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告老还乡”这个政策维持北京800年古都没有膨胀扩大
热度 3 赫荣乔 2014-4-2 17:06
看了一则消息《 投资客保定抢房楼盘闻风涨价 : 国企员工请假看房》 ,十分感概!仅仅是因为一个传言,还是事后被政府部门否认的传言,就让沉寂的保定楼市一夜之间热闹异常。 北京的地盘是否要膨胀到保定去,尚不能确定。但是,从历史来看,自从元朝在北京建都以来,历经 800 多年的历史, ...
个人分类: 浅谈|317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什么是“人民内部矛盾”?
热度 3 赫荣乔 2014-4-1 08:27
人民内部矛盾的定义 凡是可以用人民币解决的矛盾,叫人民内部矛盾。
个人分类: 浅谈|54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比萨斜塔里的家具
赫荣乔 2014-3-28 12:17
在“比萨斜塔”里,要想找平衡,要想把所有的家具放平,就只能把家具的“腿”搞得长短不一,做成畸形的家具。如果把这些家具搬到平地上,则不可能放平。因此,在“斜塔”里,把家具改 来改去,永远不可能做成真正平衡结果来。 这就是说,绝不能够“照搬”平地上的家具,必须对家具进行修改,具有特色,才能够 ...
个人分类: 评论|20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早在4000年前,中国人准确地记载了眼睛的视野及其“偏盲”
热度 1 赫荣乔 2014-3-24 13:44
国际神经科学权威教材NeruoScience: Exploring the Brain在其开篇(基础篇)中叙述道:2400年前,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在其《论神圣的疾病》(On the Sacred Disease)首次记载了人类对脑的最初认识。 然而,通过作者的长期调研和推测,中国人(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在4000年前采用青铜器,准确地记载了人类视觉的 ...
个人分类: 浅谈|236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热度 2 赫荣乔 2014-3-13 15:18
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爱看书、珍惜书,爱劳动、尊重劳动。从而自食其力,活到老,学到老。 然而, 我们的学校把孩子们教育得来厌恶读书 ,甚至把书撕掉了,当他们毕业的时候。。。 高中毕业了,书也就撕掉了。 引文地址: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_7fxHszL ...
个人分类: 评论|3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热度 5 赫荣乔 2014-2-10 09:17
人的本性,是指人的社会性。除此之外,就是生物本能,即动物性。 人的本性取决于时代和其生活的社会。所以,存在下列关系: 农耕社会: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采取“仁治”。 商品社会:人之初,性本恶。既然人的本性就是掘财,原本有罪,所以必须采取“法治”,才能管 ...
个人分类: 浅谈|3945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5
慢性脱水、老年痴呆、合理饮水
热度 2 赫荣乔 2014-1-11 10:20
老年认知损伤被认为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包括轻度认知损伤前期( pre-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 pre-MCI )、轻度认知损伤(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 MCI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 AD )三个阶段,慢性脱水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共同具有的一种特征。 1 、认知损伤患 ...
个人分类: 浅谈|4338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读《秭鳺》泪眼难睁,断断续续读了4个月----淑江读后感
赫荣乔 2013-12-30 10:10
搜狐网友“淑江”读《秭鳺》断断续续四个月 读 《 秭鳺 》 有感 文:淑江 读“隔壁邻居”的诗歌 《 秭鳺 》 有感。秭鳺诗歌内容是 2008 年汶川地震,震前,震中,震后的照片与文字。这本书没有一次读完,因为每次触及,就有以泪洗面的冲动。所以断断续续的 4 个多月。迟复的文字表示对“隔壁邻居 ...
个人分类: 读后感|258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真实是《秭鳺》的生命力----朝圣过的云读后感
热度 3 赫荣乔 2013-12-26 19:36
---朝圣过的云--- 在真实的惨烈中展现人性的光泽 —— 长篇叙事诗 《 秭鳺 》 的赏析与感悟 在诗情渐渐沸腾寒夜的热泪里,当视力残疾的我,丢下枕边床头正在热读的几本书,手不释卷地彻夜读完 236 页的 《 秭鳺 》 后, ...
个人分类: 读后感|2970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