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wangxiaoxue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wangxiaoxue1 像我这样笨拙的生活,我只赞美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博文

阅读经典如打开一扇门,召换出来的正是自己,犹如经历人性之旅

已有 2866 次阅读 2017-6-19 21: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阅读经典就是打开一扇门,打开门之后换出其中的人来,那个人就是你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读出什么样的红楼梦,你就会解释什么样的林黛玉。拿出我们自己去跟经典之间做一个激荡,做一个召唤,召唤出来的其实就是内在的那个自我。经典是封闭的,是静止的,已经是具体存在那里的一个固定的样态,但是这个固定的样态,要怎样让它鲜活起来,怎么样回复到它活生生的有机体的一个生命,运作的模式跟那个风貌,那就是我们读者的责任,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她有没有历经她人生中的许多变化。我们读者要想作者一样的努力,爬书,才能达到与作者一样的高度,与经典一样的高度,像红楼梦就像一个有机会,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有机体,每个细节就像生命的细胞,都是重要的,都是包含生命遗传信息的,我们读者要摈弃个人的成见,尽量抽离个人的成见和偏见,为的就是清楚完整深刻的理解对象,我们读书不就是这么个目的么,读书不就是为了看到我们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么,这才能构成我们个人的成长。如果我们读书就是为了印证之前就已经知道的东西,哪还有什么意义呢,读书就是为了打破旧的自我,然后开启处我们新的自我的可能性。不知道的事情,不做妄下断言。做论断的时候必须避免各种极端,极端当然是比较强而有力,比较醒目,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诱惑,它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做一个好的读者,一个好的批评者,就要避免各种极端,因为每一个极端当然是真实的,都没有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人文在各种可能性里面都是对的,但问题是,你对不表示你就是最全面的,所以,这些极端仅仅是从事物中所抽出的一个方面而已,而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有好多其他的方面,只有包括事物各个方面才会是完整的真理,这种思想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掌握住自己,不让自己专门沉溺于某一个方面,我们要做的是从他们具体的统一当中看到全体,一个作家他的价值观自觉的在主导他的写作的时候,难道没有其他非自觉的潜意识会渗透到他的笔端而影响他的写作么,这种非自觉潜意识的干扰,而在他的写作中发生了那个影响,那么我们凭什么说有一个所谓作者自觉的价值观在引导,甚至有作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某些东西都已经加到他的具体写作中,所以怎么可能有一个所谓的清楚的作者的价值观在作者指引呢,如果一个作者用自己的价值观,善恶两份,然后是非分明,然后就把他所认为的对的东西作为全书的主轴去引导,你认为是一部好的小说么,一部好的小说不是更应该是很广袤的多元的开展人性的各种可能么,假如有一个很明显的一个优势的意见,作为一个最高亢的唯一的独白,你真的会觉得这是一部好的作品,会深深吸引你么。作者在创作时,除了潜意识之外,还有没有我们直到今天为止,都没有办法去破解的创作的奥妙呢,一个活生生的小说的人物,他根本不受小说家的控制,他有他自己的生命,当你刚开始好像是你创作他出来的同时,他事实上就开始独立出来了,你必须顺着他的个性去写,他已经脱离了你的控制,他有他的生命,小说家反而退居到一个只不过是把这个生命呈现出来的一个媒介而已,这个生命有他自己的力量,他自己会成长,会变化,会有他自己的道路,创作是很微妙的,奇妙的,创作恐怕连作家本身都不能参透奥妙,他只是一个有一点点是上帝的选民被指派来从事一件复杂到连他自己都不能体会到的工作,所以我们要问这个作家的价值观是什么,他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全部问错了,一个作家如果真的如是表达了他的价值观或者观念,可是,不要忘记一个作品的生命是由读者所赋予的,读者不去读,不去诠释,这个作品其实就是被密封盖住了,只有读者的阅读才能重新让她鲜活过来,读者怎么读,就是赋予作品魔幻的力量,你的手指接上了上帝的手指,突然之间,瞬间生命就产生,既然读者怎么读这么重要,所以呢,我们为什么要管作者在想什么,请不要去追问曹雪芹在想什么,作品写出来之后,作者已死。