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不惧神的倾向,蕴涵了什么样的信仰?

已有 1714 次阅读 2018-8-5 21:29 |个人分类:百科全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神学与人学, 信神与自信, 成语和典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不惧

作者:邹晓辉

2018-08-05晚于恒美花园

神,其实是人假想出来的。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惧神?

钻木取火,而非天上盗火;

大禹治水,而非见水就逃;

愚公移山,而非背井离乡;

夸父追日,而非视日为神;

后羿射日,而非顶礼膜拜;

精卫填海,而非惧怕大海;

…(中国神话传说的蕴涵)


附录:

       【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民族特征,却让他们屹立至今。   

         总结中国神话故事的内核:中华民族特征。    

         在他的情绪带动下,现场氛围一直热血高涨。他说:“我们的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他们钻木取火坚韧不拔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他们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与自然作斗争!”(钻木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我们在诺亚方舟里躲避,但中国人的神话里,他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作斗争!”(大禹治水)

          “如果你们去读一下中国神话,你会觉得他们的故事很不可思议,抛开故事情节,找到神话里表现的文化核心,你就会发现,只有两个字:抗争!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的故事里,他们却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可惜,这样的精神内核,我们的神话里却不存在,我们的神话是听从神的安排。”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人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太阳太热,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夸父追日)。当然,最后他累死了——我听到很多人在笑,这太遗憾了,因为你们笑这个人不自量力,正是证明了你们没有挑战困难的意识。但是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把他当做英雄来传颂,因为他敢于和看起来难以战胜的力量作斗争。    

        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终于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但会像祖先一样坚强。因此你们现在再想到中国人倔强的不服输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复活,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抗争!”(精卫填海)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刑天)     

          不得不说,这样解读中国神话的角度很新颖,也十分到位。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是靠着不断与自然、灾难、环境作斗争才延续到现在,但有几个人想到过,中国人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斗争精神是如何保持下来的?          

          每个民族的神话都有自己的烙印,但你见过哪个民族的神话里有我们这么多战天斗地的抗争故事?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苍天。这比“神爱世人”听起来残酷,但非常现实。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口口相传给下一代的这些神话故事,体现的绝不仅是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但唯独我们的文明不畏惧神,也许正因为我们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话,所以我们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也因此,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呵呵,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续5000年吗?       实际上,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会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的信仰。】

http://bbs.tianya.cn/m/post-worldlook-1784399-1.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1127734.html

上一篇:虚拟与现实:今晨灵感智慧能力融通融合
下一篇:清晨听唱 鸟语窗前闻轻鸣 绿荫树下嗅飘香
收藏 IP: 117.61.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