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xu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0xu0008

博文

金庸武功的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 精选

已有 10025 次阅读 2020-11-18 23:44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 l 徐鑫


01 引用次数

引用次数是个很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

就像一篇公众号文章,有「阅读」、「点赞」、和「看一看」数。

「阅读」相对容易,有些人可能是被标题党吸引进去读的。「点赞」达到一定数量就比较难了,代表了阅读者对内容的认可。「看一看」则更难一点,需要阅读者非常认可,以至于愿意分享。

学术文章引用类似公众号的「看一看」,但是比「看一看」要求高得多,因为学术文章的创作过程比公众号文章艰难也漫长得多。在这样的漫长过程中,最终选择引用,表明被引用文章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引用次数能较好地衡量论文学术影响力。

02 影响因子

「阅读」、「点赞」、和「看一看」数,一般是文章推送之后的一段时间达到高峰的,这个时间以分钟、小时计算。

学术文章的引用次数的生成过程要慢得多,这是学术文章的创作过程决定的。学术文章的诞生要经历一系列过程:产生想法,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总结数据,分析结果,撰写论文,选择杂志,投稿,经历同行评议,修改,直至发表。所以学术文章的引用过程可能要以年来计算。

但有时候对学术评价的需求挺迫切的。奖励申报、职称晋升等,有时要求对刚发表的文章进行学术价值评估。

既然学术文章的引用要以年来计算,那如何在学术文章刚刚发表时就进行评价呢?

这就是影响因子的概念。

学术文章都是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那些引用次数高的文章得到更多的关注。发表这些重要发现的文章的刊物慢慢地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反过来,这些刊物慢慢地对一般的学术文章也不怎么待见了,更愿意发表可能被广泛引用的重大发现。

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好的文章和刊物互相成就:好的文章愿意投到好的杂志,好的刊物也愿意要好的文章。

结果就是,通常来说,好的刊物上的文章有更亮眼的引用次数。衡量一个杂志上某一年的文章的平均引用次数的一个指标,被称为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以年来计算的,不同年份会有波动。

文章在投稿的时候,根据刊物的历史影响因子,就能大体判断出文章可能在发表后不同年份可能的引用次数。

当然这只是对文章的一种近似的判断。近似在于,对于早就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用所有文章的平均来衡量具体文章,对于刚发表文章,还要再加上一条,用历史评价未来。

影响因子虽然不能和引用次数划等号,但依然是一个很好的学术评价指标

影响因子是对刊物的衡量,是对刊物上文章的平均化,不是对具体文章的衡量。但根据影响因子能大体判断文章被引用情况,尽管不是非常准确。

就像我们常常从学校出身对人进行判断一样。从统计学上来讲,名校毕业的学生可能有更好的发展,虽然具体到每一个名校毕业人的话,常常不会非常精确。

因为引用次数的衡量需要漫长的时间检验,杂志的影响因子变成了一种虽不完美,但是相对可靠的衡量标准,尤其对新发表文章。

不要说只有中国人重视影响因子,全世界的学术圈都重视影响因子。可以看看,哪个稍好一点的杂志,不会在官网上写上自己的影响因子?

03 杂志分区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有些内容,虽然意义重大,但相对小众,研究者少,引用也少,影响因子也低。比如数学,在影响因子上是没有办法和生化环材相比的。

所以又有了所谓的分区的概念。

分区就是按刊物所属类别,然后再根据影响因子,按比如前25%,后25%分类,分为1区,4区等。

分区避免了不同热度领域之间的不公平比较,让学术评价在领域内得到更好的衡量。

学数学的发表的文章,显然没有办法和生化环材的文章比,一个影响因子4分的数学杂志,可能属于1区,而在生化环材中,4分的杂志可能只在3区。

所以分区解决了不同领域之间比较的问题。在不同领域内自行比较,显然是一种更加可靠的办法。

04 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的关系

引用次数、影响因子和分区基本上很好地实现了对学术价值的评价,但是并不绝对。

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的文章,引用不见得高。反之亦然。

就像金庸武功。

第一类,影响因子高,引用次数高

《九阴真经》出道即巅峰。黄裳遍阅道藏,皓首穷经,终于创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武功。属于影响力极大,影响因子极高的武功。

