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Wiley国际出版集团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共话前沿,赋能未来——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高峰论坛及编辑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近70位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领域的学者、科研人员共聚一堂,围绕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的学科交叉及研究前沿、开放科学与开放获取对全球科研环境和学术出版的影响、期刊出版及期刊编辑工作、疫情时代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新常态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理念。
Wiley高级副总裁 & 全球教育业务总经理Philip Kisray先生,Wiley中国编辑部总监吴燕女士进行了现场致辞。大会学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邵明安教授也通过视频为本次大会致辞。
同为本次大会学术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做了题为“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与前沿进展”的主旨报告,分享了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的现状和趋势、研究热点、学科前沿及国际合作现状,并提出了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王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当今全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交叉融合是必经之路,本次峰会立足跨学科发展,对布局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她同时还对Wiley在促进跨学科交流、通过学术出版推动科研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
本次大会还邀请到了多位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以及Wiley编辑部领导人就不同主题作分享报告。包括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教授作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前沿报告;Wiley编辑部副总裁Miriam Maus女士题为“Wiley生命与地球科学:共铸卓越影响力”的视频报告;Wiley科研诚信及出版伦理总监Chris Graf先生题为“Wiley开放科学助力学术成就”的视频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教授作的“推进数据共享与数据开放—神经影像与脑科学实践分享”报告等。
Wiley是全球科研与教育的领导者,致力于在全球引领开放科学运动,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开放研究。Wiley于2019年启动了开放科学大使计划,旨在表彰为开放研究和开放科学做出贡献的学者。在此次会议的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环节,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4位开放科学大使到场,并举行了颁奖仪式。4位开放科学大使是浙江大学陈士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金双侠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战爱斌教授(按姓氏拼音排序)。
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在科学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研究成果的能见度和影响力,提升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知识的再利用与创新。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人员、资金、政策等限制也使开放获取与开放数据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次大会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贺永教授作为主持人,华中农业大学金双侠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战爱斌教授、浙江大学陈士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左西年教授和AGU中国区编辑出版和学会合作代表杨文白博士作为嘉宾,与全场与会老师共同探讨了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的机遇与挑战,探求如何更好地利用开放获取和开放数据助力科研发现和提升学术影响力。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多位Wiley高水平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期刊主编通过视频分享了编辑工作的经验。Soil Use and Management主编、清华大学侯德义副教授也在现场进行了经验分享。Wiley科学编辑查昭博士向与会学者介绍了Advanced系列生命科学新期刊Advanced Biology 、 Advanced Genetics。
在大会最后的分组讨论环节中,与会的所有老师与自己的学科小组,就疫情时代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期刊编辑和编委的角色和作用、学术出版的新服务和新平台、如何提升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等话题展开了讨论,积极分享了自已的想法和经验。
大会在嘉宾和老师们的热烈交流中圆满落幕。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很高兴Wiley能够在今年的特殊环境下举办这样一个学术和跨学科交流的研讨会,提出了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前沿话题,以及广大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开放科学、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研影响力提升等议题。这次会议为跨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搭建起了一座桥梁。
点击链接,观看本次活动回放:
https://app6sjglueg4184.h5.xiaoeknow.com/v1/course/alive/l_5f994d39e4b0f34a384006f6?type=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1-24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