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pei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peiY

博文

疆行漫记34, 2017年7月19,仲巴-桑桑镇-拉孜 精选

已有 7434 次阅读 2017-9-9 23:43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天除了赶路外,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在中途到达昂仁县的桑桑镇时,需要到附近山上寻找梅氏扇叶芥 (Desideria mieheorum), 该物种是2005年由密苏里植物园Al-Shehbaz根据德国马尔堡大学的Georg MieheSabineMiehe夫妇采自桑桑镇以北Chang La的标本发表的新种,故而以他们的姓氏命名(Al-ShehbazNovon 15:1, 2005)。对这种基于新材料发表如此晚近的新种,我是非常好奇的,究竟什么原因,其能隐身这么久而不被一拨又一拨的植物猎人发现。根据我以前的经验,要么是其所处环境非常偏僻,要么是其貌不扬易被人忽视。

      上午9点左右从仲巴启程,马不停蹄,到达桑桑镇也已是下午2点多,在镇上一家餐馆每人点了碗盖浇饭,匆匆吃完驱车折回到219线和开往尼玛的S205交汇处,由此沿S205线前行了大约30来公里,来到一处垭口,上有标牌:仲拉山,海拔5646米。不用说,我们已到Miehe夫妇的采集地点,他们标的是Chang La,应该用的是另一种拼音系统。我们在文献中看到外国人用拼音标注中国的地名时,因与标准的汉语拼音拼法有差异,往往搞不懂他们所指究竟是什么地方。

到达桑桑镇

仲拉山

 

        公路右手边是一座椭圆形的山,下了车我们就朝那里走去。穿过了山脚平坦的草甸带,来到流石滩边缘,马上就看到了典型的流石滩上的一些植物,包括一种红景天(Rhodiola sp.),两种雪灵芝(Arenaria sp.), 一种马先蒿(Pedicularis sp.),还有呈粉红及天蓝两色的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绿绒蒿个体很多,成了这里的优势种群。再往上爬一点,发现了十字花科的尖果寒原荠(Aphragmus oxycarpus)以及棉毛葶苈(Draba winterbottomii)。不知为什么,惊喜总是出现在最后,到达半山腰时,在一些乱石中间赫然见到了毛乎乎的目标物种,梅氏扇叶芥。在周遭找了一圈,大多数个体都结果了,不过有个别植株的幼果上还残留有部分花瓣,可以看出其花色是蓝色的。如此看来,该物种还是比较显眼的。那为什么直到2005年才被发现呢,应该还是由于此地较偏少有人光顾的缘故。虽然此山就在公路边,但这条标记为S205的公路在地图上都没显示出来。而且由于冬天下雪封山,一年也就能通行56个月的样子。由此观之,我国的物种调查编目应该还留有不少空白地区。

工作地点

红景天(Rhodiola sp.

雪灵芝一种(Arenaria sp.1),

雪灵芝一种(Arenaria sp.2),

马先蒿(Pedicularis sp.)

粉红及天蓝两色的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绿绒蒿的花园

尖果寒原荠(Aphragmus oxycarpus)

棉毛葶苈(Draba winterbottomii)

我们的目标物种,梅氏扇叶芥 (Desideria mieheorum)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朗朗晴天,转眼一阵大风就能带来一阵冰雹,打得人猝不及防,地上一会儿就堆了一些白色的小冰球。看到天气突变,加之已顺利采到材料。我也就动身朝山下走了。大约10分钟不到,天又放晴了,很快哪些冰雹粒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了停车的地方,只有朱师坐在车里,没见小陈,看来是还没有回来。为抓紧时间搜寻更多的地方,我俩一般都分头行动。我往山上走时,看他在我的左下方往水平方向走了。

冰雹来袭

打得够呛

冰雹粒

天又转晴,可见垭口经幡及我们的车

 

我到公路左手边的坡上转了转,这边的植物和刚才看的地方差不多,不过没有发现梅氏扇叶芥。大约50多分钟后回到车边,还没看到小陈回来。我有些着急了,想着他是不是找东西忘记时间了,站在公路上往圆锥形山上四处看,地形很开阔,按理是能看到的,但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就跟朱师说我去找他,期间要是他回来让他在车上等着,我走一段如果不见他就会回来。然后我就朝和他分开时他走的大致方向去找,边走边扯着嗓子喊,走了很长一段路后,还是没有找到。我怕他从另一个方向回去了,于是就又折回的停车处。他还是没回。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7点半多了,这下我真着急了,这个地方如此开阔,怎么可能会找不见了呢。于是又交代朱师在车里等小陈,我决定登到山顶去看看,想着站得高说不定能看到。并跟朱师说如果我从山顶下来他还没回来,我们就打110报警(我的手机是移动的,有信号,但小陈和朱师的都是电信的,打不了电话)。

就这样我心急火燎地又往山顶爬去,停车地方的海拔就已经是5300多米了,在这样的高度再往上走是很吃力的。不过心里着急,我似乎也不觉得累了。此时的感觉用一句网络上话来说就是心中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不断的进行着各种猜测,他是崴伤了脚走不回来了或是突发严重高反了….遇到狼了….。又不断在心里说服自己我们不会那么倒霉。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到达山顶,不过还是什么都没看到,从山顶看公路上的车也就只是小小的一点。于是只好又急匆匆地往回赶,等又下到山脚时。我看了下时间,是晚上8点半。也就是说1个小时的时间我爬了个来回。

谢天谢地!远远地就看见小陈站在车门边。我有些生气地问他去了哪里,说我差点都要打110了。他看起来也是累坏了。说是开始走了一段后,没看到要找的植物,抬头看到另一座山,想着我在这山找,他到那里去找。可走出去后才发现很远,来回差不多走了20多公里。看他也是那么累,而且好在没出什么事。我也就没再说什么,一起上车出发了,当晚宿拉孜。

   今天的教训是今后两个人再分头行动时,一定要定好返回的时间,且必须严格遵守。不过,我进行了一个高强度的爬山锻炼,也算是坏事变好事吧。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0159-1075155.html

上一篇:疆行漫记33, 2017年7月18,扎达-仲巴
下一篇:疆行漫记35, 2017年7月20,拉孜-拉萨
收藏 IP: 210.72.88.*| 热度|

5 韩晴 李学宽 黄仁勇 周浙昆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