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ng--与岁月成正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ing 普世无关我,孤心送远行。月眠风滞两栏凭,莫道惯于长夜数兰清。

博文

物理人生(68)--怀念不如相见 精选

已有 8130 次阅读 2008-11-18 17:48 |个人分类:絮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生之中有很多时候将怀念的感觉在亲人、故旧、朋友之间轻轻地泼洒。怀念在慢慢地积累,一旦漫溢,就会将相见的愿望在他们之间恣意地铺张。所以我们将怀念当成我们的依靠,将相见当成我们的目标。我们的郁闷沉湎于每一次执着思念之后相视无言的面对,而我们的欣喜寄托在每一次长久怀念之后短暂的相聚。

 

科学研究似乎也是如此。自然科学学者游走于科学研究的天地之间,也如人生怀念与相见一般。我们将理论探索与预言当作一湾怀念(注重演绎、归纳,因此属灵性),将实验证实与发现看成一沫相见(探求真实、求证,因此属物性),似乎研究生涯与平常人生并无二致。科学理论的推演预言呼唤实验证实之历程犹如怀念千百次轮回却始终不得一见,而实验发现之路的物理图腾更堪比一次相见之后千百缕的怀念。可见,科学研究的魅力抑或美丽更在于怀念间洗涤一次次相见,相见后抚摸一缕缕怀念。

 

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在怀念与相见之间挣扎,吟出“相见不如怀念”的绝唱,也许是莫名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幽幽和失落。而平凡人生总是在怀念与相见之间轮回。相见不如怀念,可能是因为执着于初次相见之后的美好而忧心于再次相见的失落;抑或是长久心灵镶嵌之后,不能免却灵魂胜景于相见之时崩塌。这恐怕是人性脆弱之处和羞涩之所,因此也是文化之中虽秀色可餐而不能餐的成分。其实,对美和功利的认知和吐纳能力随着人生阅历而加深和扬弃,怀念之后的相见虽然未必令彼此蓬荜生辉,却也未必一定会让怀念失意凋谢。每一次相见可能会更新怀念的CV,积累新的怀念,为准备新的相见而敛智屯才、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千百度心灵的怀念更是为新的相见而春风一度致山青水韵。

 

学问之道大致如此。理论首先起源于原始的经验和实验。当实验抽丝剥茧而迸发精华时,必然激发出优美潇洒的理论,对应于相见之后的怀念。然而,理论的推演与预测即便是将世界吟唱得天花乱坠,也最终不会为实证之光所照耀。所以,新的实验和实证就成为学问的需求与必然,对应于怀念之后的相见。

 

更有甚者,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进步,是如此地依赖于理论与实验的相互邀宠。理论学者与实验学者相互亲近、相互仰慕、相见恨晚、相濡以沫,于万千气象中诉说科学的真实,于日月混沌中缠绕轨道的印象,都是怀念与相见的故事。诚然,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将理论做出精彩,积累丰富的预言和寄托,为下一次实验的奇妙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很多情境下,这种准备一定是“天真”和“浪漫”的,将已经纯化的实验世界再画成毕加索的印象。这是怀念的异化和期望。同样,我们也可以将实验与现实捆绑起来,以功利的目标遮掩睿智的目光。但是,那样的我们得不到物理的真谛、捕捉不到更远的功利机遇和更为深刻的心灵宝藏。这是相见的诡异和悲欢。

 

可以想象,理论与实验兼顾的学者对怀念与相见的相互倾慕能够体察入微,因而特别钟情于相见之予怀念,在怀念中绸缪下一次相见。

 

所幸的是,我的学术生涯在浅浅的怀念中孕育过悠悠的相见,也在脉冲般相见之后编写过缓缓弛豫的怀念。

 

是以为,怀念不如相见既是人生之常态,也是学问之常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15-47337.html

上一篇:物理人生(67)--学者的孤独
下一篇:物理人生(70)--旧岁流水
收藏 IP: .*| 热度|

9 杨玲 徐磊 刘玉平 郑融 关燕清 陈绥阳 曹广福 王德华 small03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