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wol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ywolf 探寻,经历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

博文

从青涩到成熟:我所经历的大学 精选

已有 5818 次阅读 2021-4-2 12: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之前简要总结了我从国内到欧洲再到美国的历程,然后记录了我的初高中,高考和志愿填报,这次打开我的大学生活。从这里开始,我的人生路线越来越学术。这里是学术漫谈,欢迎关注公众号。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

有人问我:“考上了哪所大学?“

答曰:“西安交通大学“

那人说:“挺好,将来出来当交警挺不错的“

我说:“是啊,不光指挥交通,还可以到处贴罚单呢!“

—— 根据我的真实经历改写而成

大学是我人生转变最大的时期,无论是心智上还是思想上,也许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我们,一脚踏在校园而另外一只脚已经逐步踏上社会。现在看来,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整个大学对这个社会是半开放的状态,价值多元而且极具包容性,而相比之下中学对这个社会则是完全封闭。

我在大学期间不仅学了很多,也尝试了很多经历了很多,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大学的这几年,我不仅更加了解所处的这个世界,所学的这个专业,也更加了解我自己。我发现自己不太随波逐流,有时甚至有些特立独行,所以我大学之后的发展路线跟同龄人越来越不同。

大学入学 

现在依然还记得去大学报到的那天,办理好入学手续之后,来了一位面容沧桑衣着朴素的老先生,乍眼一看以为刚从农田劳作归来还未来得及换洗。老先生自我介绍说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学院的一位教授。我心里当时就震了一下,这与我昔日想象的教授完全不一样,而且教授居然大热天顶着大太阳来看新报道的学生。现在我依然心怀感激,知道当时有他做我们的班主任是多么幸运。他对学生培养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自己也学习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和案例。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让我们要坚持中学时代的早读,还经常去视察我们坚持的怎么样,所以我的大学四年早读基本没有间断过。

大学教授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图片来源 https://pixabay.com

淘汰制度 

我所在的班级是6年制本硕连读班,班上大部分同学当年是以提前批的志愿招进来的,我们当时称这个为第零志愿,因为它在第一志愿之前,即使没有被录取,也不影响第一志愿的录取。我进来才发现,用这个录取方法招到了很多高考成绩非常高的学生,班上有些同学当年的高考分数甚至赶得上北大清华的录取线了。

这个本硕连读制,居然是一个淘汰制,这在报考前估计没有人知道。只要出现任何考试不及格或者三门课同时在60-70分之间,就要被踢出这个班级。结果大学第一学期期末,有三位同学因为体育不及格被淘汰了,他们选择了四年制的本科专业继续读。所以快到期末的时候,班上人心惶惶,都怕有不测发生。一年之后,慢慢适应了这种规则,更加重要的是,能够更加精准的分配精力准备各科考试,所以慢慢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首次家教 

压力没有那么大之后,我开始尝试学习以外的活动,当时做家教是很热门的,而我对高中的数理化的知识点依然都很清晰,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挣钱,因此充满了兴奋和激动。记得第一次去是先跟小孩和家长聊聊,然后试讲一下,我那扎实的基本功很快就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于是我的大学第一个家教工作,就是辅导一个只小我一两岁的高三学生。第一次家教,高三,这两个组合在一起对我当时来说还是挺有挑战的,所以每次去讲课之前我都准备的很充分,讲课结束后回来的路上我长出一口气,感觉全身轻松。现在看来,当时的家教对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倒是非常好的锻炼,也提升了我的自信,说话时没有那么怯场了。

添置电脑 

高中时我很少接触电脑,好像只上过一次电脑课,还记得那个沉甸甸的机械滚轮鼠标。进入大学之后,学校里面有好几个计算机房,只要刷卡就可以上网了,而且费用低廉。然而,经常去计算机房还是不那么方便,有时还需要排队。大二的时候,班上开始有同学陆陆续续的购买电脑了,那阵的电脑还是挺贵的,比我们每年的学费还高不少。所以哪位同学买回来了这个大件之后,我们都好奇的凑过去看看。大部分同学买的是台式机,显示器很笨重,就像八十年代的电视一样,这些台式机只能放在宿舍每个人的桌子上面。然而,男生宿舍从来就不是学习的场所,这些电脑让我们的宿舍更加热闹,看电影,看综艺,打游戏,经常一个人操作,后面几个人围着看。

我当时也很羡慕那些购置电脑的同学,内心也蠢蠢欲动,但最终还是冷静的做了一番分析:如果我也买个台式电脑放在宿舍的话,十有八九它会沦为我游戏和娱乐的机器,因为我也从来不在宿舍学习。这样又过了半年之后,我发现还是需要有台电脑,因为有些课程的作业需要电脑来完成,但我又不想买无法移动的台式机。 

