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junappl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junapple 喜欢上课并且不断钻研如何上课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博文

年轻老师的教与研

已有 3392 次阅读 2013-6-10 11:1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年轻人的界定现在貌似已经又往后推了不少,逆生长的人层出不穷,呆在学校的老师也不见会有多老,十年前给我上课的老师现在还是那样,只是细看却也有了白发在两鬓,皱纹上了头。不管怎样,40岁以下貌似都属于青年,而青年老师在大学那道路也依旧漫长。

年轻老师究竟是应该一直专注科研,还是应该努力的教学呢?我想兴趣最重要吧,凡事都没有定论,也没有必要把年轻老师都赶回实验室去做实验。不过最近听到一些老师比较主张年轻老师应该去实验室做实验,搞科研,而教学只要会基本功就可以了。咋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年轻老师在硕士、博士毕业的余热下,一鼓作气继续好好的延续自己的研究课题,申请基金、发表文章、充实团队的技术力量,对个人或者对团队,在以科研为指标的评价体系里面,都是有莫大的好处而百无一害的。但是这只能是兴趣使然,就像读研究生,没有兴趣又怎么进行呢?

实验室需要年轻老师去指导,yes or no?当然实验室需要年轻的老师作为比较重要的中坚力量去做技术支持,好一点的可以做一个小老板,带几个研究生;不过良性循环很重要,研究生的导师是整个项目的指导者,而年轻老师是具体实施的解决问题者,如果越俎代庖的事情发生,“剥削”的事情也就不会少了,毕竟年轻老师有个晋升的指挥棒。

没有实验室工作经验就上不好课,yes or no?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是他的博士阶段有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二是他有没有自学和表达的能力。如果一个年轻老师的博士阶段的经验已经足以满足本科的正常教学,那继续实验室的工作完全就是在消磨他青春中最好的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如果他有很好的自学和表达的能力,那么他就会去查阅大量资料,与实验室老师交流,把最好的传授给学生。当然如果没有这两点,实验室的工作也只能说也许可以帮助他更好的上课。

但是说句可能很私心的话,年轻老师在实验室,最大的好处还是迎合了科研评价的要求,但凡能进高校做老师的科研上都有一刷子,所以这样的熟练工不用,还要再培养新的么?“平衡”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则是发展的最好的基础。没有必要一棍子拍成两拨,还要分个年龄段,或者从制度上作出限制。

从我毕业的5年时间来看,科研做的的确不多,但是在教学上的感悟却很深,而且这种感悟不是上一次两次课就可以有体会的,需要不断的授课,不断的与学生交流,不断的课堂设计,不断的上网看别人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不断的揣摩别人的授课语言与姿态,慢慢把所有这一切综合在一起得到的感悟,没有这5年的上课,即便我实验做的再好,我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而现在我想我依然不能算是,毕竟有点跷跷板了。

教学基本功的好坏体现在授课安排,板书,ppt,语言表达,互动交流等,可是生硬是所有教学基本功都能达标的年轻老师的通病,我自己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行优秀教师评比时候,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僵硬。教研室查课老师就说我,永远是板着脸在上课,我自己知道,内心唤不起学生的共鸣,老师评价你的课讲的再好也没有用,自然脸上也就难见笑容了。教学中过于重视基本功的东西,忽略的恰恰是作为老师最应该有的传道、授业、解惑,无论大班课还是实验课,说教总是一种较为低级的表达方式,引起学生共鸣后的课堂,才是精彩纷呈的。

记得去年上课,学生们可能因为其他考试,上课睡的较多,那天我的U盘中刚好有我毕业十年聚会的一个视频,我就在第二节课上放了一下,10分钟。学生感叹那个时候的我很年轻,也感叹那个年代中的各种东西。后来我对学生说,十年后你们再看看你们在什么样的位置和境地,这些都不是掉下来的,都是你的努力,现在的,或者是被压抑而爆发的努力才能改变你自己。

那届学生评价我,课讲的很清楚,但是就是有点不活泼。我想课讲清楚是作为高校老师最主要的一点,我大概花了5年时间,而活泼的课堂与网络式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课程精彩的另一面,我将继续不断的努力下去。所以我也很感谢我的学生,因为他们我才能够成长。

年轻教师,做研究还是上课,全凭兴趣,何必担心头上的指挥棒,因为你的特点,所以你的成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3127-698249.html

上一篇: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下一篇:20min的魅力课堂
收藏 IP: 116.235.227.*| 热度|

3 刘振华 时志强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