一经问世,就进入热搜的头条,引得各路大V争抢背书。五绝都和《九阴真经》有各种渊源,再加上林朝英、老顽童,以至于郭靖、小龙女、杨过等,直至郭襄、灭绝师太、周芷若、古墓传人等。所以引用次数也是金庸著作之冠。

《九阳神功》紧随其后。书写于顶级杂志、少林寺藏经阁的《楞伽经》之中,影响因子也是极高的。

之后更有觉远、张三丰练习,潇湘子、尹柯西觊觎,再传至郭襄、何足道,以至于峨眉、昆仑、武当一花三叶,直至张无忌得到全本。引用次数仅次于《九阴真经》。

《太极拳》创立时格调极高。张三丰创立《太极拳》,初传给俞莲舟。后来武当七侠练习者众多。张无忌在武当山分分钟学习《太极拳》,并力克赵敏手下悍将时,《太极拳》迎来高光时刻。到了《书剑恩仇录》里面,赵半山传给胡斐《太极拳》之「阴阳诀」和「乱环诀」,风云再起。《太极拳》的引用次数也很高。

《降龙十八掌》是金庸小说中雄性荷尔蒙飞溅的武功,影响很大。从乔峰开始,到洪七公,以至于郭靖,金庸小说中最大的大侠都是练习《降龙十八掌》的。耶律齐虽然只学会了14掌,但是也是一时俊杰。史火龙也学会了12掌,是倚天时的一流高手。再加上黎生,鲁有脚等。《降龙十八掌》引用次数也很高。

《独孤九剑》是「剑魔」独孤求败的武功,影响也很大。后来杨过、令狐冲都练习过,引用次数也不小。

《易筋经》据传说是达摩所创,影响很大。后来修习的有游坦之、方正大师、令狐冲等。

所以,一般来讲影响因子高和引用次数多是正相关的。就像CNS(Cell,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一般引用次数是很高的。

第二类,影响因子高,引用次数低

并非所有高影响的武功流传都很广,有很多成为绝学,就是至此而绝的武学。

例如《黯然销魂掌》,《龙象般若功》,《六脉神剑》,《天山六阳掌》,《先天功》,《蛤蟆功》,《凌波微步》,《北冥神功》,《火焰刀》,《擒龙功》,《倚天屠龙功》等。

《黯然销魂掌》是杨过所创,在杨过击毙金轮法王时大放异彩,是和《弹指神通》,《降龙十八掌》工力悉敌的武功,但是也止于杨过。

《龙象般若功》,书中始于金轮法王,也终于金轮法王。

《六脉神剑》,只有段誉一人练成。

《先天功》似乎只有王重阳和南帝段智兴会。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同为顶级武功,《先天功》只要求不近女色,《僻邪剑法》要求引刀自宫,两者要求类似,但是练习后者的远远多于前者的,可能是人性常常意志薄弱,而又追求速成

其它所列绝学也大抵如此。

有些CNS上的文章引用次数也并不高。

第三类,影响因子低,引用次数高

《太祖长拳》的创立者肯定不是宋太祖,谁会用死后的庙号命名自己的发明呢?就像《黄帝内经》肯定不是皇帝写的一样。宋徽宗赵佶的独特书法叫「瘦金体」而不是徽宗体。

《太祖长拳》的创立者肯定是没有太大影响的草根,所以假托太祖之名。

但这不妨碍聚贤庄乔峰用《太祖长拳》大战天下群雄。

金庸小说中,以一敌众的著名场面只有3个,乔峰大闹聚贤庄是一个,另外2个,一是郭靖大闹蒙古军营,一是张无忌大战光明顶。

经此一役,《太祖长拳》名动天下。

就像学术杂志JBC,影响因子只有4分多,但是历史上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献(超过40万次),就是发表在JBC上的(福林酚法定量蛋白质的文章)。

