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支撑科学文化运行需要什么条件? 精选

已有 8330 次阅读 2019-2-9 14:3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62914aably1fvyvnp44qzj20eq0jgdj8.jpg

支撑科学文化运行需要什么条件?

1、 李侠 2、缪秋民

(1、2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今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场伟大的文化改革运动。先哲们试图以替代的方式完成文化变迁,这个过程是以启蒙的名义进行的。最初的启蒙药方是二元结构的,即药方1=D(德先生)+S(赛先生),历经百年的探索与实践,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把这份药方升级为三元结构,即新的启蒙药方2,药方2=D+S+X。至于这个新元素X到底是什么,学界还有很多争议,如有学者认为X是伊先生(创新)、还有学者认为是穆姑娘(道德)。当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是正义,这是基于柏拉图对于城邦最大美德的确立而来,先不必急着给出最终的答案,这个问题还有待未来更多的深入研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厘清从药方1到药方2的变迁中,启蒙运动发生了哪些变化?众多学者们早已指出,由于时代的特殊性,20世纪初的启蒙运动还未来得及充分展开,就在外部国际环境变化的裹挟下匆匆从启蒙转向救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蒙运动对于中国而言至今仍是一场未完成的运动。如今已经是信息化时代,环境、条件与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补上所缺的那堂课,启蒙运动必须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姿态就是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一种高级文化,它建基于人类近四百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基础上,在整个社会中具有最大的共识,一旦科学文化内化于心并有效型塑人们的认知结构,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释放最大的生产潜能,而且通过科学文化的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绕过很多制度障碍和观念壁垒。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的获得是需要条件的,它的有效运行更是需要稳定的基础支撑条件,否则再好的理念也是无法发挥效用的。科学史的研究显示,支撑一种文化再生产与有效运行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要素:经济条件、整个社会的文化基准线与作为文化载体的群体规模,缺少这些条件的支撑,任何先进文化也是无法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的。

1、科学文化与经济条件

科学文化的获得是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的,缺少这些资源,科学文化就无法生产出来,也就谈不上顺利进入到公共领域的问题。抛开个人为了获得科学知识所需付出的成本不谈,为了简化起见,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区域能够有效获得科学文化的经济条件包括如下两个指标:其一,人均GDP指标,这是个人能够获得科学文化所必须具有的经济条件。古人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此言不虚,只不过今天这句话应该改为:仓廪实而知科学。没有适当的经济条件,也就无法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文化。图1是我国近十年人均GDP的增长情况,


图1:全国人均GDP的增长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从图1可以清晰看到,近十年来我国人均GDP逐年增长,把2017年人均GDP数据换算成美元已经超过8000美元的关口,说明中国已经整体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数据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温饱型生存模式,开始进入自我发展模式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上,整个社会的公众才有可能和有偏好接受新知识与新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科学文化是一项昂贵的行为,还好中国已经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有能力也有意愿接受科学文化等新理念。上述数据只是宏观描述,由于区域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均衡性,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在中国具体哪些区域具备了传播与接受科学文化的经济条件,下图2,我们给出一些在经济基础条件方面满足标准的区域:

图2:2017年全国各省份人均GDP分布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最先接受科学文化的区域一定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区域,我们倾向于认为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是文化接收与扩散的边界条件(2016年OECD国家人均GDP为42474美元),然后文化沿着从先进地区(文化梯度高)向落后地区(文化梯度低)扩散的模式推进。根据这种理解,全国有14个省区(从高到低降至辽宁为界)接近或达到可以接受科学文化的经济条件。这些区域也是国内经济表现比较好的地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在某一些区域内大范围传播科学文化的经济基础条件。另外,那些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地区,虽然不具备大范围接受科学文化的经济条件,但是在局部地区(如省会以及主要地级市)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这种整体与局部的相互促进的态势,能够使科学文化向更多地区渗透并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其二,一个区域内的城镇化率。现在的城市已经充分证明,城市是知识与文化等各类资源的蓄水池。由于科学文化的存在高度依赖制度、人、财、物的集聚,而城市恰恰具有资源的集聚效应。同时城市又具备比较完善的市场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能有效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为科学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因此,科学文化与城市处于一种共生关系,如历史上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各城邦共和国、17世纪的伦敦、18世纪的巴黎等,如果缺少这些中心城市的存在,人类文明之火早就熄灭了,也就更不会有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等伟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这个数据显示出中国整体的城镇化率,具体到各个省级区域的城镇化率分布如下,见图3:

图3:全国各区域城镇化比例(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从图3中可以清晰看到,全国只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全国平均值,也就意味着,这13个省具有推广与接受科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率是反映接收新理念的重要指标与物质载体。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指出:城市生活方式则是与文明同时诞生的。如果我们把适合接受新文化的城镇化率指标设定为50%,那么全国有25个省市具有接收科学文化的物质基础。这个推论是基于,如果城镇化率的指标超过50%,那也就意味着该省人口总量的60%以上是居住在城市里的(这与我国的户籍登记制度有关,即一个城市(城镇)的人口=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虽然没有户籍,但也在这个城市生活、工作,分享共同的文化。这个比例在一些超级城市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一半,城市越大,常住人口越多,如北、上、广、深的常驻人口与户籍人口几乎各占一半。一旦一个区域内呈现出城镇人口以60%对乡村人口40%的规模优势,理论上说,新文化信奉者就会在规模上超过传统文化的信奉者,并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考虑到流动性,全国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应该在9亿人左右。城市是一个空间相对密集的区间,在这里,任何新信念都会得到快速传播与扩散,如果这种文化被证明是有益的,那么也会被快速接受。因此,城市规模与人口结构对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2、科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基准线

总结五四启蒙运动不成功的诸多原因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国内文化基准线严重偏低,大多数民众仍处于文盲状态,导致对先进理念的接收能力与传播效果都出现了严重打折扣现象,这种现状与启蒙设计出现严重不匹配。我们可以把区域内人均受教育年限视作当地的文化基准线,这个指标直接决定一个区域内的基层民众对新理念和新科技的接收能力,同时,这个指标也从侧面标度了该区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发挥作用的潜在可能性。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受教育年限为研究生19年、本科生16年、专科15年、高中12年、中职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未上学0年,据我们测算2016年全国文化基准线是9.08年,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具体区域的分值见图4:

 

 

图4:全国文化基准线(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从图4中可以清晰看到,颜色越深,该区域的文化基准线越高,越适合科学文化的吸收与传播,反之亦然。目前全国有13个省区的文化基准线超过全国平均值,北京与上海的文化基准线接近高中水平,显然,文化基准线越高的区域也是未来推行科学文化的首要选择区。

一个地区的文化产出水平是检验科学文化推行效果的重要参照标准,文化产业增加值代表这个区域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水平,也间接揭示出该地区对科学文化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下图给出了各地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的情况:

TUPIN 5.jpg

图5:2016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占GDP比重(根据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整理)

 

图5显示了2016年各省份在文化制造、批售、服务领域的表现情况。在这份榜单里,只有9各省市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全国平均值,数量远小于人均GDP榜单、城镇化率榜单以及文化基准线榜单,因此这个榜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当下各地的科学文化运行现状,也可以有效排除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错觉。这些省份在人均GDP、城镇化率、文化基准线的支撑条件上也处于领先的位置,它们无疑会在接下来的科学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优势,并引领所在区域的经济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3、科学文化与作为载体的群体规模