不要用所谓曹雪芹的价值观来作为你对这些人物跟情节的论断标准,我们所以为的曹雪芹是什么意思,不也是你解读过程中所形成的么,所以,读者跟经典一样重要,请你做一个好的读者。这个好的读者严格的自我控制,不要让成见主宰,不要让你的情绪去干扰,不要让你的时代来阻碍,然后好好的去了解,米兰昆德拉说到我小说中的人物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诸种可能性,作家好像是赋予人物的生命的上帝,其实他所赋予生命的那些万物,也就是各式各样的人,犹如上帝一样,我对他们都一样的喜爱,都是他认识到的人性的各种可能,在摸索探索跟塑造他们的过程当中,作家仿佛也在经历人性之旅,也不断的在对人性有新的认识,所以他是他们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各种可能性。整部小说根本上就不应该有任何的单一价值观的一个主导,小说并不是人类的自白,也就是说不是个人的自白,它事实上是对人类生活的一个总体考察,生活的面貌可以有哪些的丰富和深刻,是在做这件事情,生活是网络,复杂纠缠,不可能有什么一个什么单一绝对的价值观被突显出来,作家是要发现这些人类生活的丰富,奥妙,复杂,纠葛跟无可奈何,创作任何小说的作家,不是任何挂念的代言人,严格说来,他甚至不应该为自己的信念说话,他是要客观丰富多元的来呈现这个世界,他的自我只不过是非常渺小的一个人类而已,没有任何一个人类可以凸显凌驾于其他人类之上,我们读者就无须找一个所谓的观念来代言,小说人物不是对活生生生命体进行模拟,小说人物是一个想象的生命,是一个实验性的自我,因为作家也在了解人性,人性那么深不可测,作家也是在探索的过程中,然后才赫然发现,原来如此,所以他笔下的小说人物,连小说家自己都会感到惊讶,作家对每个人物都一样的喜欢,俄国作家巴赫金说每个小说都是一部复调小说,用来作为跟所谓单一价值观底下的一个独白型的小说作为区隔,会存在很多个价值观,会客观同时存在,而且有同等的价值,都是同样美妙动听的主旋律。不要带着褒贬色彩,而是要去认识,发现,理解,那马细节就会从遗失的角落又回到你的目光瞩目的对象,然后你的对象就会产生质变,然后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人性,这个人性就会让你深深的感到惊讶,作者穿插真假,透过真假的辩证关系,是为了扩大读者的视野,让读者看到真跟假是人生经验中互相补充,而不是对抗的两个方面,彼此是互相一体的,甚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线之间,就会产生莫大的翻转,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其根本就是含蕴这二元补充,不是互斥的,是一体的,真跟假一样重要,甚至没有本质的差异。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有那个人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主角,即便是不用死亡退位,由新世代来,你和我在这个同样的时空里,我们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永远可以霸占着舞台,然后拿着唯一的麦克风,别人只要听你,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绝对的优越性的价值,事实上,大家都是同声部,彼此都在演唱者自己的生命之歌,跟真和假对应起来,真和假没有任何一个是绝对的唯一的价值,都可以有很有意思的自我展演,你补充我,我补充你,才一个完整的整体,然后互相衬托对方,事实上我们彼此同样的重要。一种本能的对于感觉而非理智的偏爱,只有意见的资格,而谈不上知识,理智要刻苦的压抑自己,要训练自己思想逻辑的严密,只有诉诸理智,艰苦的客观的严谨的,我们得到的看法才是知识。小说家力从作品后面消失,写完小说之后,小说家就退位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39418-1061795.html

上一篇:求一篇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2008年的土木工程/岩土博士论文
下一篇:我为什么喜欢经济学
收藏 IP: 222.178.10.*| 热度|

4 徐令予 魏焱明 朱晓刚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