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价值意义~燕山居时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1man

博文

《黄帝内经》这部古书的医学价值何在?

已有 6029 次阅读 2015-5-22 05:47 |个人分类:探索历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黄帝内经, 整合医学

《黄帝内经》在医学发展史上的价值浅析

  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有所不同,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医学体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这也反映在人类对自身和疾病的认识上。按照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方法论分类,医学大概可以分为神巫医学、整体医学和科学医学三种。它们各有局限性,也有其相对应的历史时代。对生活于科学鼎盛时代的我们而言,更应看到科学不过是一种业已完成职业化和国际化的知识和方法生产体系,而绝非万能。科学虽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但我们应明白科学并非唯一的世界认识方法,比如哲学甚至直觉也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神巫医学(Magic-religious Medicine)是原始医学的一种,见于世界各民族发展的早期。由于 “安慰剂”效应和人类精神本身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治疗体系也自有其合理内核。传统医学兴起于文明曙光初现的古代农业社会,往往是一种主张“身心合一”及“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以朴素的自然哲学为指导思想,如汉民族的“阴阳五行”学说、印度的“三脉七轮”学说,古希腊医学的“四体液”学说也有着整体论的影子。现代医学也被称为科学医学(Scientific Medicine),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诞生于近代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兴起之时。现代医学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还原论的,藉由符合逻辑的科学实验,最终建构起解释并治疗疾病的病理模型和干预方法。

  汉民族传统医学的理论化肇始于《黄帝内经》。先哲们在缺乏科学思维和实验仪器的时代基于朴素的唯物哲学观,以疾病观察和自身体验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建构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黄帝内经》产生于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所盛行的“五行阴阳精气学说”成为其最主要的思想内核。在该书中,广泛使用了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和规律来推测和解释人类疾病现象的内在机制。

  作为一部写作于农业文明时代的古医书,《黄帝内经》对当时的多数健康问题的做了记录,并描述了对疾病预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黄帝内经》的整体论的方法学在生产力不发达时代尤其适合,其文字之精辟,并不逊色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其理论内核是如此的简朴而实用,使得生活于蒙昧时代的先民们藉以获得了一种低成本的基本医疗保健。它所包含的医学思想如整体观念及养生保健和一些具体的医疗方法至今仍在发挥着有益的价值。屠呦呦甚至在拉斯克奖颁授发言中称,她发现青蒿素的灵感和中国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则记载有关。

  当前医疗卫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环境恶化问题、医疗费用高昂和慢性病流行。现代医学也被称做“对抗医学(Allopathic Medicine)”,是以发现病灶并治疗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其成长为主流医学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已显现出由于分科过细和仪器进展导致的医疗服务碎片化及过度技术主义/过度商业化的弊端。面对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日益流行的严峻形势,WHO提出了“由治疗向预防转变”的医学模式变革。在整合主义思潮下,一些传统疗法和古典医学思想又重新被重视。随着复杂科学的兴起,系统论、控制论、混沌论等一系列新思想的出现,征对复杂性医学问题,有学者提出了整合医学理念,倡导整合一切有效治疗手段来干预复杂性疾病。如今整合医学理念方兴未艾,甚至一线癌症中心也开始了整合医学研究,甚至有人将整合医学称为21世纪的医学。

  《黄帝内经》是一部记录先人医疗经验的古书,其间蕴藏着丰富的医学研究素材,其间饱含整体医学的哲学思想。对身处当前饱受指责的医疗困境中我们来说,无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思维观还是天人合一的生态健康观,在今人开来,无不充溢着人性和理想的光辉。邓铁涛老中医认为《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很难解释五脏之间的复杂关系,显然已经不再适合。站在21世纪风云诡谲的时代变幻中,信息和数据革命的枪声刚刚响起,关注“真实世界”的声音又在回荡,而以NBIC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已在酝酿之中。社会发展速度因科技革命而不断加速,我们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时代。回顾历史,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认识,在新的理论工具下,我们当以无愧先人智慧的态度跨越《黄帝内经》去开创健康科学的新境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0942-892193.html

上一篇:肿瘤科病房故事.总是去安慰02
下一篇:现代医学对“感冒”的认识与解释
收藏 IP: 183.60.183.*| 热度|

4 陈冬生 李土荣 孟佳 jlx19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