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zhao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文

青藏高原突然传来震撼消息2 精选

已有 37595 次阅读 2013-7-21 09: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米尔社区网站传播的“青藏高原突然传来震撼消息--全世界都血压飙升”一文的联想。

最近读到这样一篇网文,题目是“青藏高原突然传来震撼消息--全世界都血压飙升”。

原文是“1999年开始,中国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把青藏高原列为重点找矿目标区。12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组织全国上百个地勘、科研、教学单位,每年上万人次奋战雪域高原,实现了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重大突破,显着地提升中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青藏项目填补了中国地质调查最后一块空白区,其以4公里的路线间距,拉网式穿越整个青藏高原,填制了青藏高原面积220万平方公里的125万数字化地质图,首次获得海量野外数据,取得一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如系统地发现了21条蛇绿混杂岩带,为重塑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直接证据

青藏项目获中外专家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地质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国际上十年来推动喜马拉雅山系研究做出的最重要贡献

 

这项工作成果,《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简称青藏项目”),已被授予年度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该项目在青藏高原新发现32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潜在经济价值2.7万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青藏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首次发现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湖-怒江三大巨型成矿带,发现驱龙、甲玛、雄村等7个超大型和25个大型矿床,新增资源储量包括:铜3194万吨、铅锌1519万吨、金569吨、银23015吨,分别相当于12年前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54%12%15%21%。其中,驱龙铜矿储量1036万吨,规模跃居中国国内第一,相当于20个标准大型铜矿;甲玛多金属矿相当于10个标准大型铜矿、5个标准大型金矿。

 

青藏项目攻克了长期悬而未决的理论难题:建立的‘多岛弧盆系构造理论’,重塑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过程,确立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的‘陆缘增生-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揭示出青藏高原的区域成矿规律,这一成果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肯定,已被列入全球对比研究计划。”(注:笔者转载时对原文次序与文字作了一些调整。)

 

笔者了解过去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这一成果。如2012-02-19中国新闻网刊出的中新社北京215(记者孙自法)一项历时十多年的国土资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预计整个青藏高原矿产资源总量可达铜8000万吨、金2000吨、铅锌3000万吨,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基地。其他内容与上文相同,不再重复引出。光明日报2012423日刊出这一项目有四大创新点,解决了在哪里找大矿,如何找大矿等实际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瓶颈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成为我国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严重障碍。国家投了很大的资金,希望在资源发现与环境改善方面有一个大的变化。全国人民当然会对这类好消息很重视,并受到极大鼓舞。对过去10年千百万人在青藏高原所取得成就我们应给予充分评价,并加以祝贺。但是,

 

1,过去我国多年的迅速发展靠的是拼资源,恶化环境所取得的成就,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样下去,我们还能持续发展下去吗?我们还能生活下去吗?我们极力追求的发展又是为了什么?现在我们在青藏高原又找到这样多的矿,大家再一窝风地投入开发,我们是否又会像在我国东部那样,再造一个大污染区?请大家思考与呼吁。最近,经济日报刊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系列谈》文章,作者说,“可是不得不承认,30年的快速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文章又说,“‘舌尖上的安全’、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这些是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盼,更是人民生活理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人民的幸福感并不决定于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方式不变,生态环境形势更加恶劣,即使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人民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这段讲话何等的好啊!可惜的是再这样发展下去,可不是“人民的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了,而是全国人民又要牺牲多少健康与死掉多少人的大问题。高原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地震活跃,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但它又是中国的水塔,几大河都是发源于高原,可是破坏不得啊!到处是藏族人民的神山圣水,要开发就必须有一个明确方针,坚持法律保障,领导要个人终身负责制;再不能像国内一些重大决策失误却找不到负责人!连总结经验教训都无从谈起!

 

2,报道中提出,“整个青藏高原矿产资源总量可达铜8000万吨、金2000吨、铅锌3000万吨,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资源储备基地。”这里,提到的矿产规模指的是“资源量”,资源量与可采储量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混淆。金属矿体形状复杂,含矿量变化很大,一般都要经过密集的钻孔或坑道工程控制(有时要打50米×50米网度的钻井控制,甚至于更密的网度),还要做选矿试验,技术经济评价,才能了解其经济上可采的数量。西藏地区仅仅驱龙、甲马、雄村等少数矿区做过勘探工作,取得较大储量外,大部分资源量是估计出来的,可信度很差。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复杂矿区或一个大型矿区都需要多年勘查,甚至几上几下,还摸不清楚。十年在2-3百万平方千米工作场面上展开,工作成果很多,但是,青藏项目究竟取得了那些矿产储量(不是资源量!)并不清楚。希望有关部门多做一些实事求是的说明。第一要落实到底已取得多少可采的储量,是国际公认的数量;第二是要估计五年内十年内可以向国家提供多少产品。要知道中国目前,油气对外依存约56.7%,铁矿石为56.4%,铜金属为70%以上(一年进口铜矿石639万吨,精炼铜284万吨),铝金属为60%以上。做不锈钢的铬铁矿,自产仅20万吨而进口一年要860万吨。我们找矿取得的进展能为国家解决多大问题,心中要有个数!

