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tomorro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ttertomorrow

博文

太阳系末日 ——绝非世界末日!

已有 2830 次阅读 2015-6-18 08:56 |个人分类:地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太阳系末日

——绝非世界末日!

再过75亿年你我来相会,去开普勒-22b称霸?


1。臆想七十亿年后,橙色圆形的太阳,相对应为大部烤焦、正在焚烧着并即将毁灭的地球[1]

领略75亿年后,当太阳处于恒星演变后期,进入红巨星球期时,地球正在饱受太阳的烧烤,即将被完全烧毁的景观,点击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apj418-1可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未来地球上生物及地质状况,可基于几个持久延续的媒介,大体来推测。推导因素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学反应过程;星球内部的冷却速度;星际间相互引力作用;以及太阳光源度的稳步上升。一个最不可确定的因素,不得不提,那就是人类接二连三的新发明与创造。人类持续不断地推进着科学技术的进程,诸如地球工程的开拓与利用[2]。在动物界称霸,以及人间的争霸天下,梦想独统天下,改天换地[3][4]。当前诸如一系列的改变世界的生物工程,生物事件[5],缘由科学技术的发展[6]。诸如此类革新的优劣后果影响,也许最多能持续500万年[7]。相反,科学技术一旦被心怀叵测者荒谬地操纵或利用,可能会导致全人类的灭绝。如今拟将电脑植入人体,不仅仅是为了修复生理缺陷,更可怕的是另有企图。人类自食其果后,自然会留给地球上生物界不再被操纵与影响,再度缓慢地恢复正常的生物演化进程[8][9]

地史期间,间隔亿年间的偶尔外来天体撞击事件,曾经有过或未来更会有,导致地球上生物界的一次次灾难。严重的事件,可能会引发生物界重复的大规模灭绝。诸如此例事件,原自包括地球遭受直径为5-10公里(3.1-6.2英里)或以上彗星或小行星撞击;所谓超新星恒星的爆炸引发的冲击;距太阳100光年距离内,号称近地超新星的辐射影响。其他大型灾难地质事件,也可预测。完全应忽略人为全球变暖的长期影响,就像米兰科维奇理论预言那样,地球将继续处于新生代(第四纪)冰期,直到南北极的冰川全部溶化。地球气候变换的周期,非人类能所及,主要受控于地球轨道偏心率轴向倾斜度,及其旋进程度[10]。周期性超级大陆的重演,即在250-350万年后,板块构造可能会再造一个新超级大陆。接下来的15-45亿年间某一时期,地球的轴向倾斜会混沌的变异,轴向倾斜角度可能会高达90°。

而后的40亿年,太阳的光亮度将稳步地增加,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地球。其过程会加速硅酸盐矿物的风化,这将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再过6亿年左右,二氧化碳含量就不能继续维持C3固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平。而有些植物则可利用C4固碳的方式,使其能够坚持生存于CO2浓度,最低可降低至百万分之10水平。然而,持续的下降,最终会导致所有植物的灭绝。植物的消失,自然会引起所有的动物灭亡,这是因为植物乃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食物链[11]

大约再过11亿年,太阳光度会比如今高出10%。自然而然导致大气圈构成一个“潮湿的温室”,故而造成四大海洋失控而全部蒸发。也许到那时,板块构造将告结束,随之而告终的是整个碳循环[12]。之后的事件,地球内在磁场运转可能会停顿下来,自然而然磁层衰减,加速外大气圈中挥发物的流失。40亿年后,地球表面温度继续升高,将导致失控的温室效应。到那时,地球表面上,即使不是全部,但绝大多数生物将会灭绝[13][14]。 未来地球最可能的命运,那就是被75亿年来太阳光所焚烧,最终而毁灭。与此同时,太阳进入了红巨星(枯槁)阶段,也许会扩张、跨越或偏离如今的行星轨道。

本文实为科普,酷似科幻,依据可推,包括地球在内太阳系的命运绝非天方夜谭。75亿后的明天,地球将一去不复返。太阳自身内部热核聚变在熊熊燃烧,堪称耄耋之年,老气横秋,处于枯槁之时,命在旦夕。 那么,人类经历了数十亿的进化,在地球末日来临之前,定会想方设法到新发现的星球上继续称霸。诸位迁居何处,去哪个星球,继续你我在动物界称王称霸的风采,请您早点儿出谋划策,移居哪个星球来相会?众所周知,宇宙无限。地球仅为太阳系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微小部分。整个银河系中,大约有 1500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星球系为数不少,与地球相仿的行星定在其中。2011年,美国发现了适宜人类生存行星开普勒-22b Kepler-22b[15]。再过75亿年,地球即将毁灭,整个太阳系濒临一去不复返,人类到开普勒-22b Kepler-22b去统治(酷似地球上的殖民),还是到另一星球去称霸,何处来相会至今,银河系已发现酷似地球环境的五个星球中择优选择来相会(图2[16]。请读者们互通信息,不见不散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962432.html 

本文主要摘译编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作者介绍:

姬再良博士DR. ZAILIANG JI),早退休于加拿大多利大学海研究所 (Retired ResearchAssociate, Institute forCoastal and Oceans Research, University of Victoria, Victoria, B.C. Canada) 。Email:zji@uvic.ca; zaiji@shaw.ca; zaiji8@gmail.com

朱中一博士(Dr. Zhongyi Zhu), 北京地质学院学士学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 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授、系主任。

 

 

本文译编参考文献:

[1]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apj418-1 [2]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aree25_245-2 

[3]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Mooney-3

[4]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pnas104_31-4

[5]http://en.wikipedia.org/wiki/PubMed_Identifier

[6]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FOOTNOTEMyers200063.E2.80.9370-6

[7]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FOOTNOTEReaka-KudlaWilsonWilson1997132.E2.80.93133-7

[8]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bostrom2002-8

[9]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geo2_3_113-9

[10]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cc79-10

[11]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mj2012-11

[12]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lunine09-12

[13]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FOOTNOTEWardBrownlee2003142-13

[14]http://en.wikipedia.org/wiki/Future_of_the_Earth#cite_note-FOOTNOTEFishbaughDes_MaraisKorablevRaulin2007114-14

[15]http://www.nasa.gov/mission_pages/kepler/news/kepscicon-briefing.html#.VOPkvvnF8Xd

[16]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96243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7053-898791.html

上一篇:谁将主宰世界Who will be a boss of world?
下一篇:屡借不还,再借更难!
收藏 IP: 173.183.79.*| 热度|

3 吕洪波 李颖业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