最后在电脑城转了一圈之后,赫然发现有产品可以满足我的需求: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在当时还是很稀少的,感觉是给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准备的,所以价格很贵,基本上是我两年的学费。我内心挣扎了好一阵,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结果家人还是支持我,于是我就有了人生第一台华硕笔记本电脑,机身还是合金的。这是我整个大学最昂贵的财产,我每次背着它出门,总是小心翼翼严加看管。这台电脑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我连续使用了5年没有任何问题,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出国,才换了新电脑。

asus.JPG

人生第一台电脑

大学自习 

我本科的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班里仅有的三位女生,成绩常常排在最前面,估计女生去自习室的次数要比男生高很多。新学期开始的一两个月,往往是最轻松的时候,因为很多课程刚开始,难度小作业也少,所以我上自习也少。慢慢的到学期末了压力会越来越大,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是考试月,自习室经常人满为患。有些人为了准备考试,甚至上通宵自习,我也试了一次,结果坐在自习室困得难忍,第二天头昏脑涨,几天之后才恢复过来,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通宵自习过。

本科四年,大学的自习室让我见证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如何逐年增大的。大一去上自习的时候,即使是距离宿舍和食堂很近的自习室,里面上自习的人也不多,如果去稍微远一点的楼里面的自习室,楼道和教室里面经常看不见一个人,坐在里面都瘆得慌,而且桌面上面落着一层灰,看来是很久没有人使用了。等到大四的时候,即使多偏远的自习室里面基本都有人在学习,桌面也由于经常使用被擦得锃亮。甚至听说在期末考试前,有些人嫌本校自习室太拥挤,背包去旁边的大学去上自习。

英语辅修 

这得从学校的图书馆说起,图书馆里面的几百万本的馆藏,大致分为几个大区,比如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其中有一个是外文图书馆,说是外文图书馆,其实绝大部分书都是英文的。我发现与其他类别相比,外文图书馆里面的人非常少,这里面的书都是从国外直接购买的,质量都非常好,很多都是硬皮彩页的,当然标价也很吓人。但这些书有很多也落了一层灰,拿出来一看,里里外外都很新。而且我发现如果仔细看里面的内容的话,编写的还挺有趣的,不像当时的教材有些内容很干涩。所以我没事的时候就去借几本来随便翻翻,当时对国外的大学生活和知识的讲授充满了好奇。

图片来源 https://pixabay.com 

这些英文书里面的内容我只能看懂一部分,也深知自己英文水平还不够。所以后来知道有辅修机会的时候,我就选择了英语辅修。当时好像是听说读写各有一门课,老师来自学校的外语部,但是上课的教材都是原版或者复印版的国外教材,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入学习外文教材。我刚一开始很不习惯老师全程说英语,听起来很费劲,当然不是老师的口语问题,而是我大脑的反应速度跟不上这种全英文教学。

记得有一位老师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外教,这也是我第一次经历外教上课,老太太说话慢悠悠的,而且把/ei/的音很有力的发成/ai/,这让我的反应速度又慢了半拍。说起澳大利亚口音,有一个笑话。一位美国人问一位刚从澳大利亚抵达美国的人说 "When did you arrive?",这位澳大利亚人说 "I came here today." 美国人吃惊的问 "You came here to die?" 这位澳大利亚人坚定地说“Yes"。

回到英语辅修,记得有一次在辅修课堂上老师用大屏幕实时连接到美国一位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直接跟那边的学生交流辩论,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们可以跟国外的学生距离如此之近。就这样子在将近两年里,我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通过辅修额外学习了英语。其实不光是语言的学习,因为语言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辅修,我也学习了很多国外的文化习俗,接触了不少国外的信息,视野也有所开阔。这些也许成为了我后来出国留学的萌芽。

以上只是我的大学众多画面中的几个,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经历和故事,限于篇幅,先停到这里。

总结回顾:逃离了黑白灰的高中之后,我的大学生活变得多彩而且多维,我在这里快速成长并贪婪吸收新的信息,我也在这里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和外面的世界,我也学会了劳逸结合以及更加灵活高效的利用时间。更为重要的是,高中时常犯的头疼在大学里面也从来没有再出现过。

后记:愿我这些真实的经历给在学术路上的同行带来鼓励和启发,我会继续在这个公众号上记录学术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欢迎添加我的微信 EditingU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935-1279927.html

上一篇:惊心动魄的高考和填报志愿奠定了我人生的基调
下一篇:大学期间一次轰轰烈烈的创业
收藏 IP: 67.182.21.*| 热度|

16 郑永军 张晓良 刁承泰 刘立 贾玉玺 康建 尤明庆 黄永义 宁利中 张浩 彭真明 张红光 晏成和 张鹰 杨金波 史永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