今后,随着经济发展短时间内国内消耗的矿产资源量还要提高,还不能达到最高峰,要想立足于国内资源就需要有个通盘的长远打算,我们要向许多矿产资源短缺的发达国家学习,真正发挥自己人员智慧的优势,走出一条节约能源与资源的路。从国外大批进口矿产并不是一个长远可行的办法,因为别的国家也要发展也会需要很多资源的,别的国家也不允许国家命脉掌握在别国手中,现在中国到国外搞矿已出现许多问题了。

青藏高原地质工作程度低,而成矿条件好,已发现的不只3条成矿带,而是6条或7条成矿带,如金沙江碰撞带,昆仑山造山带,柴北缘成矿带等。盆地内部也有矿产资源,待做的地质调查工作多多。

 

3,关于科技创新内容,谈得很含糊。科学技术是实实在在的事物。

 

报道中提出有一系列原创性科学发现。如系统地发现了21条蛇绿混杂岩带,为重塑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直接证据。它又是如何重塑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格局?建立了‘陆缘增生-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核心理论是‘多岛弧盆系’构造理论和‘三段式’碰撞造山论。揭示出青藏高原的区域成矿规律。更有甚者认为已“解决了在哪里找大矿,如何找大矿等实际问题。”

 

比如说,高原区内大规模的向南逆冲推覆断层很发育,一条可能被推成多条,21蛇绿混杂岩带到底是是几条,不可能是21条大洋闭合后的标志,到现在还没有个统一认识,又如何能建立起来大地构造体系;‘三段式’碰撞造山论,是作者针对藏南冈底斯带提出的,不是北部多条碰撞带的。藏南是,沿雅鲁藏布江碰撞带,开始是新特提斯大洋沿冈底斯带的南缘向北俯冲下去,最后大洋消减,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沿雅鲁藏布江发生碰撞。随后,印度大陆持续北上,已推进了上千千米。‘三段式’碰撞造山论强调了6500万年以来两大陆发生碰撞,在4000-2600万年发生从碰撞向拉张构造体制的转换,在2500-现在一直为拉张阶段。成矿作用(如驱龙铜矿)是在拉张阶段发生的。可是印度大陆在这个阶段仍然是持续北上,高原内部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不断发生大地震就是印度大陆持续北上的证明。怎么会变成两大陆不碰撞了反而变成拉张分离的大构造背景了呢?!美国院士说这是创新也可以,但他也要说个道理出来。作者强调拉张构造背景下才会发生地幔岩石圈从地壳底部掉下去,即发生拆沉作用,带来地幔软流圈物质进入地壳内发生成矿作用。可是,事实又是这时的地幔岩石圈并未发生拆沉作用,矿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认为这些理论很不成熟,需要很好地研究讨论,更不能不许讨论。

青藏高原在中国,中国理应做出理论上的贡献,可是现在的体制下中国人作到这一点是很难的,靠空喊是无济于事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38141-709940.html

上一篇:美国44届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汇报及对我国行星科学未来发展建议
下一篇:敬畏水,珍惜水,节约用水
收藏 IP: 114.246.174.*| 热度|

74 吴飞鹏 李永丹 刘晓锋 林中祥 凌光 关法春 薛加民 李土荣 王号 杨正瓴 王善勇 许浚远 汪晓军 刘洋 蔡子微 王府民 王鹰 胡明生 王启云 李宇斌 刘吉强 鲍得海 张永华 孙学军 彭雷 苏光松 刘伟 俞立 曹建军 栾锡武 樊晓英 高峡 冯永忠 徐耀 聂广 闵应骅 李璐 李扬 张洪章 任胜利 朱传卫 张鑫 陈铁喜 武夷山 赵美娣 赵建民 程起群 彭思龙 罗祥存 孟庆仁 张全成 陈儒军 薛宇 张鹏举 杨文祥 张明 陈立军 仲银鹏 皇亚楠 赵福国 杨贵才 刘少华 姬再良 者仁王 biofans chaijf Majorite zzjtcm rosejump tianyuthu waverxx uneyecat trll1 fishman9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