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桂萍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orazou

博文

不要忙得有点茫——初任期教师的忙碌和迷茫(一)

已有 3096 次阅读 2015-6-18 17:14 |个人分类:教育万象|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继续教育

不要忙得有点茫——初任期教师的忙碌和迷茫

邹桂萍

作为初任期教师,忙碌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不要忙得有点茫呢?这是我的疑问。我有不定时写教学日记的习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再次翻翻,看看有什么旧的问题得到解决了,有什么新的问题又被提出了。换个方式说,就是帮自己总结一下,用放大镜找点优点来臭美一下自己,再用些小小的不足来鞭策一下自己。比如,前两天重翻一遍,看到了以下文字:

313“是变懒了吗?教学反思也忘了记录。实际上,现在的课程计划很紧,上课节奏很快……”

416“上学期还看了十几本书,而这个学期,看来是要忙坏了。这一整个月都没得休息,全部的周末都要奉献给培训了。”

423“世界读书日。恰好前两天买的七本教育教学专著到了,也是我所感兴趣的话题。本来应该好好地读一读,但是不得不承认:最近实在是忙得有点茫。”

忙碌是带来充实,还是带来迷茫?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但是,迷茫并不是由于工作的强度和维持的时间所引起的,而是这种忙碌是否出于他本人的自愿。主动地进行工作,和被迫地去做事,两者确实有分别。

 

一、公需课学习

刚接到新教师培训的通知时,虽然知道四月份的周末都要在听课中度过了,但是其实心里有一点期待。因为接手教学工作一个多学期,在教学中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答,比如学生成绩提高和学科兴趣培养之间的矛盾,优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个辅之间的矛盾。我期待能在培训中能够得到一点启发,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

我看了四门公需课课程的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小学班主任理论实践》、《教育技术技能基础》,听着和职前教育的课程没什么区别嘛。我天真地以为,大多数参加培训的老师都是师范院校出来的,这些课程也许是“升级版”,即理论结合实践,注重教师思维和深层挖掘。

培训的第一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老师各种事例,信手拈来,能说会侃,滔滔不绝。所以,我打从心里还是喜欢这门课的,听听老师作为过来人如何在恰当关注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摆正自己的心态。老师的一些秘诀包括:一、不要为后进生过分“操心”。作为老师,你成天担心学生这么差的成绩、这么少的技能、这么低的学历,以后如何生存——直到某天,你知道学生家里有四处房产,三两汽车,一间公司等着他去接手。二、多锻炼优生的抗挫折能力。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往往很好,你可以当着他的面责备他,而他也就大方地承认“没错,我就是窝囊废,但是那又怎样?你叫我去死,我是不会去的!”而优生就没有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态,很容易看不开。三、宽容学生的愚钝。你的学生就是这样的水平,谁都想要教好学生,但是,如果学生是清华北大的水平,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你的学生了。

从第二门课开始,我发现似乎和职前教育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把一个学期的课程浓缩到一天之内讲完罢了。《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门课进行中,我听到有同行小声叽喳:“如果没有课件和讲义,请问这位老师还会讲课吗?”确实,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令人昏昏欲睡。听课的一百多位老师自己站在讲台上,都知道如果是自己在课上这么讲,下面的学生要么是睡倒一片,要么是说话、看小说、翻手机……

《中小学班主任理论实践》的课程进行得惨不忍睹。尽管培训机构组织者每天上下午都进行点名签到,但是逃课的汹涌之势是无法抵挡的。我也想溜走——尽管我在职前教育是从未旷课的人。不知为何,脑海里涌现了培训之前教育局领导的寄语“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是研究生,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忘记过去”。好吧,原来那是为我们逃课打预防针呢。

《教育技术技能基础》这门课的老师尝试新的方法,可也无力回天。单凭一张嘴皮子大讲flashauthorware如何制作,效果可想而知。连分组讨论和汇报都是老师以“优秀组免作业”做诱饵才骗得同行假装积极的。

培训完毕,终于知道为何有人感叹,教师继续教育陷入周而复始、低层次重复的怪圈。再次回顾我在日常教学之中的疑问,依旧没有得到解决,心里对这次培训确实是大大的失望。可怜我的周末,就这样白白浪费在走形式上了。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75292-898929.html

上一篇:Beauty and the Beast
下一篇:不要忙得有点茫——初任期教师的忙碌和迷茫(二)
收藏 IP: 59.37.160.*| 热度|

2 李东风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