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能够有效地嵌入整个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的生存取决于两个条件:其一,新文化范式与原有文化范式之间的冲突强度。如果两种文化冲突非常激烈,那么新文化范式在扩散中就会遭遇更多阻力,从而生长空间的拓展会很难;其二,信奉群体的规模。换言之,如果一种文化它的信奉者规模较小,社会认同度比较低,那么它就无法战胜或者替换老的文化范式,其发展与生存将受到极大抑制,那么新的文化范式所具有的生产力功能也就无法释放。人们为什么会习惯性地拒绝接受一种新文化范式呢?从经济学上讲,学习新的文化范式是需要付出学习成本的,而由此带来的收益却是不确定的,人性之中天生具有厌恶风险的决策机制,因此,人们在没有看到结果的时候是不愿意冒险接受新文化的,即便老文化范式不能带来收益,至少也不用付出更多的额外学习成本。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讲,历经百年的启蒙宣传,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依靠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打消了人们对于科学的敌意,至少在器物层面,人们是愿意接受代表科学文化成果的现代科技产品的。而要真正使科学文化的硬核获得具有支配性的地位,需要它的信奉者规模足够大并占有优势。而科学文化的最初信奉者毫无例外都是来自大学,那么一个社会中大学毕业生的规模将能很好地代表科学文化的信奉者,据统计近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达到9972万人,见图6:

图6:历年(1998-2018)高校毕业生数量(根据相关数据整理)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规模,如果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的毕业生,总数将达到1.1亿人。目前每年毕业各类大学生、研究生等接近900万人,10年后,总量将近1亿人,加上原有的大学生库存,达到约2亿人的规模,占到人口总数的14%左右,这个庞大群体规模,足以让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得以发展壮大,而且这个群体还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那些传统文化群体,经过缓慢的演化与融合,科学文化将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将极大地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文明与福祉的提高。也许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中国未来想要成为世界性国家,那么按照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观点,它必须拥有世界性的文化。显然科学文化是决定未来中国能否成为重要世界性国家的必不可少的标准配置条件。全球化首先是文化的全球化。没有文化上的彻底变革,一切都是空谈,工业革命以来的近代科技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演变模式的无可替代性。

4、科学文化什么时候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大体上可以预测,中国现在已经有一些区域具备了推行科学文化的基础支撑条件。但这些条件的满足仅是提供了新文化生长的可能性,真正让新文化落地生根还需要一些外在环境的压力与需求。当下中国思想界存在三种主要文化潮流:文化复古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与科学文化。文化复古主义是基于传统农业社会而产生的文化,这种文化显然不适合基于工业逻辑而来的现代社会的需要,推广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社会运行阻力较小,社会的熟悉度比较高,接受成本较低,但是用这种文化来塑造群体的认知框架,是无法提高个体的创造力与生产力的,也无法提升社会的整体活力,更无法满足当代社会走向文明的需要。意识形态文化更多地侧重于政治层面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在微观层面对于创新的支撑作用距离较远、作用也较弱,在宏观层面意识形态文化对于经济的干预较大,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这与市场的本质要求是矛盾的。因此,只有科学文化既符合市场的需求,又可以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力,同时用这种文化塑造的社会才能体现出更高的效率与文明,从而形成地域优势,并逐渐产生优势累积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的,落后的文化在竞争中必然被淘汰。按照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看:文化的净流入现象是无法阻挡的。以往坊间流传的一个说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时代显然是无法成立的。回到本文的主题,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说:以北、上、广、深、江苏、浙江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将率先出现科学文化占主流的局面,这是经济、文化基准线与人才积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培育友好型社会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个体潜能,这一切都为科学文化在全社会的流行提供了契机。要么改变,要么被改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铁律。由此带来的普遍趋势就是越早推行科学文化的区域,越有利于实现赶超型发展战略,因为科学文化从本质上契合市场的内在结构要求,追求真理的文化,一定会培育自由、公平与秩序的市场环境,而这一切必然会促进各种资源向市场程度高的区域集聚。可以预见:中国科学文化的扩散模式应该是由点及面,分阶段扩散模式,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要做的是科学文化应该在条件比较好的区域率先推广起来,从而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这也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的必修课。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写于年前,现发在2019-2-9日的《科学网》公众号上,与张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161356.html

上一篇:中国足球就是瞎折腾的牺牲品
下一篇:新时代推广科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研究
收藏 IP: 101.224.149.*| 热度|

10 武夷山 文克玲 郑永军 王德华 黄永义 刘钢 周健 冯兆东 张学文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