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包存宽:小康环境指标不妨这么来定

已有 2725 次阅读 2015-4-29 18: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小康社会, 环境指标

核心观点:

1、小康指标要尊重差异性,不要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2、小康指标应坚持走群众路线;

3、可构建一个包含有进步指数、水平指数、目标指数的小康环境指标体系,形成地方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自我激励的长效机制;

4、当无法一下子说清什么是小康及小康环境指标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小康容不得什么样的环境问题?比如灰霾、污染的水体、对舌尖安全的担忧等等。


   记者:作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之一,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您认为全面小康要不要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

  包存宽:小康是有层次性、多样性的,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对小康的理解不完全相同,追求小康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大家是不是已经实现小康了,很多人最后可能是“被小康”了。小康指标在不同地区有差异性,要尊重差异性,试图以一个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来标识小康很难,现实意义也不大。

  记者:小康指标应该如何来定?

  包存宽:小康指标不能建立在单纯的分析基础上,不是只由精英阶层讨论讨论就能定下来的,应坚持走群众路线。指标从哪里来?要从群众中来,看看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指标确定以后,再解释成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到群众中去。

  我认为,要从3个维度理解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指标:一是进步指数,在纵向和自己的过去比,体现改善或努力程度;二是水平指数,和周边比,找准自身不足;三是目标差距,和标杆或规划目标比,明确努力方向。这样的一种指标体系能够形成地方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自我激励的长效机制。

  记者:以PM2.5浓度为例,您认为控制在多少算得上小康标准?

  包存宽:将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看,虽然目前还很难说清二者的因果关系,但至少是存在相关性的。我们不能接受的水平,就是底线。当我们无法说清什么是小康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发起一个讨论,看看大家心目中的小康容不得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带着雾霾、污染的水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设定小康指标应基于一种底线思维。就像如果贪腐问题大范围存在,不能说是政治层面的“小康”,如果环境违法也大范围、常态化存在,不能说是环境小康。如果大家普遍的满意度不高,也算不上小康。


全文如下:http://www.cenews.com.cn/sylm/zdtj/201504/t20150427_791373.htm

小康环境指标依据什么来定?

发表时间: 2015-04-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岳跃国

  ◆本报记者岳跃国

  记者:作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之一,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您认为全面小康要不要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

  周冯琦:小康社会生态环境需要建立指标体系,要有一个判断标准。但我想这一标准不宜绝对化,也没有必要。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之上,与已经存在的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等指标体系有一定的衔接性,利用已有的统计和监测基础。每个城市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可以设置一些特色指标,其中一些指标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稍微超前一些。

  包存宽:小康是有层次性、多样性的,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对小康的理解不完全相同,追求小康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大家是不是已经实现小康了,很多人最后可能是“被小康”了。小康指标在不同地区有差异性,要尊重差异性,试图以一个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来标识小康很难,现实意义也不大。

  记者:国际大都市、生态创建、全面小康,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有何不同?

  周冯琦:每一个指标体系标准的确定,都和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是由当时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决定的。国际大都市除了具有对世界和地区经济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综合服务功能强等特征之外,还应具备宜居的生态环境;生态创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和所设定的标准,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而设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级阶段,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相应也会提高。绝对地比较指标的高低不科学,但总体来讲,小康指标应该高于以往的生态创建指标。

  记者:小康指标应该如何来定?

  包存宽:小康指标不能建立在单纯的分析基础上,不是只由精英阶层讨论讨论就能定下来的,应坚持走群众路线。指标从哪里来?要从群众中来,看看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指标确定以后,再解释成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到群众中去。

  我认为,要从3个维度理解小康社会生态环境指标:一是进步指数,在纵向和自己的过去比,体现改善或努力程度;二是水平指数,和周边比,找准自身不足;三是目标差距,和标杆或规划目标比,明确努力方向。这样的一种指标体系能够形成地方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自我激励的长效机制。

  周冯琦:以往的环境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层面:一是反映环境质量的,包括水、气、声、渣等;二是反映污染排放的,包括总量、浓度、强度等;三是反映环境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的,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入、政策法规的建立、环境执法等。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也应该围绕这3个层面来设置,但出发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以往多注重优良率,小康指标则应更加注重以公众健康为底线的环境质量标准;反映污染物排放的指标设置,应该在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内来考量;反映环境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的指标设置,更加注重环境信息公开,更加注重公众的参与,更加注重环境法治等等。

  记者:以PM2.5浓度为例,您认为控制在多少算得上小康标准?

  包存宽:将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结合起来看,虽然目前还很难说清二者的因果关系,但至少是存在相关性的。我们不能接受的水平,就是底线。当我们无法说清什么是小康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发起一个讨论,看看大家心目中的小康容不得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带着雾霾、污染的水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设定小康指标应基于一种底线思维。就像如果贪腐问题大范围存在,不能说是政治层面的“小康”,如果环境违法也大范围、常态化存在,不能说是环境小康。如果大家普遍的满意度不高,也算不上小康。

  周冯琦:从一个城市生态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上海的小康指标中的PM2.5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35微克/立方米的过渡期标准,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到2020年可能还会增加,发展的压力、区域影响的挑战仍很大。要在3年~5年时间内达到标准,确实有难度,但应该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886197.html

上一篇:我的“留守”学生在他硕士论文中的致谢——照片版
下一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收藏 IP: 180.154.70.*| 热度|

1 蒋大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