第四类,影响因子高,引用次数高,但是害人不浅

《僻邪剑法》源自前朝宦官,可能是一个类似黄裳的人物,影响很大。

先后和《僻邪剑法》有关的人物有福建莆田少林寺的红叶禅师,渡元禅师(后改名林远图),华山岳肃、蔡子峰,林平之,岳不群,东方不败等人,引用奇高。

尽管如此,《僻邪剑法》激发了人们走捷径的欲望,所以引起很多血腥杀戮,如林家灭门。

金庸武功众多,因抢夺引起灾祸之惨烈的,以《僻邪剑法》为第一。

心肌干细胞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很大影响,引用也很多。

但最后发现心肌干细胞就是一场骗局,数以亿计的科研经费付之东流,遗祸无穷,就像《僻邪剑法》。

总的说来,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双高是常态,其它的都是小众事件。

评价引用次数最好消除自引

《一阳指》是大理皇室绝学,影响因子很高。修习的有段正淳、段正明兄弟、南帝,南帝的弟子渔樵耕读,直至郭靖的徒弟武修文、武敦儒,到倚天时期的朱长龄、武烈以及后人朱九真,武青婴,引用次数也不少。

但这些大都是大理一脉自引,所以《一阳指》逐渐式微,引用次数并没有挽救它。

学术评价应注意对冷门绝学的保护

金庸小说中用的最多的是剑,所以剑法中影响大,引用高的不少见,如《独孤九剑》。

但是不能忽视冷门绝学。

如青城派以雷公轰使的《青字九打》、《城字十八破》,蓬莱派的《天王补心针》,研习的很少但这些武功也很有价值。

还有金轮法王的五轮。历史上,使用轮子做武器的,恐怕只有金轮法王,漫威的美国队长的盾牌勉强算个轮子用。

武功生态多样性只有好处。

学术研究也是一样。冷门绝学可能影响因子和引用都很低,但是对于整个学术生态的健康是很重要的。

因为你不知道哪块云彩有雨。

05 如何进行学术评价

学术评价很难。但总的来说,引用次数(除去自引)+影响因子+学术分区能解决99%的学术评价问题,最具说服力。

其中引用次数(除去自引)应该是最具含金量的。

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学术评价的时候,常常只关注影响因子和分区,而忽视引用次数(除去自引),有点「得筌忘鱼」的意思。

影响因子和分区是针对杂志的平均化处理,引用次数(除去自引)才是文章自己的。

其实对于发表1年以上的文章,可能引用次数(除去自引)的评价更加准确,顶多加上个分区做加权,便于学科间比较

现在国家提倡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再加上个唯帽子)。其实四唯、五唯的基础常常就是论文,因为职称、学历、奖项、帽子也常常是建立在论文基础上的。

而只破不立是不行的。

所以需要立的,就是对论文的正确评价体系:

以引用次数(去除自引)为核心;

用分区加权,以在不同学科间比较;

仅对发表当年影响因子未出的论文用影响因子评价

 

:这篇文章探讨的,仅是以论文为代表的学术成果的评价,不包括解决重要技术问题的如专利申请方面的内容。


左手科研,右手金庸系列:

小镇做题家阎基的成功之道

洪七公的学术污点

金庸武功的科学属性

瑛姑的科研路

金庸小说中谁的科研能力最强?

论文如秘籍,科研似佛经

慕容复的名气是怎么得来的

欧阳锋和影响因子

金庸群侠之遗传学分析

科研葵花宝典

科学家告诉你全真七子打败东邪西毒的正确姿势,这也是一个人族和神族混合编队打败兽族的故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76720-1258922.html

上一篇:非学二代如何取得学术成功?小镇做题家阎基的成功之道
下一篇:鸠摩智逃离科研的3个理由
收藏 IP: 182.33.162.*| 热度|

22 武夷山 张晓良 黄永义 钟广法 许培扬 王从彦 杨正瓴 李兴超 杨小军 信忠保 吴斌 吕洪波 蔡宁 胡大伟 王启云 孙颉 李鹏晖 杨顺华 王林波 熊天 尚可可 康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