,因为缺乏合适人选,又尝试着联系了一下那位求职者。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人说TA上个月已经同意到我所某课题组工作了!各个组都是所里的待遇,不大可能满足TA月薪15的期望(当然偶然发放的部分另算,那要看各组八仙过海的本事了)。对此我不知道该怎么总结经验:是要问清申请人期望的究竟是税前或税后待遇,还是要知道有些申请人没把期望二字写当回事,是我太过认真了?

有意思的是,本组今年签约了两个新职工,都有博后经历。我自己想指导一名博后却不得,倒招了博后做助手。虽然有以印度人为代表的国外博士愿意来做博后,可惜自己能用于资助博后的经费有限,要是他们能获得中国ZF对国外留学生的那种资助,或者自己申请到fellowship就好了(可惜印度没有类似CSCISC);而我可以在此基础上匹配一些,使其收入达到“市场待遇”。招国外博后的另一个障碍,是针对歪果仁住宿的特殊政策。按说这种隔离-like的政策延续至今已经几十年了,为何不能变一变?算了,多说无益,就此打住。

刚刚看到一个段子,在富士康上市之时,颇为应景,特抄录于此:

故人昔辞富士康,为学技术上蓝翔。

蓝翔毕业包分配,分配分到富士康。

故人再辞富士康,为学知识新东方。

新东方里包分配,富士康里熬浓汤。

故人三辞富士康,为学武艺上武当。

武当出师包分配,富士康厂看门岗。

故人终辞富士康,职业炒股投资商。

为国接盘独角兽,满仓套牢富士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934-1118142.html

上一篇: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研究(五):微管稳定剂与阿尔茨海默氏症
下一篇:微管系统与作用于微管的分子第四届研讨会简介
收藏 IP: 118.244.190.*| 热度|

10 武夷山 吴嗣泽 郭战胜 姚伟 黄仁勇 文克玲 黄永义 刘钢 蒋永华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